分享

当好工作的“推动者”有多重要?

 刘刘4615 2023-10-30 发布于辽宁
当好工作的“推动者”有多重要?

我一个老领导曾反复告诉过我,单位要想往上走,首先就要有主动意识,要会推动工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不要认为推动工作就一定是领导的事,下属仅仅做好工作的“执行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极做工作的“推动者”,这样才能在众多下属中吸引领导的注意力,成为和领导进入良性关系的关键一步。

我举个例子来说, 前两天,在我的社群里有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在一次会议上,主要领导直接越级安排小a做事情,吩咐由分管领导把关,小a完成之后交给分管领导审核,结果分管领导有拖延症,小a交过去以后,每天催一次都不起作用,最终还是没有在答应的时间内把工作完成。

主要领导怒了,直接给小a打电话,骂了她一顿。小a觉得委屈,因为她觉得工作没能及时结束的责任不在自己。毕竟,小a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并交给了分管领导,从职责上她已经履行完了自己的工作。

如何看待这件事?主管领导是否过分了?小a后续又应该怎么做?

先说,在这件事里,小a到底有责任吗?仅仅从她的职责和位置上,可以说没责任,毕竟企业里都是由领导来负责;但如果从一个领导对下属的更高期待上说,也可以说有责任,因为她没有及时地做好工作的“推动者”角色。

小a和主要领导中间跨着两级,为什么还有责任去“推动”工作呢?这要从下属和领导的关系说起。

下属与领导的关系,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级别:

1、执行 VS 决策

这是最基本的,领导吩咐你来干,这是一个下属的本分。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级别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不会得到领导的重视。毕竟,只会机械地执行领导的命令,本质上是把自己工具化,不利于发展。

所以就要努力进入下一层关系:

2、推动 VS 协调

这就是这个案例里涉及的关系。领导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亲自去盯,所以需要管理“抓手”。什么是抓手,就是能够主动推动工作的人,那样他就能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

在这个案例里,主要领导就是把小a作为抓手来用的,期待她来推动整个工作,这个后面详细说。

然后就是下一个阶段:

3、谋划VS拍板

这就是所谓的向上管理,你要给领导出点子,贡献idea;通过给领导出谋划策,起到辅佐领导的作用,成为领导的智囊。

达到了这一层,就基本摆脱了工具人的定位,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就比较重要了。

这一点是很容易被经验不足的人所忽视。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不大开窍,卖力工作但领导对我不满意,说我脑子里没有想法。什么叫有想法?领导让我向一个和我同时进公司的年轻人学习。我悉心观察了他几个月,一下子豁然开朗。

原来他在做领导布置下来的工作的同时,会经常性地和领导沟通,汇报工作的进展,以及自己的想法。由于经常性地跟领导沟通想法,他对领导的要求摸得越来越准,对工作任务的理解也越来越深,说出的想法经常能够得到领导的赞许,同时,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也让领导非常受用。

慢慢地,领导拿不准的时候,开始主动地询问他的意见,他真正成为了领导的智囊,也因此成为了我们同一拨人里面最早提拔的人。

从此我就懂得了和领导沟通想法、贡献idea是多么的重要。

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还要达到最后一个阶段:

4、服务 VS 客户

这个怎么讲呢?因为领导是给你好处的人!

发你工资、给你奖赏、提拔靠他说好话,他对你满意了,你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他对你不满意,有一万种办法让你过得不舒服,甚至让你走人也是一句话的事儿......这么重要的人,你不得当客户供着吗?

既然当客户,你就得把他哄好,巴结客户一样地巴结他。你得好好研究他,搞清楚领导喜欢什么,然后十八般武艺全上,拼命表现、鞍前马后的伺候、表忠心、拍马屁、往领导家里拎东西......总之是服务无极致,谁让他给你钱呢。

一个人要想“往上走”,这一层是必须的毕经途径。毕竟,人那么多,机会又那么少,领导凭啥提拔你,那必然是他对你最满意才行。

现在我们再回到开头的案例,看看小a的问题出在哪里。

一开始主要领导是直接越级交办小a做事情,这就意味着他很可能对分管领导不满,所以直接安排小a来做,内心的潜在期望是由她对这个工作负责。

领导内心的期望是,小a不但要把分内的基础工作做好,更要作为推动者,督促分管领导及时审核不要影响进度,并且及时向主要领导沟通工作进展、排除工作卡点,确保工作不会延误。

但小a显然脑子里没这根儿弦,在她的意识里,我分内的工作做完了,交给了分管领导,该催我也催了,就不该怪到我头上了。她从未想到自己是那个要对主要领导“负责”的人,从未想到过还要去主动和主要领导沟通,去“推动”工作的进展。

从这个角度,小a的遭遇来自于她自身的定位与领导的期待发生了错位。

做好“执行者”,只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及格;而做好“推动者”,才能让领导觉得你是重要的,给自己打开职业发展的上升通道。当然,“推动者”是一种高层次要求,它是和个人的定位相对应的。假如小a给自己的定位只是领一份工资,责任越少越好的话,那么只做好“执行者”的角色也无可厚非。

很多人又问:既然事情是耽误在分管领导手上,主要领导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分管领导去问,而把气撒在小a头上?这是一种常见的情况,领导之间有矛盾,是不会去直接过招的,多是把气撒到下面人身上,表面上是骂下面人,实质上是给对方脸色看,所以小a就成了替人挨骂的倒霉蛋。

那小a后面应该怎样做呢?很简单,直接去跟分管领导说主管领导发火了,把我骂了一顿,让今天必须把工作做完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也是主管领导想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小a去向分管领导传话。

如果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小a要做好“推动者”角色,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催促提醒分管领导还比较容易,如何向主要领导去汇报工作进展和卡点呢?直接去汇报肯定是不好的,因为有越级汇报之嫌,分管领导会不高兴。这就要用到我在国企课程里所讲的“把越级汇报变成越级管理”的技巧了,最常用的是制造偶遇,比如在电梯里遇见主要领导,顺便向她汇报一下工作进展,然后回去以后立刻向分管领导说我刚才在电梯里遇见主要领导了,她问起我这项工作的进度,我告诉她已经交给您审核了.......这样效果会非常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