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嵩山书院,看千年唐碑,观千年将军柏,切身感受佛、道、儒三教荟萃的文化圣殿,是人生一大幸事

 顿悟917 2023-10-30 发布于四川

       8月2日上午,我们游完少林寺,下午时间还充裕,老公建议去嵩山书院看看。

       提起嵩山书院,在我的心里一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没想到此刻就变成现实,心里有些小激动。

       在来嵩山书院的路上,我用手机搜索了一下书院的简介

       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座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

        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到了隋代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到了宋代景祐二年重修时,赐院额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高等学府,宋明时期的“清华大学”,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名儒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等人都曾在此讲学。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嵩阳书院完成的。

      了解完嵩山书院的历史背景,在半个小时的行程里,老公开车带领着我们一家三口从少林寺来到了嵩山景区停车场,停车场对面就是“中岳嵩山”景区大门。

                       嵩山书院景区大门

        停车,购票,进入景区大门,往右,沿着宽阔的马路走一段路程,就来到了千年嵩山书院,内心十分欣喜、惬意。

       未入书院,便见一个刻着“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嵩山书院”的石刻,远处高高的牌楼横题着“高山仰止”四个字。据资料介绍此匾额是乾隆御笔题写。

       通过“高山仰止”的牌坊,走过一条长长的两边长满松柏的甬路,我们登上了一座五六米高的台阶。

       台阶右侧是一座碑亭,碑亭里有座刻于北魏年间的石碑:嵩阳寺伦统碑,上面多是佛像,古朴庄严。

          立有嵩阳寺伦统碑的碑亭

       左侧有一个巨大的大唐石碑,制作宏大,雕刻非常精美,令人叹为观止。石碑高约九米,宽约两米,厚约一米,由碑座、碑身、碑额、云盘、碑脊五部分组成,重达八十多吨,石碑上面讲述着李隆基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炼丹九转的有趣故事,其撰文是书法之珍品。

                            大唐碑

       台阶中央是题着“嵩阳书院”四个大字的红墙绿瓦古建筑大红门,庄严大气,在大门的两边柱子上还有“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塞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的对联,这是嵩阳书院的主殿。

                        嵩阳书院大门

       书院内中轴线上建筑共五进,分别是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

        进入“嵩山书院”大门,来到先圣殿。殿门前左右两边是两棵高大的柏树,门柱上用隶书写着“至圣无域浑天下,盛极有范垂人间”。

                  立有孔子塑像的先圣殿

        先圣殿是当年学生拜谒和祭祀儒家至圣先师孔子及其门徒的地方,也是历代人们对儒家圣人施之以礼的场所。大殿中央供奉着儒教至圣先师孔子塑像,两侧是颜回、曾子、子思、孟子四人的石刻画像。

       继续往前,就是讲堂,里面摆放着书桌,坐椅,是古代学子们学习和讲学的地方。著名的成语故事“程门立雪”就发生在这里。墙上悬挂着许多名人的字画和题词。

        再往里走,我进入了道统祠,里面供奉着禹,尧和周公旦,塑像后悬挂“帝尧巡狩嵩山”、“大禹嵩山治水”、“周公阳城测景”三幅大型彩色图画,画面线条流畅,色彩淡雅。

       藏书楼,是嵩阳书院的最后一层建筑,清朝王日藻捐俸银所建。历史上藏书很多,北宋太宗皇帝曾御赐书院九经藏于楼中,可惜毁于明末大火。

       书院里面还有很多古树,令人震撼的是汉武帝御封的两棵将军柏:大将军柏、二将军柏。

      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

                           大将军柏树

       二将军柏树高20米,围粗12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

                           二将军柏树

     据资料介绍,这两棵将军柏,距今4500余年,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被称作“华夏第一柏”。

       站在巍巍的将军柏前,感受那几千年的历史沧桑和生命力的顽强。它俩简直就是中国史的见证人,是“活着的文物”,是真正的时间老人,是棵有灵魂的神树。

      书院不大,历经千年,它就这样静静地矗立在这里,历史积淀下来的独特气息,深深地感染着我。

      一家三口漫步嵩阳书院里,古柏修竹,建筑古朴,雅致静谧,庄严而历史苍桑。嵩山书院,作为佛、道、儒三教荟萃的文化圣殿,至今仍然是人文精神的灵魂所在。漫步院中,切身感受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