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房颤消融手术成功空白期后,停用抗凝药物治疗是安全的,不仅不增加血栓栓塞风险,还降低大出血风险。 这项研究共对16项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其中包括11个前瞻性队列和5个回顾性队列;共纳入23942例房颤患者,其中14382例在房颤消融空白期后中断抗凝治疗,9560例则在空白期后继续用药。 研究显示,在房颤消融空白期后中断和继续抗凝的两组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无差异。 此外,即使根据血栓栓塞风险进行分层分析,在房颤消融空白期后中断和继续抗凝两组中血栓栓塞风险高的患者,结果依旧类似。 而且,与房颤消融空白期后继续抗凝治疗的患者相比,那些空白期后中断抗凝治疗的患者大出血风险降低了77%。 此外,就不同研究(前瞻性或回顾性)、亚洲地区或非亚洲地区、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改用或不该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随访时间不到3年或≥3年等不同亚组进行分析显示,空白期改为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血栓栓塞风险降低了46%;所有亚组均降低大出血风险。 本刊一项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表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长期抗凝的出血风险大于抗栓治疗获益。 研究者认为,“一刀切”的抗凝策略可能导致部分低危患者过度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是否要长期抗凝,需结合HAS-BLED 评分和 CHA2DS2-VASc评分综合考虑。 在中风低风险人群中,手术成功3个月后停用抗凝药是安全可行的,但仍需定期进行血栓栓塞风险再评估;对于中、高风险人群,目前结论不一,需行个体化治疗。 来源: [1]Wang X, Li M, Wang X, Zhang Z. It can be safe to discontinue oral anticoagulants after successful 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Medicine (Baltimore). 2023 Oct 20;102(42):e35518. [2]梁士楚,王翠,宋晨宇,等.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长期抗凝可行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J]. 中国循环杂志,2020,35(11):1121-1128.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11.012.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