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淖殇曲:1944年3月-4月,德军在乌克兰西部地区的崩溃

 民学会 2023-10-31 发布于陕西

 作者:黑郁金香

 1941年至1945年的苏德战争,其大小战事如繁星般点缀在这幅历史长卷中,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硝烟弥漫的战争画卷已逐渐从世人的眼中淡忘开去,于是发生在1944年春季期间横扫乌克兰西部地区的苏军强大攻势,便是其中最值得我们去追寻探究的战史之一。这一攻势通常被人们称之为“苏军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攻势行动第二阶段”,事实上这次攻势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着深远影响,尽管世人平素对此并不青睐。这篇文章细查深究了此次攻势对德意志国防军部队的冲击,尤其是德军部队在兵力和物资方面上的分配情况,文中笔者还认为苏军在乌克兰西部地区发动的这次春季攻势着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形成的“骨牌效应”即将影响着整个1944年夏季的德军作战态势,不仅关乎于西线的盟军诺曼底登陆,而且决定了整个东线战场的战事进程。

  鉴于整个东线战场的战事进程由200多个独立战役和军事作战行动构成,双方军事态势的瞬息万变以及作战细节足以让人们如坠云雾,并且因冷战时期史学研究的宣传需要1941至1945年的苏德战争在诸多方面上的学术探究仍然几乎处于空白或者被严重歪曲也就不足为奇了。诚然,其中诸多战事的战后结果,特别是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影响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被人们重视。1944年3月至4月间,苏军发动攻势横扫乌克兰西部地区席卷德军的战例尤为突出。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历史学家们通常将这一阶段称之为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攻势行动第二阶段,而实际上这是由一系列不同战役和军事作战行动组成的。

  然而只有少数作品对这一阶段发生的战斗进行过简短的描写,并且大多数作品仅限于对此战事进行了总体概述;目前还没有任何著作对此进行专门研究。虽然人们对此缺乏学术上的关注,那么以下就由笔者来论证,1944年3月至4月间,德军在乌克兰地区的最终崩溃对德国整体战略地位以及随后的军队命运造成的危害,远要比我们以前所认知的要大得多。首先,德军部队的战争损耗,尤其在武器和装备方面,损耗相当之高,因此迫切需要将遭受到严重打击的部队进行休整,于是乎从准备抵御英美盟军进攻法国的德军部队中将军事物资和武器装备转送至东线战场也是被迫之举。因此,1944年6月6日,抵抗盟军诺曼底登陆行动的德军部队,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德军装甲师,远没有做好迎击盟军攻势的准备。其次,德军部队在乌克兰地区溃败的速度和区域范围,迫使大量新组建的德军各师部队向此处增援,其中主要来自法国地区和东线战场的中央战区。1944年夏季,这种兵员物资装备的重新分配对后来的战局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德军既无法击退盟军对法国的攻势进攻,也无法阻止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灾难性溃败。如此的增援调派需求也让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打消了建立起大规模战略储备的企图;这样的大规模战略储备意图的破灭,意味着德国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法国战场或者东线苏德战场出现的危机。

  掉队的德军士兵正在攻击苏军补给部队,这已司空见惯,苏军的补给线也在不断拉长

  自去年夏季,苏联红军在库尔斯克地区获胜以来,苏军连续发起了一系列的进攻行动,至1944年2月底,苏军已经在第聂伯河宽阔的西岸建立了牢固的战斗前沿阵地。至目前为止,经过数月以来的激烈战斗,大部分苏军和德军部队皆已经损失惨重,兵员和装备物资消耗殆尽,双方部队也越来越疲惫不堪。尽管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元帅对于他麾下的德军部队是否有能力抵御苏军的又一次进攻表示担心和怀疑,然而希特勒则坚信,即将到来的春季解冻期,伴随着看似深不见底的泥沼,会让本就精疲力竭的苏军部队更加雪上加霜,在接下来的数月时间里苏军下一步的攻势势头必将会受到遏制。但约瑟夫·斯大林和他的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幕僚们制定出了另外的作战方案计划。苏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继续发起作战行动,利用德军左翼防线的薄弱,然后向西朝布罗迪攻击推进,由格奥尔基·朱可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于3月4日对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和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结合部发动袭击。短短两天时间之内,苏军便在这两支德军集团军之间撕开了一道145公里的缺口,并且开始沿西南方向朝喀尔巴阡山脉的山麓攻击前进。3月5日,由伊万·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投入战斗,对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和德军第8集团军的结合部发动进攻,德军在此处的防御态势也迅速瓦解。至3月9日,苏军的坦克先头部队已经攻占交通枢纽重镇乌曼,并且继续向德军的大后方纵深挺进。3月6日,罗季翁·马利诺夫斯基大将指挥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也发起了一系列的攻击,旨在分散德军第6集团军的兵员装备物资调配和军事行动的关注点(该集团军隶属于德军A集团军群)。随着苏军一连串的进攻在苏德前线展开,德军防御阵线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崩溃。

苏军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攻势行动第二阶段19443月4日至4月15

  尽管德军进行了激烈抵抗并且对苏军发动了数次反击,但德军是否有能力能够遏制苏军向前推进甚至是击败苏军,都需要打上大大的问号,德军充其量只是让苏军在攻击行动中增加了一些阻碍。大部分可动用的德军装甲师只保有少量的作战装甲车辆,并且春季的泥泞道路,让德军的作战行动变得迟缓,限制了这些部队的机动能力,因此无法应对苏德战线上的危机。与之相反的是,苏军则在苏德战争史上唯一一次在同一战役行动中部署了全部六支坦克集团军,仅朱可夫和科涅夫指挥的部队就配属了207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灵活机动的“塔枪卡”在苏军中备受青睐,可以跟随苏军骑兵部队提供有效的火力支

  此外,苏联T-34坦克的宽阔履带,大量美国制造的斯蒂庞克卡车的可实用性,以及普遍存在的小型马车广泛使用于苏军部队,让苏联红军能够比对手德军部队拥有更快的行军速度攻击前进。曼施坦因元帅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元帅(德军A集团军群总司令)都提出强烈要求,准许他们的部队撤退到更具备防御体系的阵线,但遭到希特勒的严词拒绝,并且他下达指令让这些德军部队原地坚守。德军部队无论如何还是撤退了,他们通常直接无视希特勒的指令,抑或是随后会提交虚假的战报为自己部队撤退行动的合理性进行辩解。即使如此,1944年3月25日,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整支部队(下辖20个师)被攻击前进的苏军先头部队团团包围,很快就会有被全歼的危险。在南部战线,德军第6集团军和德军第8集团军已经被苏军击退至罗马尼亚境内。在与曼施坦因之间爆发了又一次激烈争论之后,希特勒才勉强同意,准许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向西发起突围作战行动,并且下达指令从其他战区调派作战意志旺盛且精力充沛的德军部队,其中包括先前驻防法国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全部兵力。尽管希特勒承认曼施坦因元帅和克莱斯特元帅的作战行动和军事建议是准确无误的,但在3月30日,希特勒还是免除了他俩的军事指挥职务。4月6日,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先头部队与前来支援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部队取得联系然后在北部地区,科韦利和布罗迪两座城市已陷入苏军包围之中,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德军第2集团军则将这两座城中坚守的要塞卫戍部队解救了出来。危机终于开始减退,至4月底,在最后一次试图营救被围困在捷尔诺波尔的德军部队失败后,喀尔巴阡山脉以北的战斗终于平息。在南部战线,苏联红军在整个4月都在持续性地试图突入罗马尼亚境内,然而由于在持续作战下,苏军早已精疲力竭,再加上德军以及罗马尼亚军队的激烈抵抗,综合上述几点,这就意味着双方的战斗最终在4月底暂歇。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乌克兰西部地区撤退时遗弃的大量武器装备

  虽然苏德战线现在已经暂时稳定了两个多月,但不可否认的是,德军遭遇的这场失败作战所付出的代价是惨烈的。3月1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德军A集团军群(不包括受困于克里米亚地区的德军第17集团军)共计实际兵员为915721名官兵。根据德国陆军医疗部报告,3月1日至4月30日,两支集团军群总共战损为:20653人死亡、75548人受伤以及24292人失踪,共计120493人伤亡,占总初始兵力的13%。相较而言,德军在著名的库尔斯克战役中(19437月4日至20日),参战总兵力的667907名官兵中伤亡共56827人,占8.5%。德意志国防军陆军最高统帅部制定的另一份数据文件表明,19443月至4月间,德军在乌克兰地区的总损失,其中包括患病和非战斗减员,实际达到191760人。无论确切的损失数据是多少,德军在这一时期所遭受的重大伤亡,进一步削弱了已经在数月的连续战斗中消耗严重的部队战斗力。尽管德军补充了118900名官兵以及至少127496名官兵的增援部队抵达该战区,5月1日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德军A集团军群(即此时已更名为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和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其实际总兵员人数依然下降至892679人。

  德军部队的武器装备损失比兵员损失更为严重。随着苏联红军不断突击深入德军后方,他们的突袭推进经常让德军后方梯队陷入惊慌失措的处境而溃逃,并且进一步迫使德军整体慌忙后撤。然而,由于牵引车辆的长期缺乏,加之苏联境内泥泞不堪的恶劣路况,以及有限的铁路网,德军部队无法及时将重型武器和非作战装备撤出战场,而希特勒则一再否决德军的任何撤退方案,在如此的恶性循环之下,德军部队的处境愈发雪上加霜。德军部队的结局必然是损失大量珍贵的武器装备和车辆,大部分都是他们被迫遗弃的。根据来源于苏联方面的数据,德军部队在乌曼地区总共遗弃了200辆坦克、600门各式火炮以及12000辆运输车辆。众多的德方档案文献证实了这些信息。在短短的5天之内(即3月6日至10日),仅德军第24装甲师就损失了710辆机动车辆、60门各式火炮以及445挺机枪。3月24日,德军第1装甲师不得不炸毁15辆非作战坦克和若干辆四号坦克,同时在3月7日至26日,德军第23装甲团第2营不得不对29“黑豹”坦克采取同样的做法。从克里沃罗格向布格河撤退的整个过程中,德军第3装甲师毁坏了隶属于本部军队的40辆坦克,并且至4月7日,德军第96步兵师原有的48门野战炮仅剩11门。在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陷入包围期间,其司令官汉斯瓦伦丁·胡贝大将命令他的军队摧毁所有不重要和非作战的武器装备,这就意味着当这些军队最终突出包围后,他们几乎遗弃了所有的重型武器和机动运输车辆。举个例子,1月20日,德军第1装甲师仍然拥有111辆坦克和自行反坦克炮、25辆自行火炮和276辆半履带装甲车,截至4月30日,这支德军部队的相应武器装备数量骤减至仅剩19辆坦克和自行反坦克炮、12门各式火炮和73辆半履带装甲车。德军其他装甲部队隶属的武器装备数量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

德军部队突围后损坏和遗弃的各种武器装备,苏军部队正在搜寻回收任何可用的零部件

  我们已经无法确切统计这些德军部队的损失情况,但在19443月至4月间,德军部队在各条战线上的总体武器装备损失规模,读者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仅短短两个月时间,这支德军部队就整整损失了16618挺机枪、391门高射炮和837门反坦克炮、2329门迫击炮、1354门各式野战炮和火箭发射器、1894辆坦克、突击炮和自行反坦克炮以及各式自行火炮、1821辆装甲车和半履带装甲车以及103571辆各式机动车辆。在此期间,苏德东线战场的北部和中部战区,双方也展开了惨烈的厮杀,同时在意大利战场的蒙特卡西诺,战况也万分激烈,然而由于这些战区的德军部队都进行了成功的防御作战,因此武器装备的损失也就微乎其微。人们或许也会认为这些庞大的损失数字其中一部分应归因于轴心同盟国军队在克里米亚的崩溃以及紧接着的德军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大撤退,但是该战区的大部分武器装备损失战报是在5月份发布的。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德军部队在3月至4月间遭受的绝大多数武器装备损失均发生在乌克兰地区。

  对于部署在乌克兰地区的德军部队来说,他们的兵员和物资损失所造成的整体冲击是极具毁灭性的。起初驻防的65个师中,有5个步兵师被解散,其残部纳入补充到剩余的德军部队中。另有7个装甲师或装甲掷弹兵师、1个伞兵师和2个步兵师遭受重创,因此不得不从前线撤退下来,然后调往西线战场进行大规模休整。于是从总体统计来看,德军部队的65个师中有15个师被歼灭或需要得到大量补充重建,剩余部队也都遭受到了重创。举个例子,德军A集团军群的39个师中有18个师被归类为战斗集群,意味着这些德军部队的兵员损失甚重,其实际上的战斗力降级到仅相当于加强团。

  苏联红军现在摆出的战略作战态势,要么是向北继续推进,突破波兰的德军防区向波罗的海沿岸挺进,从而完全孤立两支德军集团军群;要么是向南深入罗马尼亚腹地,夺取德国主要的原油来源,抑或苏军会在南北方向同时发动攻势,因此,对这些战区的德军部队进行重新部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要事。无论西线战场的德军部队如何迫切需要兵员和物资装备,显然苏德东线战场的德军部队更加急需得到大量的兵员和物资装备补充。

  虽然德军部队在苏德东线战场上的重新布防恢复了其部分的机动作战和进攻能力,但事实证明,这些兵员和物资装备的调配对驻防在法国的德军装甲部队和装甲掷弹兵部队作战状态是相当不利的。这些德军部队可以凭借着坦克装甲、火力和机动性等优势,对迅速消灭沿海岸建立起的盟军滩头阵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迅速集中并部署现有可调动的德军装甲部队,在盟军抢占滩头阵地并进行巩固和加强之前予以彻底摧毁,可能是德国击退盟军进攻的真正唯一机会。然而,6月6日,驻防在法国的11个装甲师中,仅有德军第2装甲师、德军第21装甲师、德军装甲教导师和德军党卫军第12装甲师是齐装满员能够迅速投入作战。德军装甲部队里剩余的几支装甲师(德军党卫军第1装甲师、德军第9装甲师、德军第11装甲师、德军第19装甲师、德军第116装甲师以及堪称主力的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师)直到3月至5月中旬方才抵达该战区,并且这些装甲部队是在乌克兰遭受到苏军重创后部署到西线战场的残余部队。除了德军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师和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师大部驻扎在法国战区有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到6月初,这些装甲部队的所需兵员数量已经得到了充分补充。然而,这些部队之所以无法迅速恢复到可完全投入战备状态的最大问题是武器装备的严重匮乏。这些德军部队的装甲车辆、自行反坦克炮以及各式机动车辆尤其不足,只有突击炮、反坦克炮和野战炮的数量差强人意。这些武器装备的严重缺乏妨碍了部队的训练,也严重限制了部队的火力强度,更为致命的是部队的机动能力大打折扣,这些德军部队的作战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快速机动的火力打击。由于大部分可调用的武器装备已在数月之前便交付给驻防苏德东线战场的德军部队,于是西线战场的装甲部队武器装备短缺问题只能以缓慢的进度进行补充。因此,至6月初,德军11个可调用的装甲师或装甲掷弹兵师中有7个师仍不能完全投入作战或只能进行小规模机队作战。

  尽管德军指挥层上的意见不合与盟军在作战行动中的欺骗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军针对盟军的诺曼底登陆做出及时的反应,但是最终决定战局的,还是德军对可调遣作战的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部队将以何种方式何时部署到盟军滩头阵地进行作战。尽管在6月间,德军向西线战场调派了额外的武器装备和物资,但剩余的其他各师抵达诺曼底地区是极为混乱的。这可以从6月6日德军指挥部下令将所有可随时投入战斗的4个装甲师几乎立即参与作战的事实中得到答案德军第21装甲师从盟军发起进攻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殊死拼杀。随后,德军装甲教导师和德军党卫军第12装甲师在6月7日至10日间抵达战场并投入作战。德军第2装甲师起初因受阻而不能前,在6月9日早晨,德军指挥部再三下令催促该师进抵诺曼底战区,三天后,该师的先头部队方才加入战斗。德军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师于6月7日开始向诺曼底战区行进,三天后,该师的先头部队就已经与盟军部队展开了激战。然而,该师的大部队却行动极为迟缓——由于缺少运输车辆,6个装甲掷弹兵营中的2个营不得不使用自行车运送——直到6月底才完成部队集结。即便如此,该师的工兵营直到7月10日才抵达战区,并且也因四号坦克歼击车的改装时间极为漫长,该师的坦克歼击营于8月5日才投入战斗。

  与之有相同处境的,还有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师,该师于6月12日就已经准备好投入作战并向盟军前线推进,但由于部队缺少运输卡车和牵引车辆,该师的大部队——包括6个装甲掷弹兵营中的2个——一直到7月底才到达诺曼底战区。德军党卫军第1装甲师的先头部队于6月底抵达诺曼底战区前线,但即便如此,这支先头部队的兵力也只是相当于两个营的战斗群。该师的大部队直到7月6日才开始在卡昂以南地区集结,虽然这支部队陆续抵达前线战区,但由于该师一直没有获得部队所需的武器装备和运输车辆,致使该师仍有相当一部分兵员依然留在最初驻防的比利时境内。事实上,这些是能够抵达诺曼底战区的全部德军部队,后续将不会再有有生力量加入战斗。因为,剩余的德军部队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整训和获得武器装备,德军第9装甲师和德军第116装甲师的作战行程则被推迟到了7月底至8月初,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了,除了延长战役的进程之外,无法得到任何效果。德军第11装甲师则从未部署到诺曼底地区。从8月5日的战况报告来看,该师一直存在缺乏机动车辆以及兵员缺少足够的训练,最终盟军因发起“龙骑兵”行动,该师调派至法国南部地区投入作战。有同样情况的,还有德军第19装甲师,直到5月27日至6月5日,该师才刚抵达荷兰境内,几乎没有配备重型武器装备,聊胜于无的运输车辆;在仓促整装之后,该师于7月15日被重新调回苏德东线战场。根据可调用的德军装甲师和德军装甲掷弹兵师的作战部署,以及他们随后的作战能力和战术机动性的表现来看,这些部队行动迟缓并且以添油方式抵达战区,这就意味着德军部队根本无法采取协调一致的作战行动摧毁盟军的滩头阵地。

  苏军在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攻势行动第二阶段中的胜利,除了让德军抽调出大量的武器装备外,也迫使德军从其他战区抽调出大量部队以增援补充该战区的兵员力量。曼施坦因元帅不断发出增援该战区的请求,作为回应,首批到达的三个步兵师(德军第68师、德军第357师和德军第359师)实际上在苏军发起攻势行动前就开始进行调派工作。这些德军部队计划并入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以尽力维持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日渐脆弱且行将支离破碎的左翼防线。然而,当这些德军部队的首批兵员开始从波兰的训练基地抵达战区时,苏军的进攻已经开始,德军部队很快与苏军展开了激战。随着德军防线的持续崩溃,很快便形成了一种战略态势,即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大批部队经苏军攻击后,会向南方和西南方向撤退,直至退入到罗马尼亚。这就意味着,仅有战力薄弱的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将要防守住从普里皮亚季沼泽到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的巨大缺口。希特勒和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认识到有必要支援该地区,随后又从各个战区抽调出4个步兵师(德军第72师、德军第214师、德军第349师和德军第361师),连同仍在波兰进行重建的德军党卫军第5装甲师(这支部队在1月24日至2月16日的科尔松切尔卡瑟围歼战中元气大伤)一起增援该地区。希特勒还命令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提供额外的兵员和物资装备援助,于是该集团军群派遣了两个装甲师和三个步兵师(德军第4装甲师、德军第5装甲师、德军第5猎兵师、德军第131步兵师和德军第211步兵师)一起参与救援困守科韦利的德军部队。尽管德军派遣了这些部队前往增援,但苏军还是包围了整个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希特勒和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被迫下令采取更大的救援行动。首先,为了便于指挥,救援部队进行了指挥系统的简化,救援科韦利的增援部队全部隶属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麾下的德军第2集团军。为了协助救援作战,该集团军群还抽调派遣了另外两个步兵师(德军第253步兵师和德军第342步兵师)以及一个师级规模的德军第1滑雪猎兵旅前往该战区。其次,除了对困守在布罗迪和捷尔诺波尔的德军部队展开救援行动之外,希特勒还下令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参与对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救援行动。为了强化增援作战,希特勒还下令将整个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军(下辖德军党卫军第9装甲师和德军党卫军第10装甲师)从法国调派至该战区,还从巴尔干地区抽调两个德军步兵师(德军第100猎兵师和德军第367步兵师)参与作战。匈牙利第1集团军下辖的7个师又2个旅驻防喀尔巴阡山脉的隘口地区,德军第1山地师则被调往该战区以巩固防线。


位于科韦利的德军轻型炮兵部队,在春季解冻期,如此泥泞糟糕的路况令他们举步维艰

  我们可以考虑到德国已经进入到战争的第五个年头,并且在其他战区德军部队也担任着重要的守卫职责,于是这一次增援行动的总体规模是惊人的。德军的11个师(包括两个装甲师)、一个重型坦克营以及两个突击炮旅归属于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此外,德军的10个师(包括三个装甲师)、一个重型坦克营以及三个突击炮旅归属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最右翼的德军第2集团军。同时,德军第1山地师部署于喀尔巴阡山脉地区,随后还会有德军的四个师增援抵达,此次德军共多达26个师增援部署于此地区。德军增援部队的准确兵力数字我们已经很难确定,但大致是有35万人左右的规模。这些增援部队还配属了至少853辆坦克、突击炮和自行反坦克炮。除此之外,3月至4月间,有118900名补充兵员抵达该地区;5月,又有79000名补充兵员到达该战区。这就意味着,随着苏军展开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战略攻势行动第二阶段,大约有55万名德军官兵被派遣至苏德东线战场的南部战区。

  在德军部队重新调配战略资源的同时,其轴心同盟国的军队也在重新部署战略资源;尽管这些在史学研究中经常为人们所忽视,但仍然是构成了相当重要的增援力量。当苏联红军接近到罗马尼亚的边境线时,该国动员了所有的战略资源,到5月初,已有18个新组建的师级部队派遣至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同时,匈牙利第1集团军也在喀尔巴阡山脉地区部署了7个师又两个旅。我们目前尚不能精确掌握这些部队究竟有多少人,但大致可知晓匈牙利的军队兵力在15万至18万人,罗马尼亚部队总兵力至少有30万人。虽然我们从未得到过一个准确的数字,但这些部队一定配备了大量的武器和军需装备。尽管其中大部分的武器装备可能早已过时或即将淘汰,但这支新组建的罗马尼亚军队可能拥有10243挺机枪、3235门各式火炮和迫击炮(包括792门野战炮和榴弹炮)、264门高射炮以及1344门反坦克炮(包括38275毫米Pak反坦克炮)。同时能配备如此庞大的武器装备,在乌克兰发生的军事危机之后,轴心同盟国军队部署在该战区的总兵力可能高达100万人之众。

  虽然这些增援部队在稳定苏德东线战场南部战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军队的调遣转移最终证明对1944年夏季的德军命运产生了灾难性影响。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9个师、1个重型坦克营和3个突击炮旅从东部主要阵地转移至最右翼防区;随后这些部队中的大多数又从该集团军群调离出来,派遣到邻近的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作为兵力上的补充,仅仅是将德军第57步兵师调派给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这是一支在波兰重建的德军部队,属于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战略储备部队的一部分。这些德军部队的重新部署意味着,到6月下旬,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长达725公里的东部前线上仅有29个师驻防,每个师需要负责防御2530公里的阵线。由于前线部队的防守兵力极为薄弱,能否成功稳定战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预备部队,但该集团军群目前仅有4个预备师。6月22日,当苏军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发动代号为“巴格拉季昂”行动的夏季攻势时,苏联红军在极具压倒性优势的兵力和机动作战下,数天之内就摧毁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整条防线。为数不多的德军预备部队试图阻止苏军的进攻,结果证明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这些德军部队要么被迅速突进的苏军坦克部队击溃,要么直接被围歼。由于德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马匹拖曳运输,大部分试图撤退的部队被苏军围追堵截而最终覆灭。

  这是德军部队又一次军事上的灾难,其灾难程度远超斯大林格勒战役。截至7月10日,德军部队大约有28个师被全歼或完全丧失作战能力,其兵力总损失人数至少为264444人,列为失踪的兵员就有235657人。随着该战区的大部分德军部队已经覆灭,苏联红军得以横扫整个白俄罗斯;到7月下旬,苏军部队已经攻击前进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包围了整个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同时进抵至接近华沙的维斯瓦河地区。至8月底,苏军的“巴格拉季昂”行动结束时,德军的兵力损失估计已达40万人。

  对于德国来说,苏军发动的“巴格拉季昂”行动,致使整个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覆灭,导致德军部队在整个苏德东线战场上引发了一连串的军事灾难。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当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由于苏军的攻势而覆灭时,第一多米诺骨牌便倒下了,德意志国防军陆军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向该地区派遣34个师(包括12个装甲师)和4个装甲旅增援该中央战区,以填补战线上的缺口。这些德军增援部队中,又有至少16个师(包括8个装甲师)是从东线战场上毗邻战区的德军集团军群中抽调出来的。由于德军部队的重新兵力部署,包括抽调了大量可调动的作战机动预备部队,这就严重削弱了这些战区的防御力量,根本无力抵挡住苏军一连串的攻势。7月13日,苏军发起了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势,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由于抽调走了9个师和至少825辆坦克、突击炮以及自行反坦克炮,因此不得不放弃波兰东南部的防御战区。当该集团军群的德军部队越过维斯瓦河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线撤退时,已有5个师被苏军包围歼灭,至8月底,当苏军的攻势最终结束时,德军总共损失了136860名官兵。

  对于德军来说,更糟糕的莫过于守卫罗马尼亚的部队。尽管他们肩负着守卫德国主要原油来源的任务,但是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不得不将4个师调派至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进行增防,另外又分派出4个师给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这些调派走的增援部队大概配备了563辆坦克、突击炮和自行反坦克炮,截至8月初,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仅配属有111辆坦克和304门突击炮。这支德军集团军群中原有的9个装甲师或摩托化师仅剩可调用的3个师,尽管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调派了曾被打残的德军第20装甲师残余部队加入该德军集团军群,但是当苏军在8月20日发起雅西基什尼奥夫攻势时,该德军集团军群根本毫无招架能力。苏联红军突破轴心同盟军队的前线阵地,由于德军缺乏强大的机动预备部队,当高度机动的苏联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撕开对手的防线并扩大突破缺口时,德军部队几乎束手无策。随着轴心同盟军队的阵线全崩溃,罗马尼亚于8月23日退出轴心国阵营并加入盟军阵营。由于罗马尼亚的改变阵营,快速推进的苏联坦克前锋部队得以包抄并截断驻守罗马尼亚前线的德军部队退路,26个德军师有18个师很快被围歼。这反过来又加速了德军在整个巴尔干地区的防线彻底土崩瓦解;尽管该地区蕴藏丰富的矿产原料,对于维持德国的战争命脉至关重要,但该地区缺乏强大的部队阻止苏军的持续进攻推进,再加上保加利亚于9月8日也退出轴心国阵营并投靠盟军阵营,于是德军被迫在10月底放弃了大部分的防御区域。总体来看,1944年夏季是德军军事上的灾难时刻,苏德东线战场上的德军部队总共付出了900630人伤亡的惊人代价(包括503564人失踪),并最终导致德军两个集团军群和51个师彻底覆灭。

  1944年春季,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调离的9个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阻止或能够减轻这场军事灾难,我们只能进行推测,但至少可以明确的是,在苏军发起巴格拉季昂行动时,这些德军师级部队的存在将会大幅提升苏军的军事行动难度。当前德军部队拥有695辆作战装甲车辆,包括突击炮、自行反坦克炮,而在春季期间调离的德军部队则配备了至少552辆作战装甲车辆,由此推算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装甲车辆总数将会是1247辆。德军最初面对的是4070辆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这样德苏作战装甲车辆的数量比例将从原先捉襟见肘的1:6,提升至更可便于调配的1:3.3。如果将这些兵力部署在前线,那么7个步兵师可以将原先每个师的平均防线从2530公里减少20公里;相对应的,这将允许创建更多数量的战术预备队,增加防御火力支援体系的密度,并形成一个更大纵深的主战阵地。于是德军部队可依托大量的作战装甲车辆进行战斗,而面对如此令人生畏的强大防御体系,进攻的苏军部队是否有能力在作战行动的初期阶段快速突破德军的防线,就成了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起码来说,苏军突破德军防线的作战所需时间要比之前长得多,付出的代价也要高得多,从而让德军有时间调遣后备部队,比如将作战能力强悍的德军第4装甲师和德军第5装甲师派遣至危急战区。虽然苏军的进攻部队无疑会击退德军部队,但苏军迅速突破德军后方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事实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甚至有可能会重演1943年年末至1944年年初的作战表现,当时他们执行了一次缓慢且井然有序地撤退,成功维持了部队的战斗凝聚力,同时击退了苏军的数次进攻。

  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攻势第二阶段过后,重新分配物资兵员的需求同样证明德军能够成功防卫盟军攻入法国的战争前景愈加渺茫。随着两个装甲师、一个步兵师、一个重型坦克营和两个突击炮旅的抽调,意味着1944年6月6日的德军西线总司令部总共减少了363辆坦克、突击炮,以及自行火炮和反坦克炮。尽管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军下辖的党卫军第9装甲师和党卫军第10装甲师于6月12日接到调令返回法国,盟军空中对地面的封锁以及对法国铁路网的破坏,让这些德军部队抵达盟军攻势前线的时间推迟到了6月29日。虽然他们在这个时候投入战斗并且终止了英军的埃普索姆行动(6月26日30日),但这也意味着德军发起协同作战以消灭盟军桥头堡英军阵地的行动计划因此胎死腹中;之后,这两支德军党卫军装甲师倾尽全力仅仅是为了能够设法遏制住盟军的增援驻防。我们如今只能猜测下可能产生的战场影响,即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军于6月6日就已经派驻在法国战场。不管怎样,由于这两支装甲师配备有大量部队所需的机动车辆,因此有很强的机动作战能力,而且由于法国境内其他所有全面戒备的装甲师几乎立即投入了战斗,因此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军似乎也会在盟军登陆的最初阶段投入抗登陆的战斗。虽然提前部署额外的两支装甲师并且同时配备245辆坦克和突击炮,可能不足以摧毁任何一处盟军的滩头阵地,然而这仍将是一次重大的增援行动。至少,德军对盟军登陆作战的遏制会很快显著成效,而反过来说,德军防线对于盟军而言则会变得愈加难以对付。虽然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仍可能会保持不变,盟军依然会获得胜利,但对盟军而言,摧毁这些防御工事体系需要消耗更高的时间成本以及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在这场战役期间,英军和加拿大军队的官兵伤亡巨大,他们已经感受到兵员的补充已经捉襟见肘,缺少训练有素的步兵已成燃眉之急,并且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担心诺曼底的战斗会趋于白热化,逐渐蜕变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堑壕战,这是当时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于是盟军的处境可能因此会愈加棘手。

1944年春季期间发生在乌克兰的军事危机同样终结了德军建立大规模战略储备的任何可能性。随着《第51号元首令》的颁布(1943年11月3日签署),强化西欧的战略防御体系将列为首要任务,此后德意志国防军在1943年11月至1944年3月中旬期间至少新组建了34个师。这些新组建的德军师中的大部分(总共21个师)被调派至法国和低地国家,以协助抵御即将到来的盟军攻势,然而由于盟军的作战意图和其他战略地区的军队需求不确定性,导致剩余部队被分散派往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意大利(5个师)、巴尔干地区(3个师)、东线战场(2个师)和丹麦(1个师)。德军新组建的第357步兵师和第359步兵师在波兰成立,这两支步兵师和党卫军第14加利西亚志愿步兵师(该师自1943年4月成立以来就一直在接受军事训练)一起驻防在波兰。尽管另一些德军师会被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指派为预备队,偶尔会派遣至其他战区,但大多数的德军部队都与最初分配的战区相关联,因为这些部队的重新调动部署会相应削弱德国在各自战区的防御能力。因此,驻防在波兰的这三支德军部队构成了德国在该战区的重要战略储备。1944年2月下旬,德军党卫军第5装甲师和德军第57、第68、第72、第88步兵师进驻波兰,所有这些德军部队均在东线苏德战场上遭到苏军重创,大量武器装备需要整修,所有兵员也需要大规模休整。在短暂的一段时间里,德军在该战区可自由支配的战略储备部队由八个师组成。但到了3月下旬,波兰战区内的大多数部队被调派至乌克兰西部地区,为了应对苏军的军事打击,以解除当地的战事危局,于是即使是这一小部分有限的德军后备力量也因此而消耗殆尽了。

对德军来说,装甲车辆的维修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制造和补充。此外,由于仓库被占领,原本可以修理的装备不得不遗弃,进一步让装甲部队的实力捉襟见肘

  尽管由于作战区域范围较小,看似无关紧要,但这一地区的预备部队对1944年夏季发生的战事对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战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尤为强烈。诚然,盟军的空袭以及对法国铁路网的破坏会减缓这些德军预备部队攻击盟军登陆桥头堡的进军驰援速度,而德军在诺曼底战场的物资补给问题也会相应得更加严峻。尽管如此,如果在已然交战中的德军部队损失殆尽之前就及时地部署大规模的作战部队,8个作战精力旺盛的师级部队共约98000名官兵的兵力到达该战场无疑会提升德军部队抗登陆的作战能力。于是战况可能发展的趋势是,德军步兵部队将接替已经投入战斗的德军装甲部队,而德军装甲部队则可以转入预备部队。各师级部队的作战防线也可以得到缩短,从而加强纵深防御力量,并且能够允许组建更多的战术预备部队。在这条防线后方,是脱离战场的德军装甲部队,现在党卫军第5装甲师另配属125辆坦克和突击炮将作为预备部队支援前线参加战斗,同时其余部队也可以进行休整和装备维修。尽管英美盟军部队拥有强大的火力优势和庞大的物资资源补给,但德军大量的预备装甲部队能够随时调动,极大可能的可以阻碍英美盟军实现彻底突破德军防线的作战尝试,从而让德军得以保持其防御体系的完整性。考虑到盟军部队在突破德军防御阵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处境,德军的防御体系能够增强到如此程度,至少会让这场登陆战役演变成一场历时更长且更为血腥惨烈的艰苦鏖战。

  在东线苏德战场上,双方部队于某处地区展开激烈交战,此时如果德军有八个师的预备部队可立即开赴并投入战斗,那就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来防止或至少减轻一系列的德军军事灾难。我们可以设想下,如果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1944年的春季期间保留住那些调派出去的德军部队(留下41个师,而绝对不是实际上的33个师),那么这些预备部队有生力量的注入将增强该集团军群的作战能力,可以堵住任何方向上的苏军渗透突破,巩固危机地区的防御体系,以及可以在总体上维持德军防线的紧密相连。苏军再一次发动进攻,其所拥有的兵力和火力意味着他们肯定会将德军击退,但是,随着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可能增加到总共49个师,苏军装甲部队执行纵深渗透突破实现围歼大批德军部队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苏军骑兵部队漂亮的冲锋姿势,注意他们手中挥舞的马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所面临的真实状况,即使德军的战略储备迅速抵达战场也未必能阻止这场军事灾难,但至少或许能够减小其战败规模和后续影响。如果能够快速向前推进部署就能够让德军在比现实情形更东面的战区建立起封锁阵地,从而在战役的早期阶段拦截并消耗苏军的主要坦克部队。继而,这将增加某种可能性--即可以将受困于一系列孤立且偏离主战区包围圈中的大批德军部队拯救出来。在这方面,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仅德军第12装甲师的小股部队,其于1944年6月27日刚抵达战场,实际上就在博布鲁伊斯克地区附近设法成功救援了德军第9集团军的15000至20000名官兵。

  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中,只要德军的战败规模于任何程度上得以减小,都会相对缓解德军从东线其他作战区域抽调物资的紧迫性,这样东线德军在其他作战区域的兵力就会更雄厚,更富有作战实力应对苏军发动的袭击。尽管这些情势仍然可能会导致苏联最终获得胜利,但是德国短期的战略储备有可能阻止这些军事失败演变成全面的军事灾难。从大多数的档案资料记载来看,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势已经涉及非常激烈的战斗,在此期间苏军损失了289296名官兵(占其原有兵力的29%)和1269辆坦克;如果德军能够保留住一些被迫撤出战斗序列的编队,那么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将会对苏联红军构成更大的威胁,甚至可能有足够的实力将受困于布罗迪地区的德军5个师拯救出来。同样,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攻势行动中,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抽调走的6个装甲师或许能够牵制住苏军,至少可以迟滞苏军的推进速度,从而可以避免德军18个师被苏军围歼。1944年6月,德军在东线战场上部署了150个师,却在这个夏季爆发的一系列战斗中被苏军围歼了50多个师,如果这些部队尚存,那么苏联红军向西推进所要耗费的时间和付出的生命都要远比现在更多。

在春季融雪期里,苏联境内暴涨的河水让渡河成为棘手的难题

  苏联的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攻势第二阶段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影响而言,尽管任何的评估报告都会涉及大量的推测和猜想,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次军事行动对于随后的1944年夏季战事进展有着深远影响。事实上,这次军事作战宛如一块巨型海绵将欧洲战场和东线战场的德军兵员以及物资财力卷入至此。为了稳固德意志国防军在乌克兰西部地区的前线作战态势,于是他们调动派遣了大量的兵员、物资装备和增援部队,这些武装力量都是为即将到来的盟军对法国攻势所急需准备的,而且这样的兵力调遣严重削弱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前线防御力量。此外,这也让德军可能考虑建立战略储备的任何前景彻底化为泡影。在此情势下,1944年的下半年德意志国防军将会遭受到全新的一系列更大规模的军事灾难。虽然在战争的这个阶段内,德军的失败局势无可避免,但正加速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崩溃,可能比德军设法避免或缓解这些军事灾难更快结束欧洲战事。尽管现今很少有人对苏联在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攻势第二阶段的作战成功予以重视,但这确实是加速了盟军的最终胜利,从而为盟军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以及兵员人力。

参考资料

Liedtke, Gregory Lost in the Mud: The (Nearly) Forgotten Collapse of the German Army in the Western Ukraine, March and April 1944, The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 (2015)

Buttar, Prit     The Reckoning: The Defeat of Army Group South, 1944, Ospery Publishing, Oxford, 2020

文字:黑郁金香

审核:心海酱

编辑:满城尽带黄金甲

配图:十月仲秋

校对:天师酱

发布:轴心合作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