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法利夫人》: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周听陈说 2023-10-31 发布于江西

你好呀!朋友:感谢你走进“周听陈说
我们记录日常,分享书影,感受生活...

在坚持做个温暖的公众号,愿遇见更多温暖的人~

 《包法利夫人》

作者 : 福楼拜

评分 : 9.1

类型:文学

感触:当打开了抽屉,得知了一切真相后,查理依旧不觉得爱玛有错,错的是命。而艾玛的一生让我想起了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她还在等待赖昂可以带着钱款归来,解她眼前的困境,她甚至在期待情人罗道耳弗可以慷慨解囊,救她于水火。

可最终她等到的却是两个漫长而真实的美梦破灭,一种无法抵抗的绝望袭来。

爱玛服毒了,再也做不了爱情的梦了。她终其一生为爱痴狂,竟不知自己在与欲望的纠缠中惹得遍体鳞伤,输得一败涂地。

查理也殉情了,她祭奠的不仅是自己深爱的妻子,还有那份一直引以为傲,到头来发现却全都是泡沫的爱情。

我们可以笑他软弱无能,骂他愚蠢活该,气他面对给自己戴绿帽的男人还表示出宽宏大量。他自慰着说“错的是命”,不敢承认在生命与欲望的纠葛中,牺牲的却是自己。

福楼拜的笔触毫不留情,把包法利夫人爱玛在现实和欲望中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小说没有语出惊人的大道理,通篇多是直抵人心的比喻句,用三段不健康的爱情,警示着一种不该有的人生。

——来自电影《包法利夫人》

01

与查理的爱,是被偏爱着的有恃无恐

爱玛与查理的爱是名正言顺的婚姻。追求浪漫的爱玛要求点燃火炬,半夜成亲,嫁给查理后一开始她也感受到了新婚之乐,期待着自己以为的爱情。

幸福于查理,更是妙不可言。他两个人面对面用饭,黄昏在大路散她的手整理头发的姿势,她的草帽挂在窗户开关上的形象和许多查理梦想不到的欢愉,如今都是他连绵不断的幸福的组成部分。

在习惯道院的时候向往田野,可在田野生活的时候又想念道院,朝秦暮楚的性格注定让爱玛无法平静。

就像书中所言: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遍生与废墟之间...她寻找的是情绪,并非风景。

婚姻虽然让两人在生活上越来越相近,却在精神上离得愈相远。

——摘自文中34页

在她眼中查理的谈吐就像人行道一样平板,见解庸俗,如同来往行人般寻常,已经激不起她的情绪或者梦想,不再有初见时那般脸红和心动

婚后的平淡琐碎里对舞会的回忆成了的重要生活内容,她想念那个穿着绸鞋锦衣的自己,听着悠扬的小提琴,和陌生男子跳着华尔兹...... 

久而久之,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欲望沼泽里,她混淆了物质享受与精神愉悦,举止高雅与感情细致,更加忽略了她与查理的婚姻爱情。

沉闷软弱的查理对爱玛的任性也是包容有加,对妻子的言行更是信任不疑。

可歆羡的动乱生涯和疯狂爱情的爱玛没有真正领受查理的“爱”,暂不展开说她与赖昂暧昧缠绵的风流之事,就连对查理心生愧意时的改变和鼓励也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

——摘自文中158页

当她得知查理可以治好翘脚,从此名利双收时,觉得丈夫不整齐的牙齿并不难看,也可以和他闲话梦想和未来,可事与愿违之时,一种烂泥扶不上墙的嫌弃感重新占据了她的内心。

即使到了后来,查理察觉到了异常和变化后也是默不作声,继续扮演着“好丈夫”的角色

不可否认查理爱爱玛,但他的爱没有力量,更没有底线,成了爱玛心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名分,若不是礼法限制,说不定早已分崩离析。

爱本应是两人的平等相处和真诚相待。查理的偏爱失去了自我,也让是爱玛有恃无恐的理由。

——摘自文中296页

02

与赖昂的爱,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像天窗朝北的阁楼一样冷清的生活,让爱玛的内心结满了孤单的蜘蛛网。赖昂的出现恰巧给了她生气,平静如死水的湖面又泛起了阵阵涟漪。

两人志趣相近,讨论着阅读的乐趣,彼此都喜欢在风吹打玻璃窗时,点起一盏灯,坐在炉火旁,拿起一本书,认为这人生最称心的事。

可爱玛如今更爱一气呵成,惊心动魄的故事,恨人物庸俗、感情平缓,和日常生活一般的情节。由此可见,他厌倦了查理,期待着生命中的新故事。

他们在慢慢的接触相处中建立了一种默契,不断交换书籍和歌曲,爱玛甚至在他生日的时候赠送极具心意之礼,惹得旁人难免猜忌。

彼此情投意合,却又不敢袒露心声。尤其是赖昂,胆怯又相思,瞻前且顾后,再加上他对查理的敬重和喜爱让其内心无比纠结,只好压抑着内心涌动的情愫。

在别人眼中,她会过日子,很有礼貌,非常仁慈。但只有爱玛自己知道内心充满欲念,愤怒和怨恨。

——摘自文中90页

赖昂也知道这是份毫无结果的爱情,与其原地纠缠,倒不如远离是非,于是他独自去到了巴黎。

赖昂的离开让爱玛又回到了过去,愁云惨雾弥漫在她的世界里,因为她生命中唯一可能的欢乐和幸福就此远扬。

她诅咒自己为什么没向赖昂表示爱情,想象自己追上了他,扑进他的胸怀...... 自己越懊恼,欲望则越活跃,有关赖昂的回忆如火星般噼里啪啦作响。

别离三年,当赖昂重新出现了爱玛眼前,沉寂了多年的热情又苏醒了过来,早已没了畏怯之心的赖昂开始向爱玛展示热烈而又汹涌的爱意。

——摘自文中220页

爱玛借着查理的事情来找赖昂帮忙,两人便顺水推舟地走到了一起,三天的蜜月妙趣无穷且丰富多彩,这是与查理在一起从未有过的感觉。

于是燃起的爱欲之火越烧越旺,爱玛谎话连篇地应付着查理,意醉神迷地思念着赖昂。

她花着查理的钱,变卖着家里的资产,不断像人借下外债...... 他恨不得捐弃一切,换取一次与赖昂的幽会。

试想爱玛如果和赖昂生活在一起,成为了朝夕相处的夫妻,还会不会对他抱有如此入魔的依恋和欲望。无需日久见人心的考验,在爱玛大难临头之际,让她身心交付的赖昂又一次选择了无情的离开。

与赖昂的爱不是真爱,而是彼此欲望的平替,就像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摘自文中250页

03

与罗道耳弗的爱,是失落过后的极端恋爱脑

可以称为妇女之友的罗道耳弗是位风月老手,从见过爱玛之后便心生歹念,暗自发誓要将她征服到手。

他寻找机会跟她碰面,接着展览会拉近了与爱玛的距离,他能说会道,让爱玛心生好感。

       有人无时无刻不在苦恼?他们一时需要梦想,一时需要行动,一时需要最纯洁的热情,一时需要最疯狂的欢乐,人就这样来来去去,过着形形色色荒唐而怪诞的生活。

他不断用爱玛爱听的话戳中了她的心,因为他知道要想获得她的信任就得让她感受到:你懂她。

获得爱玛的好感后他并没有趁热打铁,而是选择了退避三舍。欲情故纵的伎俩被罗道耳弗运用地恰到好处,果然惹得了爱玛的想念和焦虑。

罗道耳弗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赖昂的失去,她本以为自己受够了爱情的折磨,不再随意动心,可事实恰巧相反,经久压制的感情一涌而出,欢跃沸腾。

——摘自文中163页

她接受了他怀抱的热烈,感受了他嘴唇的温度,相信了他所谓的爱情。

爱情是感性的冲动而为,但少不了理性的三思而行。日子过得气闷,丈夫变得可憎,生活过得不称心的爱玛显然被罗道耳弗的爱冲昏了头脑。

她强烈渴望罗道耳弗可以带她远走高飞,逃离眼前她所厌恶的人和事,她的决心比任何时候都坚决,与赖昂的遗憾提醒着她不能犹豫。

他对罗道耳弗说“我怕什么风险?沙漠、深渊、大洋,只要和你在一起,我就能过得去。我们在一起生活,就像搂抱一样,一天比一天紧,一天比一天美满!”

可罗道耳弗却不想如此,因为从那一开始他就没有对这份“爱”抱有任何实际的愿望,计划着往常一样热闹过后各自散场。

他最后留下一纸书信,不辞而别,气得爱玛坏了身体,伤了心神。

——摘自文中271页

后来的债台高筑压得爱玛喘不过气来,她最后的希望寄托于罗道耳弗,可从始至终都未真正爱上的她的罗道耳弗,一句“我没有钱”的绝对冷静而无情的回复成了压死爱玛的最后一根稻草。

沉浸于罗道耳弗的爱让爱玛失去了理智,痴迷的状态像极了恋爱脑。

当爱占据了你的生活,不给其他事物留有余地,它不会成为一种纯粹的幸福,反而会是种沉重的负担。

在爱玛身上,爱情就像龙卷风,来的快的同时也置她于无法自拔的漩涡之中,她并不缺爱,相反是渴望爱情的欲望太过泛滥。

04

珍惜眼前人,过好每一天

舒婷在《致橡树》里写到:

      我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也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而会像株木棉和你站在一起,彼此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或许就是两人相爱的最好状态。

永恒的爱情绝不会一直甜甜蜜蜜或轰轰烈烈,它时而给你温暖幸福,时而又让你厌倦烦躁,感性的冲动会被理性的相伴所慢慢取代,怦然的心动会在日常的生活里逐渐少见,不过爱并没有消失,它变成了责任、理解和信任。

不是许下的誓言都要兑现,不是每个远方都要到达,也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要实现,这世间没有完美的爱,因为人无完人。

珍惜眼前人,过好每一天,这才是平凡之人能做好的最不平凡之事。

书影随行

栏目简介:

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

像到了另一个世界,又过了一生

在快时代里慢读书,除短视频外看经典

保持输入,坚持输出,人生漫漫,书影随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