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德馨诊治多寐经验—辨治心法

 liuguozheng81 2023-11-0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NO.1    辨治心法

多寐由阳气虚衰者为多,或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或脾肾阳虚,阴寒内生。实证则多为湿蒙清阳,或痰浊、或痰热,阳气痹阻,欲升不能。临证还运用以下思路对痴呆进行辨治,取得较好疗效。

(一) 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论治

足太阳经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蹺阳蹺,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内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心神昏浊,不能自主,脾气困顿,食已即倦,皆能致之。故治此需用开足太阳之麻黄,温少阴之附子、细辛。《经方实验录》记载曹颖甫及其弟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但欲寐有良好的效果。

(二) 肝经湿热证,真实假虚论治

多寐多是阳虚,然亦有肝经湿热证,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或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所致。临床表现为诸虚弱征象如昏昏欲睡,乏力神疲、厌食、腹胀、口淡泛恶、大便溏薄,但同时见小便短赤或深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寒热往来、或带下黄臭。治宜清利肝经湿热,常用龙胆泻肝汤加石菖蒲、远志、郁金、明矾(研末),清茶调服。

(三) 脾经有湿,清阳不升论治

若身体沉重,倦怠嗜卧者,舌苔白腻者,乃脾经有湿,中气下陷,常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治之。若身重脉缓,湿胜之证,常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合平胃散加防风、羌活;脉缓怠惰,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属脾虚较胜,常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合补中益气汤。

 NO.1    古方应用

白金丸(《本事方》)

[原方组成]

白矾90克  郁金210克,末之水法为丸。每服6克,一日二次,京昌蒲煎汤送下。

[应用指征]

忧郁日久,痰涎阻塞心包,狂癫失心,一切痫病,久治不愈之昏蒙多寐。

[加减变化]

若见神志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者,系痰郁化热,痰热上扰心神之象,宜清热化痰,可合黄连温胆汤治之;痰多可加竹沥、贝母、陈皮、菖蒲、胆星、半夏;兼有心气不足可加琥珀、辰砂、茯神、远志、枣仁、淮小麦等;火热之象较甚参龙胆泻肝汤意。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方组成]

制半夏、橘红各9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2片 乌梅1个

[应用指征]

脾湿生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饮食减少,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濡滑。症属痰浊内阻之好卧者。

[加减变化]

脾虚湿盛加苍术、白术健脾燥湿;胸脘痞满加厚朴苦温理气燥湿;头重如裹,昏昏嗜睡加白芷发散风寒;痰多色白加制南星温化湿痰。

清暑益气汤《脾胃论》

[原方组成]

黄芪、制苍术、升麻各3克 人参、泽泻、炒神曲、桔皮、白术各1.5克 麦冬、归身、炙草各0.9克 青皮0.7克 酒洗黄柏、葛根各0.6克 五味子0.3克,生姜二片,大枣5只。

[应用指征]

气虚感受暑湿,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大。症属脾虚气陷之好眠者。

[加减变化]

湿热较重可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暑热伤气,去炙甘草,加六一散。

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原方组成]

干地黄240克 山茱萸120克 山药120克 泽泻90克 茯苓90克 牡丹皮90克 桂枝30克 附子(炮)30克,末之,炼蜜为丸,酒下15丸,加至25丸,一日二次。

[应用指征]

肾阳不足,腰痠膝软,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清长,颊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舌淡而胖,脉虚弱。症属肾阳不振之嗜卧者。

[加减变化]

心悸烦乱加青龙齿、磁石、五味子;心神恍惚,气虚乏力加党参、黄芪、枣仁。

桂枝甘草汤《伤寒论》

[原方组成]

桂枝9克 炙甘草5克 (原方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应用指征]

伤寒发汗太过,见心下悸,欲得按,短气急迫,甚者身为振振摇,脉数不静,或大或小者。心阳亏虚,不时欲得卧者。

[加减变化]

如兼见气滞血瘀,加丹参、川芎、郁金、延胡索、益母草等温通活血;胸阳不展,加瓜蒌、薤白、白酒等宽胸温通化痰。

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原方组成]

牛黄0.75克 朱砂4.5克 黄连15克 黄芩9克 山栀9克 郁金6克,末丸子为绿豆大,每服7~9丸。

[应用指征]

温邪內陷,身热烦躁,小儿惊风抽搐,中风窍闭,语蹇瘛疭,舌红脉数。症属热入心包,神昏谵语者。

[加减变化]

热毒重加大青叶、板兰根、银花、连翘等,或与黄连解毒汤同用;痰热盛用鲜竹沥1-2支(另冲)、贝母、全瓜蒌、制半夏、天竺黄、胆南星等;心火盛,用莲子芯、淡竹叶、朱灯芯等或加大黄、甘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