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三九)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栀子豉汤

 火帝养生_WSH 2023-11-01 发布于云南

【原文】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愈。

病人下利以后,按按他的肚子,肚子很软,没有硬块,不是大承气汤证。栀子豉汤是大病初愈以后使用的,重病刚刚恢复,会有一些虚热的现象,病人出现虚烦的时候,我们会用到栀子,豆豉能够补肠胃的津液,对肠胃非常好。这个栀子豆汤是病后调理的处方。

什么叫'心下濡者’?病人还在下利时,按肚子是软绵绵的,我们知道这个肚子上软绵绵的代表胃肠中没有宿食,一定是有虚热在里面,所以说'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这个是栀子豉汤证。

一般来说这个是病后调理用的方子,病人已经虚烦了,此时如果需要发汗, 但是发汗还不能发太多时,所以,像麻黄、桂枝此时就不能用,我们要靠豆豉来发汗,里面又下利,下利又不是很严重,我们用栀子比较浅的药,不需要用到白头翁汤里的黄连、黄柏之类这么强的苦寒药。黄连、黄柏、白头翁可以说都是很强的杀菌药。

发酵后的豆类易被肠胃吸收。甚至对于失眠,栀子豆豉汤都有帮助。

剂量:栀孑豆豉等量,各3钱。

为什么“得吐则愈”?因为快要好了,都是愈后病人还有一点点下利,代表肠胃里还有一点点不好的津液,栀子豉汤下去把不好的津液吐掉就好了,是在病将愈时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