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哪哪都虚?千古名方灵仙散,补足五脏、增强气力

 小图书 2023-11-02 发布于广东

人到中年之后,身体越来越虚。有些中年人,感觉自己哪哪都不好,肾也虚、脾也虚、心也虚。

其实在中医上常说,五脏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如果一个脏腑出现了问题,时间久了必然会影响到身体其他脏腑器官。所以,你才会经常感觉五脏都虚。

如果五脏都虚,我们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比如心虚了,就会心慌心悸、失眠;

脾虚了,体内就会产生湿气,还经常会身体乏力困重;

而肾虚了,就会让人感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肺虚了的话,就会经常咳嗽、还气短;

肝虚则会出现眼睛干涩,掉发等症状。

那虚了,应该怎么去补?

中医上讲:五脏藏精气,宜充盈。所以,如果亏虚了,自然就要补了,而且既然是五脏亏虚,就要做到五脏同补。本文分享一个千古名方,虽然只有6味药,但可以补足心肝脾肺肾,它就是出自《圣济总录》的“灵仙散”。下文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是如何补五脏的。

首先是第一组:两味被称为仙药的,巨胜子黄精,主要是用来补肝肾的。

其中黄精能够填精益髓,润肺生津,而且药性比较平和,一般用于肾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四肢乏力,头发早白等症状。

然后是巨胜子,也就是黑芝麻,它含有油性,可以润肠通便,同时还可以补肾益精,可以调理耳鸣耳聋、大病之后脱发的症状。它还入肝经,而肝藏血,可以引血上行,不仅滋养头目,还能起到平肝补肾的作用。这两个药物搭配,既补肝又补肾。

第二组白术茯苓,可以补益心脾。

白术的主要起到一个补气健脾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防止滋补的药物太多,造成虚不受补的症状。

茯苓的味道比较甘淡,入心、肺、脾三经。具有渗湿利水的功效,可以健脾胃、还能祛湿消痰。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这两种药物搭配主要是起到一个补益心脾的作用。

第三组则是加入了天门冬来交通肺肾。

天门冬味甘、苦,药性比较寒凉,主要归肺、肾两经。可以清肺化水,肺水往下灌溉,去滋养肾阴,使肺肾两个脏腑相互交通。

俗话瘀血不除,新血不生。所以第四组又加了桃仁来祛瘀生新。

桃仁能有很强活血化瘀的功能,能够打破血中的瘀块,化生新血。血液充足濡养皮肤,还能达到一个祛皱的效果。

这个药从各个方位来滋肾养肝,补肺益脾,宁心活血,还能补精气,用于中老年人五脏精气亏虚,形体消瘦,身体早衰,血枯肠燥者。

参考用量:茯苓、巨胜子(黑芝麻)、天冬、白术、桃仁、黄精各等份,共捣为细散,每次空腹时用温开水送服3-6克,一日二次,或做成蜜丸如赤小豆大,每服30丸,温水下。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