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和谐中的不和谐——换一个角度认识莫怀戚的《散步》

 兰勇讲语文 2023-11-02 发布于重庆

已故先生莫怀戚的《散步》究竟想要向人们传达什么?你可能要说这不是早有定论吗?家庭,亲情,爱,责任。
初春,新绿,嫩芽,连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老母亲,夫妇二人,孩子,一家三代四口一起出游,多么和谐温馨的场景啊!
教材的导言说:“内容好像比较浅”,潜台词是不是说它并不浅,深在哪里呢?我们挖掘完整了吗?
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他们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问题最后得到了解决: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走小路。既解决了母亲因年老而体衰的走路之苦,也满足了儿子好奇心强欲观非常之景的需求。我和妻子身为中年人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出来,我们感受到了无比强烈的责任感。尊老爱幼,多么和谐。
不知你在这和谐中发现不和谐没有?
笔者注意到了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句子?不多余吗?没有它丝毫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啊。“现在”“小时候”这两个时间为什么要刻意强调呢?是不是说有相当长的时间里里都是母亲说了算?“我”只有听话的份儿?而“现在”呢?发生了权力发生位移交替了吗?
第六自然段发生分歧后: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这也是节外生枝的话,没有它们也不影响叙事的完整性。三组分句,三个因果关系,你也可以说是条件关系——“母亲老了”“儿子还小”“在外面”是条件也是原因,“听我的”是结果。虽说是事实,但“高大”“强壮”,两个“习惯”一个“总是”这些字眼,怎么听上去就那么别扭呢?虽说有限制语“早已”“还”“总是”,但它们的潜台词更让人心惊肉跳:如果母亲尚不老她还不习惯或者已老了仍不习惯听从强壮的儿子,如果儿子长大了已不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如果妻子在外面总是不听“我”的,会出现什么情况?还有和谐?“强壮”“高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镇宅神器?莫非家庭关系也遵从丛林法则?
再来看分歧的解决:
权衡再三,“我”做出了决定:“走大路。”决定很果断,因为我想清楚了自己陪伴儿子的时日还长,但我伴同母亲的时间已短。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还是走小路吧!” 母亲是在回答我“走大路”的话。
为什么不是“走小路!”?哪怕是“走小路吧!”也好啊!
母亲这样说是处于对孙儿的疼爱,也是在为儿子解决难题。但一个语气词“吧”,一个选择性的关联词“还是”,却流露了母亲的艰难:困难很现实——自己身体不好了,小路难走,所以多少有点不情愿;但孙儿要走,只能勉为其难了。
“她的眼睛顺着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为什么此时出现这样的景象?朱自清的《春》里不是桃花、杏花、梨花吗?这样的景象是观赏价值大还是它象征的生活美好呢?当然是后者。大家都学过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里面有两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样的生活代表是什么?我以为就是自然、淳朴、和谐。“我”母亲未必学过山水田园诗,也不一定知道孟夫子,但诗人的思考与欣赏是来自田园的,内里当是相通的,只是母亲是靠生活的阅历意会的,孟浩然还能言传罢了。所以,母亲改主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家庭的和谐。当然还因为睿智的她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所以,最后出现了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一起“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的美好画面。
说这篇文章是表现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这个观点笔者同意。爱在这里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是:为了和谐的包容与妥协,因为没有退让就不会有和谐。关键的问题出现了:谁妥协?在这个事件上显然是母亲。为什么呢?原因我就不挑明了,说了大家会伤心的,因为每个人都会变老。但我以为这是莫先生想要表达的,不然文中那些看似多余、别扭的话就不会出现了。这正是它的魅力与高妙所在。
题外话:教材的导语说“你的身边一定也不乏这样的温馨情景”,是的,但愿这样美好的画面的越来越多,最好能蔚然成风成为一种潮流。因为正当年的父母带着可爱的孩子出游的不少,正当年的儿女带着年事已高的父母出游真的还不多。
(载《作文素材·品读经典》2023年第11期)

第一本《素材篇》售罄!第二本《学生教我写作文》还有少量余书可点击链接购买!先到能得,错过则无缘相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