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调适

 东海之子 2023-11-02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及其调适

图片

导  语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心理健康的教师成就心理健康的学生。然而教师是多重角色的承担者,在角色扮演和转换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基本心理需要的剥夺和责任边界的无限扩大,直接威胁着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助力改善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本篇文章由俞国良教授从角色理论视角分析教师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调适方法和应对策略。

图片

图片

俞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
图片

角色理论与

教师心理健康

何妍:俞教授好!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毫无疑问,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心理健康水平也关乎教师的幸福体验、个人成长和生活质量。然而教师作为多重角色的承担者,难免会遭遇心理压力巨大、心理需要被剥夺、责任边界被放大等问题,这些直接威胁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您曾经就此做过深入的研究,请您首先谈谈为什么要从角色理论视角来探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俞国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尊师重教” 历来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作为教育的基本要素,教师既非圣贤,更非完人,是有基本心理需要的普通人、职业人和劳动者。他们在人类生活舞台上承担着各种各样的“ 社会角色”,并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影响了整个教师群体以及其他社会群体成员的态度。根据角色理论,社会关系(即角色)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角色认知、角色期望、角色规范、角色冲突等方面。人们所处的地位和身份不同,对角色的理解、期望、要求不同。教师角色则是教师在教育情景中所特有的心理与行为方式,其表现无所不受所处特定社会地位的影响。我们常说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这里的“良心”有两层含义:
一是普遍意义上的良心,也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
二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教师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和氛围,是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因为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教育情怀和牺牲精神,更要以教师的身心健康作为支撑。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群体健康状态占10%,亚健康状态占70%,疾病状态占20%,并且普遍存在人格异常、焦虑、人际敏感、情绪失调等现象。心理健康问题正成为教师角色塑造、个人成长、专业化发展的强大阻力。尤其是应对新冠疫情危机中的“停课不停学”,“短时间速成”“在线主播”挑战着教师经验范式下的角色定位与路径依赖,“人机共教”已成为一种教育常态。面对新形势,广大教师该有怎样的角色与行为,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从角色理论视角探讨教师在角色认知、角色期望、角色冲突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特点及成因,有利于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助于为新时代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贡献新的诠释视角。
图片

“角色认知”中的

教师情绪情感问题与调适

何妍:角色认知是角色理论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有在角色认知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使角色很好地扮演。教师角色认知如果出现混乱,可能会导致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呢?

俞国良: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者对其地位、身份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当个体对社会赋予的角色非常明确时, 能够对其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断。角色认知出现混乱、偏差或错误的人,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角色认知的形成与发展一般要经历拒绝角色、承认角色和接受角色三个阶段。
根据情绪认知理论, 情绪的产生由认知过程引起,并且决定了情绪性质及其反应强度。对教师而言,其情绪情感问题是由于对角色的认知出现偏差而引起的。传统观念下,教师被认为是理性、道德而非情绪性的角色典范,而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或者脑力劳动,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情绪问题,教师自身也需要大量的情感投入,表现出兴奋、快乐、和蔼可亲等情绪状态。这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认识与实践上的矛盾,导致教师群体容易出现角色知觉模糊、自我概念不够清晰,因而普遍存在着烦躁、紧张、焦虑、忧郁、挫败等不良情绪。长期的情绪困扰,又加剧了教师的角色认知失败与心理健康状况恶化,进而波及学生及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教师不得不对自己的消极情绪进行控制和管理,但持续性的自我控制会损耗教师有限的心理资源,最终致使其心理资源枯竭而无力应对。
目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着教学、科研、管理等多重压力,教师承担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对此,如果缺乏清晰的角色知觉和自我概念,没有良好的角色认知,没有足够的心理资源和有效的应对方式,就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各种消极情绪。加之学校领导对教师角色认知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以及对他们情感需求的漠视,对其教学和科研“角色”有着过高期望,都可能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这种高负荷、高耗能、高焦虑的心理状态,不仅会给教师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更会对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
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由西班牙转交方案给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何妍:如您所说,角色认知偏差是导致教师情绪情感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从角色认知的角度,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调适与应对?
俞国良:刚才我们讲到,角色认知的形成与发展一般要经历拒绝、承认和接受三个阶段,情绪情感问题的调适也可以从这三个发展阶段着手。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消极情绪表达是有效路径(如生气),一方面教师通常会使用“假装”生气来控制课堂,另一方面缓解了教师因伪装、压抑自我情绪而造成的心理健康损害。因此,让教师摆脱情绪化的困扰,恢复内心秩序的平衡与稳定,才有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建立正确的认知,即从拒绝角色到承认角色,这是教师情绪情感问题应对的第一步。
同时,根据情绪ABC 理论,情绪并非由导致情绪发生的诱发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通过个体对这一引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因此,改变原有认知,建立新的情绪认知,是调适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即从承认教师角色到接受教师角色,这是第二步。
由此可见,通过入职教育与各种培训、培养,引导教师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与角色知觉, 提高情绪调适能力,恢复自己身心机能的平衡与稳定,是防止不良情绪和行为偏差出现、泛化、蔓延的有效方式。具体表现在:
(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
(3) 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突发事件和不良事件;
(4)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对待学生;
(5)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生活中。
总之, 教师对自己承担的角色有正确而良好的认知,有助于在教学教育活动中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
图片

“角色规范”中的

教师人格异常问题与矫正

 何妍:您曾经在相关论著里提出“角色规范化、人格社会化是一个教师发展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否意味着教师角色规范失衡、人格社会化滞后有可能导致人格异常?我们该如何理解其中的因果逻辑?

俞国良:角色规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得以形成,并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套行为准则,包括法律、法规、制度、纪律、风俗习惯等。现实社会生活中,任何人都避免不了受到角色规范的约束和调节,角色规范从外界施加一种有形或隐形的力量,让扮演者在自己的角色中行动。教师角色也不例外,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履行角色规范,长期的强化会将角色规范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本能性的、自动化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倾向。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教师不是在真空里发展,也不可能离开社会离群索居,只要其在现实社会中活动并承担一定的角色,就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社会对个人施加的影响往往通过角色规范来实现。因此,角色规范比社会规范更具体,离现实生活更近,对教师人格的影响力也更大。一旦进入教师这一角色位置,就必须接受角色规范的约束,履行角色职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而我们评价某个人的角色扮演,也往往以其所在位置的角色规范来衡量。可以说,教师通过角色扮演逐渐建立起来的角色规范,正是其心理行为社会化、人格化的过程。
从角色理论视角考察,受到角色规范的制约,教师的人格异常主要源于其角色规范失衡和人格社会化滞后。教师若不能将自己的实践活动与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就不会用角色规范约束自我,并且在角色扮演的实践中能动性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社会化造就社会需要的社会角色,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角色就不会获得社会的认可,个体也难以将其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进而影响人格发展。根据《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IV-TR)》关于人格异常的诊断,教师人格异常可概括为三类:偏执型人格异常、回避型人格异常和强迫型人格异常。无论何种人格异常或人格缺陷,都与他们对角色规范的认知偏差、理解歧义甚至误解有密切联系。

何妍:人格异常不仅制约着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而且会影响学生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健全、完善教师群体的人格特质,有必要深入探索教师人格异常的有效矫正方案。
俞国良:是的,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精神科医生通常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精神科治疗三种方法相结合的策略。对于教师群体而言,从心理治疗这一角度出发,角色规范失衡和人格社会化滞后程度较轻的教师群体可以通过“认识领悟疗法”,建立较为准确、清晰的角色知觉,掌握一定的角色技能,使其实现角色适称,即一个人的角色行为与其所处的地位、身份相匹配,使人格异常问题得以一定程度的矫正。在矫正过程中注重提高教师的角色认知水平,使之意识到因自己人格异常或缺陷给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造成的危害,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责任感、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一定程度上重塑或完善他们的人格。也有研究发现,教师群体的人格异常源于所处的环境,不利环境的改变将有助于人格异常的矫正。因此,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特征,按照角色期望和角色规范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具体表现为安心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能积极且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免除不必要的职业恐惧与忧虑,藉此“自我实现”。同时,改变教师群体所处的不利环境,如减少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负面因素,打破教师长期局限在“象牙塔”里的封闭环境,并辅助支持性的心理治疗,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发展,从而使得其人格异常的症状有所缓解。
图片

“角色期望”中的

教师人际关系问题与改善

何妍:根据角色理论,角色期望是形成人际关系与角色行为之间关系的桥梁。在中国,教师这一角色背负了太多的社会期待,有些甚至是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这些现象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会有什么影响?
俞国良:角色期望是社会或群体期待占有某一位置的角色扮演者做出某些应有的行为方式,表现为“希望他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每个人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对于任何角色,社会期望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未能领会他人期望,就不可能有期待的行为产生。研究表明,对当代教师众多的角色期待,不仅剥夺了其基本的心理需要,也使得责任边界无限扩大,比如家长向教师推卸家庭教育责任、文化传统泛化教师角色期待以及社会向教师转嫁教育责任等。尤其是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期望,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种把教师的“应然”期待转化为对教师的“实然”期待,导致教师因担心达不到他人期望,而出现人际退缩,进而影响教师与家长、学生、同事乃至领导之间的关系质量。

角色期望是影响教师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以及家庭关系上。随着学校教育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家长和学生等社会群体对教师的期望更加多样化。如家长希望教师既严格要求,又能与自己的孩子友爱相处;社会要求教师既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又要“因材施教”为某些特殊学生进行适当调整,不一而足。特别是许多教师常因在学校岗位上必须对学生持有亲和力和忍耐力,过度损耗导致心理资源枯竭,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回到家里不自觉地把负面情绪带给家人,如对家人冲动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直接影响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进而影响了家庭氛围与生活质量。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教师群体,在多种关系、多重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调解角色间和角色内的冲突,容易出现人际障碍和适应不良问题。面对这类问题,一类教师将其外化,如在与他人交流时倾向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情绪,或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以至于无法听取他人的劝告或建议;另一类将其内化,如尽可能避免与他人接触,交往退缩,内心更加封闭。此外,同事之间的竞争关系也是导致教师群体出现人际障碍的重要因素。学校往往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工资绩效直接挂钩,教师承担着巨大的考评、晋升压力,同事之间形成强烈的“你上我下”的竞争关系,客观上不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最终导致人际障碍问题。

何妍:人际关系障碍确实是困扰当代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自身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消极的影响,教师如何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呢?

俞国良:是的,克服人际障碍、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已成为摆在教师群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研究表明,教师积极的沟通心态是影响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这需要合理合情、合规合法的角色期望加以支撑。调整对教师过高、过多的角色期待,将教师从“神”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把教师当“人”来认识和尊重,而不是用人之为师的特殊性来代替师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始于有效的期望、沟通,需要教师树立积极的沟通心态,运用适当的人际互动技能,正确处理与学生、同事、领导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氛围。具体表现在:

(1)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负面态度;

(4)积极与他人真诚沟通,日常生活经验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可以有效缓解教师的人际障碍。

图片

“角色冲突”中的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与应对

何妍: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问题高发的一个群体,相关的报道也经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中,从角色理论视野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
俞国良:角色冲突是个体不能同时满足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一个人具有多重身份,也被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当这些角色在特定的条件下互不相容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特别是教师这一群体,承担着诸多角色,伴随而来的是高负荷的职业压力,包括工作压力、专业压力、时间压力和精神压力等。承受多重压力势必以教师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此外,高压情况下容易引发情绪失调和情绪衰竭,尤其是面对“自上而下”教育变革时的抵触情绪,或是不求改变、不求发展、无助或绝望的心理倾向, 更是降低了教师解决角色冲突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也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引起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
人们对教师的角色寄予了太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只会使教师角色泛化、责任分散,加剧角色冲突。教师观念层面的认知决定教师实践层面的认知,当角色认知与角色行为难以保持一致,就会出现角色冲突无法向角色协调迁移,从而产生职业倦怠问题。因此,教师群体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此外,职业的神圣感与实际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的较大反差,更容易造成教师社会角色和自然角色之间的冲突。为了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常常无意识地压抑和否定自我的正常欲求以满足职业需要。再加上教师在长期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产生累积性的消极情绪体验,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消极、冷淡甚至退缩,情感和身体的衰竭,成就感降低等。教师是最有压力的职业之一,高压力导致更高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教师会用冷漠的态度来应对学生、家长和同事, 对教学完全失去热情, 甚至开始厌恶、恐惧教育教学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谋他业。不仅如此,付出与回报的显著失衡加剧了教师的抑郁与焦虑情绪,是导致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风险的重要原因,其直接后果就是职业倦怠。

何妍:应对教师职业倦怠我们能做些什么,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又是什么?
俞国良:应对教师职业倦怠必须改变角色结构,或转移某些无法胜任的角色,或扩大角色权利和义务,提高个人的角色技能,但都需要角色协调和各种资源支持。就角色协调而言,主要包括个体层面的“顺应”、社会层面的“合作”和物质层面的“转移”;就资源而言,主要包括个体层面、社会层面或物质层面的资源。个体资源如自我效能感、控制感、自尊自主等,这是教师面临多重角色时进行有效“顺应”的心理基础;社会资源主要指社会支持系统,这是教师承担多重任务时进行有效“合作”的社会基础;物质资源包括良好的身体状况和能满足职业基本需要的财物等,这是教师进行角色协调时能够有效转移其他角色干扰的前提。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自主作为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之一,是人类最佳功能和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教师拥有充分的角色自主权有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强化教师的自主意识,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此外,教师信念有助于强化角色认同,是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工作,拥有教师信念的教师对自己所承担角色有更高的认同感、信念感和责任心,在看不到学生明显进步时,不会轻易放弃,而是继续保持工作的热情,积极地应对种种阻力,从而化解多种角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图片

新时代教师

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

何妍:从您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错综复杂,教师一旦对自己的角色认知、角色规范、角色期望和角色冲突等产生误解,就有可能导致“角色偏差”从而产生情绪、人格、人际以及职业倦怠等心理健康问题。从角色理论的角度,您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俞国良: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新时代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错综复杂,从角色冲突到角色协调、角色分化到角色融合,维护与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涉及个体、人际、群体、社会的“系统工程”。
第一,从个体层面,明确“角色定位”。一个教师的角色扮演是否有效和适切,往往取决于其角色定位是否确切。这就需要提高角色认知水平,建立角色自我知觉与调节机制。而建立角色自我调节机制,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心理特点及其影响,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及时疏导、排遣不良情绪和心理困扰,自觉调整情绪状态与行为偏差,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虽然教师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但不是所有教师都会产生人格异常、职业倦怠等问题,有些教师在面对困难、逆境、创伤时,能够主动寻找积极的经验, 以此来缓冲心理上的失衡,从而调节心理健康水平。可见,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自主成长的思维,是缓解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也是使自己成为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自我立法者”,不良职业角色和从业心理的“自我纠正者”的基础。
第二,从人际层面,倡导“角色承担”。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将自己置于他人的立场,体验他人的观点意图、情感动机或需要的行为,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和自己应尽的角色义务,以达到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目的。教师角色承担能力的程度,是其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基础。教师必须正视职业角色的特点,建立正确的职业期望,确定合理的角色承担,了解自己事业发展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不能一味地强调专业的自主性与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需知正是这样理想化的期望与责任意识,往往带给自己过大的压力。教师应将社会需求与自身的幸福与快乐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责任目标。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第三,从群体层面,加强“角色训练”。职业角色冲突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和社会支持得到有效的缓解。教师在学校、社会等各种群体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按照角色期望训练自己的角色行为。在模拟或真实教育教学情景中扮演一定角色,分析处理各种问题,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掌握角色的行为规范、社会标准;训练自己站在对方角色的位置上,了解和体验他人对该角色行为的感受,从而调整、修订自己的角色行为;还有时间管理的训练,教师平日的工作任务繁多,不同角色之间容易出现冲突。同时,大力加强和创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提高教师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此外,如何从同事、领导、家人、朋友和其他人那里寻求支持,也是教师角色训练的重要内容。社会支持可以给教师提供宣泄消极情绪的机会,改善教师自我价值和自我概念的认识,帮助教师重新解释和理解压力源,从而摆脱来自职业压力的困扰。
第四,从社会层面,重视“角色协调”。社会的发展理应是事实与观念同步,行为与规范同步。一方面,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要合情合理,符合教育现实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教师要千方百计通过角色协调,使自己对角色的认识与社会对此角色的期望保持一致, 尽可能减少由于角色期望不同而导致的角色冲突。教师的职业是对社会、对家长、对下一代成长高度负责的职业。因此,在切实关注和支持教师的同时, 重塑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给予教师精神上的满足,使教师以更加健康、阳光的心态积极承担神圣使命。同时,加强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进一步倡导“尊师爱师”的社会氛围,为教师群体创造温暖、轻松、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促进教师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本身也要协调好工作与生活角色的关系,在学校是“教师”,回到家中又要成为“妻子”“丈夫”或是“父”“母”,努力保护自己的家庭生活,尽量使它不受到工作的干扰。总之,教师必须自主扮演、协调多种角色,适应社会对教师职业形象的期待,实现教师角色的内化和人格化。
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国家强。在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分量,教师已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依靠力量。提高教师的角色认知水平,角色承担、角色训练、角色协调的能力,必将助力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为教师的未来,也是学生的未来,更是民族的未来。我们坚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人,作为“学当为师,行堪为范”的育人者,必定成为人类身心健康的典范和表率。在这个意义上,学生要“减负”,教师却应该“加负”,补上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
图片

本文刊载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年第25期
来源 | 心渠活水
来源 | 心渠活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