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管理精力 今天我要跟你们消除一个偏见,并不是年龄

 火鸟课堂 2023-11-03 发布于北京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管理精力。
今天我要跟你们消除一个偏见,并不是年龄越大精力就会越差。前几天93岁的股神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那个发言你们看了吗?连续5个半小时,思路清楚、决策果断。我在想反倒是我们这帮30多岁的年轻人明明也没做什么,一天天的总觉得自己被掏空了,就一觉睡完之后感觉比没睡还累。
我们总会以为说是自己年龄大了,体力不支,所以效率变低,精力变差。但是我今天想跟你分享一个人是否有精力,跟年龄无关取决于我们是在扮演别人还是在做自己。
什么意思呢?比如你明明忍不住会在别人难过的时候递纸巾,你要满足所有人的建议才安心,却非要觉得霸气侧漏,杀伐决断,那才是好的。你明明本能的习惯分析利弊,规划好一切才能行动,却非要觉得说干就干,快速行动才好。这个时候你的行动和认知就产生了分歧,这就是心理学里说的认知失调。
然后我们为了解决认知失调带来的紧张情绪就会想采取各种方法去解决自己的这种失调,比如说强迫自己变得霸气,强迫自己果断。结果身未动,行为果,精力就已经消耗了一大半。
这就理解了为什么一直奉行做自己的巴菲特先生始终精力满满。他认为永远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开发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也正是因为做自己93岁的老先生认为自己从事着世界上最有趣的工作,坚持不退休。扮演别人你越努力越费力,扮演自己越努力,反而越省力。就比如你天生在意别人的情绪,你重视别人的感受,哪怕别人说的多不靠谱你都舍不得打断,忍不住当真。在过程中消耗了自己不如是直接共情到对方的需求。
主动问问他,与其想着改变自己成为一个霸气的人,不如坚持自己的共情力。在共情到别人的情绪之后优化自己去共情别人的需求。主动问问他说:哎,你需要我做点什么。
我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然后你会发现并不需要强势的拒绝别人,也同样能开开心心的跟对方达成共识。再比如说你天生喜欢分析利弊,三思而后行。常常犹豫和纠结一件事要不要做结果错失机会,与其让自己站起来就干不如坚持自己分析力的本性。
但是从分析事情到分析自己,给自己设计一套行动指南,什么时间点更适合做什么?然后你会发现不用被时间推着走,自有你的节奏,扮演自己说难也并不难,它需要顺应自己的优势。破解你身体里的一组基因密码,指向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擅长做什么工作,倾向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想给你推荐这份《职场优势工具包》。这里包含了我今年的新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场优势》,这里面有我们团队研发了3年的优势理论和实践案例,有7000年来接触了近50万学员的总结和提炼。还有一份优势测评,全方位无死角,带你学会!三节音频课帮你发现优势,判断你在哪件事上更有机会找到你最重要的那件事。
点击链接了解「职场优势工具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