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一轮复习】第39讲: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

 老王带你学Chem 2023-11-03 发布于广东

核查清单: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 原理: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待测溶液或未知溶液)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 cV=cV

  • 主要实验仪器:酸式、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 滴定管的选择(氧化性强的使用酸式滴定管)

  • 聚四氟乙烯耐酸碱滴定管

  • 注意事项

    ①刻度:0刻度在上,滴定管最大读数以下还有一段没有刻度的区域

    ②读数:读数平视,精确度为0.01mL;量取液体时,V = V末—V初

    量取液体时无需每次都量取到0刻度

    ③准备:检漏→水洗→润洗→装液→排气泡→记录→计算

    ④滴定: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晃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颜色变化

    ⑤终点: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xxxx,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⑥数据处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舍去异常值

    ⑦指示剂选择:依据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结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滴定终点是根据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断的,并不是酸碱完全反应的点(即化学计量点), 但没有一种指示剂的变色点恰好是完全中和的点, 因此,把滴定终点看作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且在误差许可范围内(+0.1%)。

二、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三、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

  • 【起点算K值HB的Ka?

  • 【指示剂选择】

  • 【化学计量点】

  • 【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 【曲线与酸的对应关系】(多曲线)

四、氧化还原滴定

  • 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本身并没有还原性或氧化性但能与某些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的物质。

  • 氧化剂:KMnO4、K2Cr2O7、I2

    还原剂:亚铁盐、草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

  • 指示剂:

    (1)氧化还原指示剂(信息提示)

    (2)专用指示剂,如淀粉可用作碘量法的指示剂

    (3)自身指示剂,如KMnO4溶液可自身指示滴定终点

  • 考点1:直接反应型

  • 考点2:连续反应型

  • 考点3:过量反应型

    方法导引:发现反应原理→确定比例关系代入相关数据回溯样品用量计算所需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