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章 公共政策

 紫5551光8189GE 2023-11-04 发布于山东

公共政策是现代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所采纳的主要行为手段与工具。公共政策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章就将具体对公共政策的内涵、系统构成及政策过程进行分析,为优化我国的决策过程提出建议,使得公共政策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节 构建公共政策协调机制:公共管理协调发展的生命
   公共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协调过程。掌握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如政府,它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就是如何有效运用其所拥有的公共权威与组织优势,尽可能地将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冲突维持在一个较为缓和的程度上,实现社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作为公共管理基本手段与工具的公共政策,也就自然而然地担当起了主要的构建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角色。
   1、公共政策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
   在此首先对不同学者对于公共政策内涵的梳理并给出明确的界定是必要的。
   (1)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公共政策的内涵:①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指享有决策权的公共政策制定者,它可以是国家公共权威部门、政府机构、政党以及其它各类政治或社会团体,也可以是地区性或国际性组织,如联合国、欧盟等。不同的政策主体制定的政策具有不同的权威性和适用范围。②公共政策的目标,是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要完成的任务或要达到的目标,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应当注意的是公共政策与私人决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目标的不同。公共政策目标属于公共性目标,关注社会公众的利益和诉求。而私人决策的目标仅仅涉及自身利益。同时,公共政策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服务于政治统治,另一方面服务于公共事务。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公共政策的目标显然属于后者。③公共政策具有过程性,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复杂过程具体包括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等具体阶段,④公共政策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法律、命令、生命、指示、计划、措施、办法、条例、策略等。
   (2)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根据公共政策所处理的社会事务的不同领域可以将其划分为教育政策、科技政策、农业政策、金融政策、能源政策等。但是目前最常用的还是依据政策的功能来进行划分。(3)特征。① 公共性。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要体现其公众性,必须立足于整个社会发展,从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各种行为规范。
   ②整体性。公共政策是一个整体系统,是由各种政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有机整体。
   ③动态性。公共政策是一个由酝酿、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一系列环节构成的动态的生命过程。公共政策的动态性还表现为它的开放性或灵活性。公共政策既具有动态性,又具有稳定性。
   ④规范性。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机构制定、实施的约束社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公共政策的规范性首先体现为他的权威性,公共政策之所以具有权威性,是因为它是按照法定程序,经由特定公共权威机关颁布的,同时也是由于公共政策的受众因为自身利益诉求而对特定政策加以服从的结果。公共政策的规范性还体现为他的强制性,是指公共政策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来保证执行的。
   ⑤目的性。任何公共政策都是政策主体为了实现特定时期内的特定任务或特定目标而制定的,因此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⑥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化首先表现为内容的丰富性,主要体现为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国际领域的公共政策日益增多上。公共政策的多样性还表现为它的功能的多重性。由于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政府所指引的行动会牵涉到社会中的各个方面,因而其功能也不是单一的。
   (4)功能。公共政策的功能具有多重性,主要包括:①导向功能。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有两种形式:直接引导和间接引导。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表现为:统一思想;确定目标和因势利导等,基本上都属于软性的诱导。②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公共决策机关运用公共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③分配功能。公共政策作为基本的利益分配手段,在分配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分给谁,分多少以及如何分配等问题。④管理功能。公共政策的管理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其运行过程中所应承担的和可能承担的基本政策任务。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动和发挥政策主、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顺利实现政策目标,增强政策效益。公共政策的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以及协调职能上。⑤动力功能。公共政策的动力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符号象征对国家管理和社会改造所具有的促进和推动的能力和作用。政策的动力功能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安全、社会等各个领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推动力。⑥类法律功能。公共政策的类法律功能是指公共政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起到了指导、补充甚至替代法律的功能。这是公共政策自身属性的体现,也是法律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内的外在要求。公共政策具有指导、补充甚至替代正式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功能。
   2、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政策既可以作为政治活动过程的结果,而且也是约束公共管理主体行为的原则性规范,是政府实现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中的公共政策已经具有了特定的实质性表征,在社会利益的分配与实现过程中发挥着权威性的主导作用。
   公共政策作为现代公共管理活动最重要的治理手段与方式之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协调社会复杂利益关系的冲突,纠正社会的断裂与失衡,而承担起促进、分配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的重任的,公共政策作为公共管理解决社会利益关系矛盾冲突的重要方式,它的发展体现了一种探求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分配,协调与整合社会多方面利益关系的诉求,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诉求。

   公共政策是在这种相互联系的社会系统结构中确定了自己的地位,实现着自己的作用。

第二节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公共政策的运行是以公共政策系统为基础的。我们认为分别从公共政策的主体、公共政策的客体、公共政策的环境与公共政策的工具收入来分析公共政策的系统较为合理。
   1、公共政策主体
   一般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公共政策的主体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公民个人等。一般可以将其大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的非官方决策者两部分。
   (1)官方决策者官方决策者是指广义上的政府(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现代政治体制中,它们分别掌握着立法、行政与司法这三种重要的公共权力。三者各司其职,依据宪法赋予的权力制定各类公共政策,同时相互制约,保持彼此之间的平衡。我国的官方决策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①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进行立法,即制定法律和政策。②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的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它掌握国家的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③司法机关。司法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司法机关传统上只被认为是检察、审判机构,但它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执政党。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制。从政府过程来看,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运行过程,主导者公共政策的制定。
   (2)非官方参与者非官方参与者包括利益集团、政党、大众传播媒介、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他们作为体制外的主体,主要通过游说官方决策者来施加各种压力,从而影响公共政策的过程。①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在社会中提出特定要求并具有共同态度的集团。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看,利益集团主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二是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它是利益集团实现本集团利益的主要方式。②政党。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中的一种核心力量。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政治统治的基本形式,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执政党的政策和策略。政党在现代社会中主要发挥着组织选举、参与立法、组建政府、利益聚合等功能。③大众传播媒介。当代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广播、报纸、电视、电影、书刊以及互联网等传播工具,它们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对公共政策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一是传播公共政策信息,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双向互动。二是引导社会舆论,影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④思想库。思想库又被称为“智库”,是现代政策研究组织机构的别称,是政策主体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⑤公民个人。社会公众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民个人可以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影响或制约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制定。
   2、公共政策客体
   所谓公共政策的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直接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及目标群体
   (1)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社会问题。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只有涉及多数人的公共问题才能够成为社会问题。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但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需要由政府等公共权力部门来解决。
   (2)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目标群体。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他们公共政策所要调整的复杂利益关系的对象,也是公共政策结果的主要承担者。公共政策制定的根本目标就是如何处理好具有全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具有特定组织或集团共享性的部分利益和只具有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三者利益的和谐为根本追求。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目标群体的态度对于公共政策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共政策问题能够得以解决,公共政策目标能否得以实现,并不是由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的主观意愿决定的。
   3、公共政策环境
   (1)政策环境的内涵所谓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和总和。凡是对公共政策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因素都可以归结为公共政策环境。
   (2)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公共政策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构成部分:①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对公共政策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力的性质、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总量等。②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对公共政策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状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政治文化、政治关系等。政治环境决定着公共政策系统的性质,具体是由公共权力在各政策主体之间的分配方式以及运行机制的设计来决定的。政治环境决定着公共政策系统的民主化程度,体现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开放性和多元参与性。③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对公共政策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状况,主要包括人口规模、性别与年龄比例、地区和民族分布、社会道德风尚、国民受教育的水平等等。④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既包括国际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般趋势,也包括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的,由国家间、国际组织间的竞争与合作导致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等。随着现代国家间关系的密切以及各种国际性问题的出现,国际环境对于国内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影响越来越大。
   4、公共政策工具
   主要包括自愿性工具、混合型工具和强制性工具三种。
   (1)自愿性政策工具不受或很少受政府影响是自愿性政策工具的主要特征。自愿性工具一般具有成本低的特点,符合人们所追求的自由文化价值,往往成为许多社会中首选的政策工具。具体来讲,自愿性政策主要包括以下类型:①家庭与社区。将家庭与社区作为公共政策工具的优势在于,除非政府向他们提供补助或补贴,他们将不消费财政资源。同时家庭与社区与消费者关系最密切,可能获得最直接的需求信息。但是在许多复杂性、广泛性的社会问题中,该种工具的作用有限。②志愿者组织。志愿者组织的志愿活动不受国家强制力的约束,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而且由其提供的物品与服务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回应性。③市场。市场在提供大部分私人物品上是富有效率的手段,是自愿配置的有效工具。然而,市场也是有其固有缺陷的。因此就需要决策者在使用该工具时具有清晰的头脑和判断力,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2)强制性政策工具强制性政策工具也称为直接工具,强制或直接作用于目标群体,后者在响应措施时只具有很小的或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①管制。管制又称规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对个人、团体和机构的行为做出要求和规定的活动。②公共企业。公共企业也成国有企业,可以看作是管制的一种极端形式,是指政府通过投资或直接组建企业来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公共企业作为政策工具的优势包括: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在私人市场不愿进入的领域进行投资,直接为社会供给所必需的公共物品;公共企业的信息需求量可以由政府正式渠道加以保障;此外公共企业的利润能够积累公共资金以用于公共支出。公共企业也有较多缺点:政府难以有效地控制公共企业;公共企业缺乏成本约束,可能造成财政资源浪费;在诸如水电等供应领域中,公共企业的垄断地位可能促使其将效率低下的成本负担转移到社会公众身上,损害消费者利益。③直接提供。由公共财政直接拨款并由政府机构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是一个基本的政策工具。
   (3)混合性政策工具混合型工具是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混合形式,允许政府将最终决定权留给私人部门的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介入非政府部门的决策形成过程。①信息与规劝。信息传播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政策工具,政府向个人或公司提供特定信息的目的在于期待它们的行为发生预期中的变化。②补贴。补贴是指政府给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资源的转移,目的在于通过影响和改变受资助对象对不同备选方案的成本-收益的对比判断,促使其采取政府所期待的行为。补贴的具体形式包括直接拨款、税收减免、凭单、低息贷款等。补贴的缺点包括:补贴一般需要财政资金,同时收集关于补贴的相关信息成本较高,这种工具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效果发挥较为缓慢;补贴一旦建立起来,就难以取消。③产权拍卖。该种政策工具假定市场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工具。政府可以通过产权拍卖,在不存在市场的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建立起市场。产权拍卖的优点包括:它只需政府设定物品和服务的总量,具体分配事项可以方便地由市场机制加以解决;该政策工具具有灵活性,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不同的标准;在政策不变的条件下,目标群体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行为。产权拍卖的缺点是:它可能会助长投机行为;它是一种不公平的政策工具,依据支付能力来配置资源往往导致那些支付能力有限但是又确实需要的人们的强烈反对。④税收与使用者付费。税收是一种法定的由个人或者公司向政府的强制性支付,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作为政策工具它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税收与使用者付费的优点包括:它是一种比较容易确立的灵活的政策工具,可以提供持久的财政激励,同时它将调整行为的责任留给了个人和公司,减少了官僚机构的执行任务。税收与使用者付费的缺点有:确定引发预期行为的税率和收费水平需要大量的信息;不能满足危机时期快速反应的要求;比较繁杂,可能会提高管理成本等。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过程分析
   1、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初始阶段,但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体包括问题界定、议程设置、方案规划与选择、政策合法化等具体程序。
   首先,需要界定政策问题。
   其次,从政策问题到政策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中间阶段,那就是政策议程的设置。
   再次,方案规划与选择又称方案形成,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一般可以将其界定为对政策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的政策过程,它包括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选择三个主要环节。
   最后,经过评估论证后选择出来的“最佳”的政策方案,并不能立即付诸实施,它必须经由合法化过程被赋予合法性,才能在执行过程中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2、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再好的政策方案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也无法实现预期政策目标。
   (1)政策执行的含义国内外不同学者都有各自对于政策执行的界定,但是总结来看都可以将其归纳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当政策方案经过合法化阶段被颁布之后,政策的执行主体依靠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资源,通过各种具体手段和措施将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的政策效果,从而追求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一般是政府的行政机关。但是随着政府部门公共改革浪潮的兴起,在公私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一些市场主体以及非政府公共部门在一定程度上也经由政府授权获得了一定的执行功能。除了主体的多样化外,政策成功、有效地实施离不开科学的执行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合法、公正性原则。政策执行必须依照法定职权进行,遵守法定程序,并接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约束。同时还必须坚守公平正义的原则,保证对政策受众的公平对待。②权变性原则。政策执行主体在执行政策时,必须客观、适度、符合理性的要求。在有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有时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需要变通执行,使得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③系统性原则。政策执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宏观上保证整体性的协调一致,并保证时间上的阶段性和连续性。④时效性原则。现实中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有些政策的时效性非常强,因此政策执行必须遵循时效性原则。时效性同样是政策质量的题中之义,现实中许多政策失败的根源都在于超前或滞后导致的时机把握上的偏差。⑤民主原则。它要求政策执行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坚持公民参与,维护公众的知情权。⑥效益原则。政策执行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最大程度地减少执行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与效率,从而提高政策执行效益。
   (2)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式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执行研究模型,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大致经历了三种执行模式,又分别称为“三代”执行理论。70年代开始的自上而下的研究取向是政策执行研究的“第一代”。此种模式强调的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可分离性,认为政策制定者的任务在于决定政策目标,而政策执行者的职能在于实现政策目标,二者形成的是一种“上令下行”的指挥命令关系。
   70年代末到80年代盛行的是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被称为执行研究的“第二代”。这该研究取向的学者较多,主要有韦瑟利和利普斯基(合作《基层官僚与制度创新》一文)、爱尔默以及贺恩等。他们都强调从基层的实际情况或问题出发来研究政策的执行过程。与自上而下的研究取向相比,他们的关注点不是政府决策系统上层中的决策者,而是下层(如街道层级)的具体执行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对前两种模式进行扬长避短的基础上产生了对二者进行整合的努力,从而形成了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整合模式,又称“第三代”研究模式。比如萨巴蒂尔和简金斯-史密斯共同提出的倡导联盟框架就属于典型的整合模式。
   (3)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 政策执行手段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政策预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执行手段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政策执行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政策执行手段的多样性。概括来讲,主要的政策执行手段包括:
   第一,行政手段。它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性,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和规章制度等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规划来实施政策的方法。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时效性等主要特征,构成了政策执行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
   第二,法律手段。它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制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的方法。法律手段除了与行政手段一样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外,还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第三,经济手段。它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有偿性和关联性等特征。
   第四,思想手段。它是指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方法,通过运用非强制性手段,诱导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政策,而不从事与政策相违背的活动。思想手段在对象上具有多元性,在方式上具有协调性,在作用上具有宏观控制性的特点。其最大特点在于通过政府有计划地诱导,是政策“自觉”得以实施,是一种柔性的执行手段,有利于减少执行中的摩擦,降低执行成本。
   总之,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过程,它直接关涉政策目标能否实现。而现实的政策实践中,政策的失败或者政策结果对于政策价值与目标的偏离往往都是发生在执行的过程中。因此需要对执行过程予以充分的关注与研究。
   3、政策评估
   (1)政策评估的含义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既包括对政策方案的评估,还强调对政策执行以及政策结果的评估。
   (2)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演进
   第一代政策评估:实验室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该时期的评估以测量为主,受到社会现象研究的影响和科学管理运动的影响。该时期政策评估的特色是在研究的方法上普遍采用实验室的实验方法。但是,实验室实验法的最大缺点在于:实验室是一种完全受到人为控制的环境,与实际社会现象相去甚远。
   第二代政策评估:实地实验(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该时期的评估除了仍然维持测量的特性外,还对第一代评估的缺点加以修正,转而着重强调描述功能的发挥。该评估还具有高度的目的导向性,对已付诸执行的政策方案,按照预期的特定目标描述其结果的优劣。但第二代政策评估仍没有脱离实验的本质,仍存在同现实脱节的问题。
   第三代政策评估:社会实验(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受行为主义的影响,第二代评估的功能逐渐受到质疑。而该时期的社会实验评估一反过去评估中注重科学、强调价值中立的评估模式,特别强调评估者就是判断者,认为评估模式不应只偏重测量与描述,评估者本身的判断也是不可或缺的。易言之,第三代评估主要在于评估社会行动计划能否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反映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社会需求。
   第四代政策评估:政策制定(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评估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并成为政府政策制定过程的核心。第四代政策评估认为,以往的评估过于简化科学与真实世界的因果关系,忽视了社会科学难以测量的特性。所以必须修正以往过分重视实证的评估方式,正视社会中存在的多元价值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都比较重视公共政策评估工作。政策评估的理论与实践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为公共政策评估开始走向职业化和学科化;评估的范围进一步拓宽;评估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
   (3)公共政策评估的功能①政策评估是检测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②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延续、调整和终结的重要依据。③政策评估是有效政策建议和合理资源分配的基础。④政策评估是评判政策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
   (4)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①决策者和执行者。②专家学者团体和研究机构。③政策目标群体。他们既是政策的受众,又是政策过程的参与主体,与政策成败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5)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①问卷调查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方法。②焦点访谈法,是由著名社会学家墨顿所提出的定性研究方法,又称焦点集团访谈法。它是指选取特定政策相关者针对特定的主题进行非正式、非操作化、互动式的讨论。③深度访谈法,一般指的是由6—10人所组成的团体,针对某项议题,对被调查者进行的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谈。访谈过程中激发的各种观点就是评估资料的来源。④参与观察法,它要求对一种活动、行为、联系、现象、网络或项目的进程进行直接的观察,要求评估者亲临现场,实际参与被评估的实践,从情境和当事人的角色,深入观察该事件所蕴含的整体意义。该方法通常与直接观察、讨论和非正式访谈结合使用。
   4、政策监控
   政策监控是政策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贯穿政策过程的始终,制约和影响着其它的各个环节。监控的目的在于保证制定出尽可能完善的政策方案,保证正确的政策方案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策偏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策绩效,实现政策目标。
   (1)政策监控的含义与分类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和合称,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首先,政策监控具有特定的主体。其次,政策监控具有特定的客体,即政策系统及其运行。再次,政策监控表现为一个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环节。最后,政策监控具有目标取向,其根本目标在于保证政策体系的顺利运行,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保证公共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
   (2)政策监控的作用
   第一,保证政策合法它是指对政策制定活动进行监控以使政策制定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并审查所指定的政策是否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保证政策贯彻实施政策监控的作用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政策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政策达到预期目标,或者发现预期目标与现实效果之间的反差,并找出其中的原因加以改进。
   第三,实现政策调整与完善政策必须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和人的认识的深化而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政策目标、实施步骤、执行手段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从而产生良好的绩效。
   第四,促使政策终结所有政策都具有时效性,即原有政策由于客观条件或政策环境的变化而不再符合现实的需要了。但是,政策监控的作用不在于具体实施政策的终结,而是通过本身的工作发现那些错误或失效的政策,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促使政策终结的实现。
   (3)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公共政策监控机制,即政策监控主体与政策监控客体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具体来说,政策监控的主体与政策执行及实施的主体在很多时候是一致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系统、利益集团、公民以及大众媒介等。行政和法律的监控与社会舆论的监控密切配合,才称得上是完整意义上的政策监控机制。
   5、政策终结
   政策终结是与政策评估相联系的一种政策现象,是政策过程的最终阶段。
   (1)政策终结的含义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府或项目的评估后,采取相关措施,对那些过时的、多元的或者已经失效的政策或项目进行终止的行为过程。
   政策终止具有强制性、更替性和灵活性三个特征。
   (2)政策终结的原因导致政策终结的原因主要有三种:①政策使命的结束。一项政策在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政策决策者发现政策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已经获得解决,政策就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了。②失误政策的废止。通过评估,政策决策者发现所执行的政策是无效的话,就无法再解决所面对的问题。③稳定的长效政策转化为法律。政策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证明在现在和将来一段时期内都是有效的,政策决策者通过国家立法将其转变为正式的法律,这也属于政策终结形式的一种。
   (3)政策终结的方式政策终结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包括:①政策废止,即直接宣布一项公共政策或项目的废止。②政策更替,指的是新政策取代旧政策,但所面对的问题不变,所要满足的要求也不变。③政策合并,指旧的政策虽然被终止了,但政策要实现的功能并没有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了其他的政策中去。④政策分解,是指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原则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⑤政策缩减,是指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政策终结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减少损失。⑥政策的法律化,原有非正式的政策经由立法程序上升为正式的法律也是政策终结的形式的一种。
   (4)政策终结的障碍①利益相关者的抵制。对原有政策的终结过程必然会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必然遭到既得利益群体的反对。②现存机构的持续性。政策执行机构具有寻求生存和自我扩张的本性,即使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也仍有继续存在的“惰性”。③法律程序上的复杂性。政策的终止和机构的裁撤也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来办理。法律程序上的复杂性往往影响政策终结的及时进行。④高额的成本。政策终结的成本往往很高,既包括终结行为本身要付出的成本,也包括现有政策的沉淀成本。过高的当前成本往往使得决策者难以下定终结政策的决心。
   鉴于政策终结中存在的诸多障碍,政策终结要求政策决策者运用高度的智慧和技巧,采取灵活的策略加以妥善处理。

第四节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优化的对策
   具体来说,要对我国的公共决策过程进行优化即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加以完善:
   第一,树立正确的决策思想,注意更新决策观念,决策过程归根结底是一种主观的选择过程,在这其中,决策者的价值观、责任心、进取精神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力很大。因此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必须树立正确的决策思想,更新决策观念,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这样才能使决策者避免因主观好恶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第二,完善公共决策体制现代科学决策与传统经验决策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决策单元是由信息系统、咨询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控系统构成的有机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决策功能。
   第三,充分获取决策信息,依据科学理论和客观现实进行决策 政府决策必须全面地了解、收集和掌握相关的政策信息,并从各类信息中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过程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在公共决策过程中,要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应用正确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方法,正确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防止决策的随意性。
   第四,扩大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要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实现透明决策,避免决策过程中的“黑箱”操作;二是要求政府通过各种制度建设,为公民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提供途径,使普通公民拥有其实现利益表达的渠道。
   第五,提高决策者的自身素质拥有优秀的决策者对于公共政策制定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不可缺少,具体而言优秀的决策者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立场、养成客观求实的工作态度、培育科学的创新精神并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第六,健全法制规范的保证要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实现,使公共决策更加合理或者至少避免重大的失误,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法律规则制度。首先要依法确立决策权力的合理结构和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其次要强化决策的法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决策者的责任;再次要健全民主机制,明确规定政策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最后要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动员全体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到决策制定与监督中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