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笔录第七十六篇

 新用户43284632 2023-11-04 发布于河北


第五节 六经脉厥症的症状和治症

原文: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

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䯒不可以运。太阴之厥,则腹满䐜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䯒内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383页,那刚刚讲的是上下阴阳的厥逆。黄帝现在问,我想听听看六个经脉,我们厥症的症状,六经脉。
所谓六经脉就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他就不把它分成12经络来讲。
歧伯就说啦,巨阳,三阳的厥,太阳的厥逆的时候,脸会肿起来,头会重,脚不能行。一发作的时候,人就眴仆,人会昏倒,眼睛会发昏。诸位就可以了解,因为你学过针灸,膀胱经的经直接从后面走到前面,对不对?一直络到我们眼睛里面去,所以发昏眼睛会昏眩。膀胱经是不是络,一直到背后,从背后一直到脚上,对不对?脚就不能行,因为阳气厥逆嘛。所谓阳气厥逆,就是你要知道我们在介绍针灸的时候,膀胱经的气本来就是从头一直往下走,现在逆着走的意思,好不好?逆着走,就这样子,那人就会有昏眩、目摇,昏倒,脚不能走的现象。
阳明的气厥呢,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这就是阳明经的经气本来是承泣、四白、巨髎,头维、下关、颊车,往身上往下走的,对不对?现在阳明经往回逆。当然这里讲的阳明经就包括了手阳明大肠经跟足阳明胃经在里面,阳气应该往下走,现在回逆的。阳气会回逆的原因,大部分都是下面有挡道,胃气就是讲食物,食物的消化系统。那下面的大肠里面堵到了,沼气,这个气会回逆。本来这个沼气只能到胸膈为止,这个隔到,膈就是把它分隔开来,沼气上升就会造成这样子。当然这就写的,腹满不得卧,就好像遛鸟,这个弃衣登高而歌,就是这样子。

图片

那少阳之厥呢?如果少阳经,包括手少阳还有足少阳,胆经一样,会造成人耳朵会聋,耳聋耳鸣听不到,颊肿而热,胁痛,两胁痛。诸位记得,以后病人只要告诉你,我这两个胸胁这里胀满胀痛,少阳,已经讲完了。在《伤寒论》讲得很详细,两胁痛,胸胁苦满,这个地方两胁胀满,少阳的位置。
䯒不可以运,就是脚的胫骨那边,足阳明胃经,胃经跟脾经中间,你摸下去那个骨头突起来没有,在你胫骨上边,那个就是䯒骨,会影响到,走路就比较不顺。
太阴呢,就包括了肺经,手太阴肺经跟足太阴脾经,因为脾主少腹嘛,肚子那边脾脏在管,则腹满䐜胀,后不利,大便就不通利了。前就是小便,后就是大便。那不想吃东西,脾脏出问题的时候,都是胃口不好,肚子会胀满,大便不是很顺。一吃则呕,因为脾脏肿大在那边,里边累计很多的湿,所以不好躺下去。所以我们常常,为什么你要知道这个?有一个人胃口不好了,那他原因呢,可能西医讲很多原因,你不管他。胃口不好的时候,你一查他腹胀满胀满,大便也不是很好,我们知道脾,它太湿了,脾阳不够,因为阴太盛了,脾阳不够,我们就开一些健脾的药,把脾胃健起来,胃口就开了。
这个少阴之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对不对?手少阴心经跟足少阴肾经,这两个都属于少阴,因为两个非常的紧密,非常的紧密。这个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因为你口干,我们舌头下面的金津玉液,嘴巴里面的唾液,源头是来自于肾脏,对不对?现在有津液反逆,精气反走,造成口干小便赤,腹满心痛。
那厥阴呢?就讲我们的足厥阴肝经跟手厥阴心胞经,对不对?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小便不顺利,好卧屈膝,膝盖那个肾经有问题的时候,膝盖喜欢弯着睡哈。阴缩,阴缩会肿胀,阴缩起来。䯒内热,就是脚的胫骨里面,胫骨里面有那个脾经跟肾经还有肝经都在里面,靠在䯒的内侧也是肾经的位置。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是一个我们治病的一个法则。因为你知道它是在肝经上面,我们就是虚则补,实则泻,平常我们以经,该经的经穴来取它。

第六节 六经脉厥逆症的症状和治症

原文:太阴厥逆,䯒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这个太阴的厥逆,现在讲厥逆了,就比较严重了,刚刚只是讲厥,厥就是反逆一点。厥逆的话就是很严重了,严重的情形的时候怎么办呢?䯒急挛,脚胫骨呢非常的绷紧,抽筋一样,心腹引痛,这是比刚刚厥,厥逆比厥来的严重。那心痛引到腹部,那治,怎么治?治主病者。所谓治主病者,就是我们治他主要生病的那个,我们知道他的位置,看这个是挛急,心痛引腹,我们一看到心痛只要引到少腹,我们知道是脾经,对不对?主太阴,太阴经,病发生在少腹都是属于太阴,这时候我们去治太阴。太阴是脾啦,那我们治症上面有一个很好玩的,因为我们现在看治主治者,我们知道是脾以后,脾主少腹,脾呢本身主少腹,少腹是不是小肠?所以我们中医在治脾的时候,常常同时要去治什么?小肠。因为小肠是受盛之官,在少腹这边,那湿很多,很多太太小姐说我要减肥,看起来一点都不胖,减什么胖?不是啦,肚子很大,看着不大,束腰绑住嘛,女人希望肚子很平,我不晓得为什么,她希望很平,希望上面很高下面很平,原因是什么我不了解,我不是女人。少腹这边整个是脾湿嘛,腹堵到,太阴堵到,我们要去湿,我们要治他的小肠。所以治脾,一定会兼治到小肠。这个是治主病者,这是主病,脾和小肠。
那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大便出来是清谷,清就是你吃的菠菜排出来菠菜,空心菜就是空心菜。少阴有厥逆的时候,就逆症比较严重,厥逆的时候。虚满呕变,因为胃是肾之官,我前面跟诸位介绍过了,我们肾有问题的时候,一定可以看到胃的症状,呕吐,所以肾脏在衰竭之前的时候,病人一定很极度的晕眩,还有强烈的呕吐,吐出来很多津液,这是肾要衰竭了,会出现呕吐的现象。原因我再跟诸位,提醒大家一次,肾在这边,肾是主水,水现在太多了,因为肾没有办法排水了,胃受不了,顶到胃,当然会吐。那它有一个极限,一超过这个极限胃开始吐的时候,已经到了中焦了,那个肾脏的功能都快没了。刚开始的时候水是从下面开始,一直到脚肿起来,都没有治好,到了严重的阶段。到了人体极限的时候,功能就没了。我们也治主病者。所以我们治肾的时候,常常会治他的胃。

图片

厥阴,厥逆,有痉挛抽筋的现象。腰痛虚满,前闭谵语,治主病者。
我们这个肝病呢,肝脏跟大肠,所以肝有病的时候我们什么叫做治主病者?肝有病的时候我们同时要清利大肠,你光治肝病不会好的,一定要通大肠。所以我们在治肝病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病人大便排得很好。病人如果大小便一不通,堵到了,来不及了。所以说好的医生,并不是说我们下手的时候要到病人最末端。而是说一开始我们遇到肝病的时候我们就要预防就要知道,我们已经在通利大便了。你只要保持金和木中间,金和木之间的平衡。所以你在治肝的时候,一直在疏肝,一直在清利他大肠,保持他大便很通畅。当然你说老师,我保持他大便通畅,我把攻下的药开的很重,那你太过了。你只要保持他随时都有大便,肝病自然而然会好起来,因为金会去治木,有金在这边治木。肝也很可怜,上面夹了一个肺在治它,下边一个金在治它,所以肝就好像爸爸,肺好像妈妈,下面是儿子,爸爸一点机会都没有。

图片

所以说,那我们有办法反过来哦,我会教你们。就是因为两个金在制它,一个阳一个阴在制它,所以肝木六很乖啊,很乖在中间,这是常态。哪天生病出问题,这两个下手,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要随时保持这两个很好,所以你说肺伤到会影响到肝是对的,西方医学说抽烟对肝不好,对,中医同意啊。但是我们要清理大肠啊,你忘了说便秘对肝不好。所以我们常常保持大便通畅。大便不好,你说老师,大便不好,没关系,赶快去把他通一下,趁身体有微恙,一点点改变的时候赶快去治他,我们治主病者。
那前闭,前闭不单单是讲小便,大小便都不通,病人会有谵言,这个就比较,因为厥而且逆,逆的很严重。
三阴聚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如果是三个阴都厥逆的时候,手脚一冰冷,大小便没有了,三天就死掉了。这个讲三天死就是说你发现这个症状如果都没有治疗,就观察他,他三天就死掉了。我们当医生当然不会这样子,我们有救逆,一下就把他救回来,放手一搏,对不对?所以放手一搏,我们为什么要去研究经方?因为现在所有中药的药典里面,只有经方是力量非常的大,一剂下去就中了。你说我考虑一下,我们缓攻,病人急死,急得死掉,你在那边缓攻,太慢了,来不及了。所以训练你们,你们如果伤寒表症,你看看表症开一个处方两天没好也就算了,没有关系啊。可是有的时候你会面临到只有一次机会。那一次机会,下手的时候马上就要中,你下手要重的时候,你要多少的功力在里面,不能错,不允许有错嘛。好,那我们药那么多你去挑出来,张仲景就开好路放在那边,放在那边他也不用,真的是很呕。对不对?如果没有这个方子也就罢了,放在那边不用。等到我讲《伤寒》《金匮》就知道了。你们不能说老师,他说三天死,我要看他是不是三天死,对不对?不能拿生命来做实验。但是西医如果报死真的很准啦。西医如果说你这个病活一年,真的活一年就死掉了,说你只能活几个月,很准。说你活53天,真的53天死掉。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死啊,所以他死的记录都很详细,都不会错的。有人说奇怪这个人53天不死,不对,我们把他救回来了。
所以我们常常有病人,西医说他快死了,我们把他救回来以后,本来西医认为他只能活一个月了,救回来了,结果一年以后每年还要回医院复诊,病人不知道,很正常,每年去检查个身体,因为保险,医疗保险,坐在那边,医生经过一看,以为看到鬼,吓一跳,开始摸病人,怎么存在,还是眼花了。常常吓到医生,所以我们那边医生对中医很尊重,“你吃谁的药啊?”他很尊重,绝对不会攻击我。攻击我,他不要命了,对不对?

原文: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最后一行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我们膀胱出问题的时候,厥逆,经气逆的时候,太阳是三阳的经气,所以发的时候很强,因为三个阳,巨,所以发的时候很强,病人会昏倒,呕血出来,善流鼻血,我们治主治者。一般来说,如果以膀胱来说,这是肺,这是膀胱,那在常态,在我们生理解剖学上面,常态上面来说,肺像天,天上下雨下来,这个雨就跑到肾脏去,肾把它统统累积起来。累积起来以后,肾再运送到膀胱。在运送之前第一次蒸化,命门这边还有小肠的火,一蒸化的时候,肾的精,最好的精华,我们那个发酵的就第一次蒸馏出来都是最好的,茅台,对不对?再来是二锅头了。这个好的津液会进入骨头骨髓,来补我们的骨髓补我们的脑,浊的津液,肾脏说不行,我不要你了,丢到膀胱来。丢到膀胱以后再做第二次的蒸化,因为膀胱后面是小肠,再烧一次,这个二锅头呢进入肝脏,水生木,把肝脏再清洗一遍,浊水再排出来,这是常态。所以肺的水是不是跟膀胱的水是相关的?所以我们治主治者,意思就告诉你,膀胱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治肺,肺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治膀胱。一咳嗽小便出来了。

图片

少阳厥逆的时候,我刚刚跟诸位讲过,少阳厥逆的时候胸肋,肋骨这边胀满的,所以机关不利,关节的地方不好。因为关节的地方出问题了。为什么讲关节?你就记得少阳嘛,是不是开关?这是枢嘛,这个手是不是在枢?好像门一样可以打开、关起来,这是少阳。那腰不可以弯动,你只要身上可以弯动的地方,眼皮在张,在动,嘴巴会张开动,都跟少阳有关系。反正弯来弯去,像门那样开来开去,统统是少阳在管,那项都不可以回顾。就是因为这样子,所以我们说,你如果是一看到比如这个人关节机关不利的时候,关节不利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就是少阳。这个少阳通治的讲的说是三焦。胆没有管那么远,三焦在管。腰呢是三焦的大焦源,会的地方在腰部,就像我们命门的地方。
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如果说发肠痈,三焦为什么会发肠痈?不是,就是少阳胆,网膜,腹膜炎,胆破裂掉,类似这样子,不可治。《黄帝内经》说不可治,我们还是要治,我有方法的,不能见人死,《黄帝内经》说你是死,不治,不好。惊者死,凡是任何的病,诸位有一个概念,中医的基本的概念就是说当病很深影响到生命的时候,在死之前,神会走,你的神会走。像诸位你看过去,这个人好稳定,神非常的好。可是在大病到重病在临终之前一天的时候或者两天的时候,那个神离开了。神离开,一个小动静他就受到很大的惊吓,这个就是神要走了,所以都会看到惊,惊则死,神不存了。
这个阳明厥逆,阳上亢,厥逆,喘咳身热,善惊,鼻血,流鼻血,呕血出来,有吐血出来。所以说阳明包括胃跟大肠,那这个胃里面比如长东西了,胃癌吐血,都会有吐血,厥逆,很严重的症状。呕血出来,咳血跟呕血不一样。如果是肺里边我们咳嗽,痰,血跟痰连在一起的。胃里面的血是不一样的,吐的,那个血就喷出来。喷出来的时候因为胃阳气是血很多的,哇,出来整个床上都是,好发在半夜,每次这种病都发在半夜。吐出来,全部是血,这个很好治。我常常跟大家讲,这个人相信西医的,你就在屠宰场就死掉了,当然你为你的信仰死掉也好,对不对?你不相信中医嘛,你相信西医,为你的信仰死也可以了,我很赞成,反正人是有一个信仰,这个病根本不会死人的。

原文: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痓,治主病者。

图片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想到手太阴的时候,诸位就想到肺经,这个肺经。厥逆,肺经的经气逆着走的时候,虚满而咳。本来这个肺气是舒张,为什么开合开合,开合开合的目的是往下走,所以肺好像风箱一样,把那个气往下压。那我们平常道家,他们打坐练气就是想办法把气往下降。你们有没有练过一个功夫叫做气往上升的?那个是邪门武功。正常的武功都是气下降到丹田,对不对?怎么会厥逆?那个歧伯说这个时候如果肺气逆的话,虚满而咳,善呕沫,因为肺里面的津液很多,那个津液应该往下沉到肺,结果统统跑出来了,治主病者。我们治肺病,也会去治什么?治膀胱,治下焦也是一样。
手少阴主少阴厥逆,手心经。那心痛引喉,身热死。这个很特殊,心脏有问题的时候,因为心是相火,而且心是极热的,阳,胸是阳嘛,心是阳中之阳,肺是阳中有阴,有津液。当你这个心脏有问题的时候,因为太热,阳气是往上升的,它要集中了,所以一个人阳厥,就是阳气要没有的时候,就好像一个火,蜡烛烧了快没的时候,嘭,很亮了一下,没有了,对不对?这个心脏也是一样,往上冲到喉咙里面来,这是快要死掉了,没办法治了。
手太阳小肠经厥逆,我们病人有耳聋的现象,我们有很多状况会耳聋。手太阳小肠经也会,胆经也会,因为耳朵前面,小肠经、胆经跟三焦经都交会在这边,外感,阳经上面会造成我们外感的风寒,会造成耳鸣。还有呢因为肾主耳,所以内部的听力也是肾脏在管,肾虚也会造成耳鸣。这两个有一点不一样,肾脏虚的耳鸣比较深,因为它是内脏来的,里面虚掉,你会给它压力很大,外面的压力很大。如果是表症的耳鸣的话就是嗡嗡在叫,你会听到它在叫,压力并不像肾脏虚的压力那么大。耳鸣则气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俛仰,我们治主病者。我们治小肠的问题也会去治脾脏,因为脾跟小肠是相通的。手阳明少阳的厥逆,阳明就是我们讲大肠还有少阳小肠,经气回逆的时候,这个病人会发喉痹,嗌肿痓,吞不下去的意思,嗌肿痓吞东西有问题,也是治主病者。这里我再跟诸位讲一个,这是一个人的下巴,这是喉咙的地方,这是下焦。在我们学针灸的时候,两个乳房的中间我们称之为膻中,老师在针灸上面,气会膻中,是不是?膻中是气会,是气病治此。那这个气本身是不是,气的性是不是上升?是往上升的。所以气往上升,一上来的时候是这样子过来的,经过一些肾经的位置,往上走。所以喉部这个地方,这整块地方是气所凝聚的地方,所以为气之海,气之海在喉部。所以我们如果说我们今天去治喉咙病,喉咙的病,我不管你是甲状腺,只要是发在喉咙中间的病都是气有堵塞。所以我们有些药,以后诸位会学到一些行气的药,这些药可以推气,让气跑的快一点的药。我要让你知道位置,你会知道如何开处方,不会错。我并不赞成你们去把处方背下来,我赞成的是你一开出来就那个处方,处方是自然天成在你心里面,这是我想要的,这样你才能做宗师。你不然永远就是张仲景而已,不能够超越过他,好不好?因为将来你们这一代,我们要老了,我们要退了。将来你们这一代你们会遇到很多特殊的东西,可能我们过去医书上没有,这就是让你突破的地方。所以你一定要胸有成竹知道《伤寒》《金匮》,做到所有的古方为什么这样子设计的,将来你可以求新求变,同时你要了解这些,你才知道如何下处方,那你才知道轻重,下处方剂量的轻重,这就是我要诸位了解的地方。

-------------------------------------------------------------

中医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承载着先祖们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