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十九讲王制第三节:凡制五刑,必即天论。

 心理咨询诊所 2023-11-04 发布于山东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以士礼葬之。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仕于家者,出乡不与士齿。

【注】司马:为天子六卿之一,主掌军事。司马属下有 司士,掌群臣之版,以德定爵,以功定禄。故任官之事亦为司马之职。

【译】大乐正考察评定国学毕业的优秀学生,汇报给天子,并荐举给 司马。被荐举的学生称进士。司马再辨察审定进士的德才,把特 别优秀的报给天子,对进士的才能作出结论。根据结论委派官职试用,能胜任其职的,就给予爵位,爵位确定之后再发给俸禄。大夫因不称职而被废黜的,终身不得再出仕做官,死后用士一 级的丧礼。国家有兵戎之事征发兵役时,就派大司徒教练士卒乘 车穿甲等事。凡是依靠技艺为官府服务的人,只考查他们的技能。 要派他们到各地去时,就裸露四肢,比赛射箭、驾车等技能,以挑选 合适的人选。凡是依靠技艺为官府或主人服务的人,有祝、史、射、 御、医、卜以及各种工匠。凡依靠技艺为官府或主人服务的人,不 能兼做别的事,也不能改行。他们离开家乡外出,不能跟士人论辈 分年龄。大夫的家臣,离开家乡出外,也不能跟士人论辈分年龄。

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附从轻,赦从重。凡制五刑,必即天论。邮罚丽于事。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疑狱,泛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三公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又,然后制刑。凡作刑罚,轻无赦。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注】司寇:天子六卿之一,执掌刑法。有旨无简:有犯罪动机而未构成犯罪事实。:指量刑。五刑:墨、刖、 劓、宫、大辟五种肉刑。邮罚:处罚。狱辞:判断书。:负责审理记录的人。:六乡中审理狱讼的法官。棘木之下:指天子外朝。天子外朝左右各有九棘, 以表朝臣之位。:通“宥”,赦免。三又,指赦免三种人,即年幼无知而 犯罪者、过失犯罪者、精神错乱而犯罪者。

【译】司寇负责正定刑书,明断罪法,以审理案件。审理时,一定要向群臣、群吏、民众三个方面征求意见,以求断案得当。有犯罪的动机而无犯罪的事实,这样的案子不予受理。量刑时,可轻可重者从轻;赦免时,虽重罪亦可获赦免。凡根据五刑条文进行判决时,一定要合乎天理,使刑罚与罪行相当。凡审案断罪,一定要从父子之亲、君臣之义的角度加以衡量;脑子里始终要考虑罪行有轻重,量刑有深浅,个案与个案不同;要竭尽自己的才智,发扬忠恕仁爱之心,使案情真相大白。遇有疑而难决的案子,就与民众共同审理。如果民众也感到疑而难决,那就应该宣布当事人无罪。处理类似的案件,一定要参考一下过去判重判轻的先例再形成判决。判决书拟好之后,史把判决书提交给正。正再审理一遍,然后把判决书提交给大司寇。大司寇在有孤卿大夫等人的陪审下在外朝再审理一遍,然后把判决书提交给天子。天子又命令三公共同审理一遍,三公审理之后把判决书提交给天子。天子再审查一下案件是否适用于三肴,如果没有,然后判刑。既然到了最后判刑的时刻,就是再轻的罪也不会得到赦免。这是因为,所谓刑,就是定型的意思。所谓定型,就是形成的意思。判决一经形成就不可改变,所以君子对审理案件是非常尽心的。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凡执禁以齐众,不赦过。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牺牲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

【注】左道:旁门左道。古以右为尊,故以左道为邪道。:指为错误的东西粉饰。:禁令。牺牲:用以祭祀的牲畜。奸色:即间色。古以青、赤、 白、黑、黄五种颜色为正色,其余为间色。锦文:用五彩丝麻织成的丝绸和布。成器:制作精美的贵重器具。:通“熟”,成熟。不中杀:因 其幼小,还未达到宰杀的标准。

【译】断章取义曲解法律,变换名称而擅改规格,用邪道扰乱政令的人,处以死刑。作靡靡之音、奇装异服、怪诞之技、怪异器物而蛊惑 民心的人,处以死刑。行为诈伪而顽固不化且影响恶劣、言辞虚伪而能迷惑听众、所学不是正道而旁征博引、明知故犯而掩过饰非, 从而迷惑民众的人,处以死刑。借助鬼神、时日和卜筮欺骗民众的人,处以死刑。对这四种该杀的人,不再受理他们的申诉。凡是推行禁令,要使民众一律遵守,即使是过失犯禁,也不赦免。圭、璧、琮、璋为尊贵之物,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天子赏赐的命 服命车,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宗庙中的祭祀器具,不准在市场上买 卖。用于祭祀的牲畜,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军队所用的武器,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农具和饮食器具不合规格的,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兵车不合规格的,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布帛的丝缕精粗不合规定、 宽度不合尺寸的,不准在市场上买卖。掺有杂色的颜料,不准在市 场上买卖。有文彩的布帛、珠玉和精美的器物,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华美的服装以及珍馐饮食,不准在市场上买卖。未成材的树, 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幼小的和有孕的禽兽鱼鳖,不准在市场上买卖。各处关卡要执行禁止严格稽查,禁止奇装异服,识别各地的方言。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天子齐戒受谏。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冢宰齐戒受质。大乐正、大司寇、市,三官以其成,从质于天子。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齐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百官齐戒受质。然后,休老劳农,成岁事,制国用。

【注】简记:典籍。古时编竹简成册以记事。:先王的名字。:先王的忌日以及各种灾异。:通“斋”。这一节中的“齐”字均通“斋”。岁之成:一年的收支总报表。冢宰齐戒受质:太宰代天子行事,而考核之事实由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进行。市:管理市场的官。

【译】太史主管礼仪,执掌各种典籍,这些典籍中记有先王的名讳、先王的忌日以及各种天灾人祸,太史也负责将这些情况奉告天子。天子要先斋戒然后接受太史的劝告。司会将年终的成绩总结报请天子考核,家宰也要斋戒,协同天子考核政绩。大乐正、大司寇、司市三个官员将其部门的成绩总结附于司会之后也报请天子考核。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斋戒以后接受考核。百官各将本部门的成绩总结考核于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把百官的成绩总结报请天子考核,然后百官斋戒,听候天子的考核评语。然后举行养老的宴会,举行蜡祭慰劳农夫。到了这时,本年的一事情算结束了,可以制定来年的施政纲领和经费预算了。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于游可也。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绞、衾、冒,死而后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丧之事弗及也。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唯衰麻为丧。

【注】养老:古代每年设宴款待年老者,以示优待老人。燕礼:以饮酒为 主,礼数较轻的宴会。设宴于寝室,用一献之礼,然后坐着饮酒至醉。飨礼:礼数最隆重的宴会,菜肴极丰盛。食礼:只吃饭不饮酒的宴会。:当作“循”。:指天子、诸侯王宫中的小学。 :大学,在国郊。:盲人。岁制:指需一年时间才能准备好的丧葬用品,如棺木等。时制、月制:指装殓死者的衣服。较难者需用一个季度,较易者需用一个月时间。 :用以扎紧小殓衣、大殓衣的布带。:单被。大殓时用之。 :夹被,大小殓均用,共三条。:小殓前套在尸身上的布袋。力政:力役。

【译】养老之礼,有虞氏用燕礼,夏后氏用飨礼,殷代用食礼,周代遵 循古法而三礼兼用。五十岁就能参加乡里的养老宴,六十岁能参 加国家在小学举行的养老宴,七十岁以上能参加大学里的养老宴。 这种规定从天子到诸侯国都适用。八十岁的老人拜受君命时只要 跪下去磕头两次就可以了,盲人拜受君命也可这样,九十岁的老人可以让别人代拜君命。五十岁以上可以吃与壮年人不同的细粮, 六十岁以上可以有预备的肉食,七十岁以上可有两份膳食,八十岁 以上可以常吃时鲜珍馐,九十岁以上可以在寝室里就餐,出游时也可让人随带食物。人到六十岁,就开始置备需一年时间才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七十岁以后开始置备一个季度能做好的丧葬用品,八十岁以后开始 置备一个月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九十岁以后就置备一天能做好的 丧葬用品,只有装殓尸体用的绞、紟、衾、冒等,到死后才制作。人到五十岁以后就开始衰老,六十岁以后没有肉食就营养不足,七十岁以后没有丝绵就不得温暖,八十岁以后没人陪睡就不暖和,九十岁以后即使有人陪睡也不觉暖和了。五十岁以后可以在家中用手杖,六十岁以后可以在乡里拄手杖走路,七十岁以后可以在国中拄 手杖走路,八十岁以后可以拄手杖上朝;九十岁以后,天子若有事询问,就派人到家里请教,并且要带时鲜珍品为见面礼。七十岁以 后,朝见天子时可以提早退出;八十岁以后,天子每月派人问候安 康;九十岁以后,天子每天派人送膳食到家里。五十岁以后不服劳役,六十岁以后不参与征战,七十岁以后不参与会见宾客;八十岁以后不参与祭祀,不为人服丧。五十岁后得到封爵,六十岁后不亲自向别人求教,七十岁后辞官告老,遇到丧事只服丧服,不参加丧事仪式。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将徙于诸侯,三月不从政。自诸侯来徙家,期不从政。

【注】国老:年老而退职的官员。上庠:有虞氏的大学。下文“东序”、“右 学”、“东胶”也是大学。庶老:子孙为国而死的老人及年老的平民。“下庠”及下文的“西序”、“左学”、“虞庠”均指小学。深衣:长褂子。古代平民家居所穿之衣,上衣与下裳相连。:夏代冠名。燕衣:便礼服,天子燕居所 穿,诸侯用作朝服,衣、裳均为黑色。:殷代冠名。缟衣:白衣白裳。引年:引户校年。指根据户籍核定年龄。:通“征”,指力役征召。下文之“政”与此同。

【译】有虞氏在上库设宴款待国老,在下库设宴款待庶老。夏后氏在东序设宴款待国老,在西序设宴款待庶老。殷人在右学设宴款待国老,在左学设宴款待庶老。周人在东胶设宴款待国老,在虞岸设宴款待庶老。虞库在王城的西郊。有虞氏的时代,人们在祭祀时戴“皇”冠,在养老时穿深衣。夏代,人们在祭祀时戴“扮,冠,在养老时穿燕衣。殷人在祭祀时戴“辱’,冠,在养老时穿编衣。周人在祭祀时戴冕,在养老时穿玄衣。夏、殷、周三代的天子举行养老宴会,都要依据户籍来核实与会老人的年龄。家有八十岁以上老人的,可以有一人被豁免力役之征。家有九十岁老人的,豁免其全家的力役征召。家有残疾人、病人必须有他人侍候的,也可以豁免一人的劳役。父母去世,在三年守丧期间不应力役之征。遇到齐衰、大功亲属去世,可以三个月不应力役之征。将从王瓷移居诸侯的家庭,临行之前免役三月;自诸侯移居王瓷的家庭,到达后免役一年。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轻任并,重任分,斑白者不提挈。君子耆老不徒行,庶人耆老不徒食。大夫祭器不假。祭器未成,不造燕器。

【译】年幼而无父的人叫做孤,年老而无子孙的人叫做独,老而无妻 的人叫做鳏,老而无夫的人叫做寡。这四种人是世上生活困难而 又无处告求的人,要经常分发粮饷。哑巴、听不见的人、瘸子、不能走路的人、四肢断残的人、特别矮小的人,也在抚恤的范围内。各种工匠都凭自己制造器物的技艺而取得粮饷。在道路上,男子靠右走,妇女靠左走,车辆在路中央行驶。遇 到与自己父亲年龄差不多的行人,就跟在他后面走;遇到比自己年龄略大的行人,可以稍后一些并排而行;与朋友同行,不能超越争 先。老人挑着轻担子,年轻人应把他的担子并到自己的担子上;老少都是重担,年轻人应帮老人分担一些;不要让头发花白的老人提 着东西走路。有官爵的老人出行必有车,不徒步行走;年老的平民吃饭必有肉。大夫以上都自备祭器,不向别人借用,所以祭器没有备齐之前,就不造日常用器。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近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其余六十亿亩。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百亩,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其余,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二十--为方百里者三十;其余,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诸侯之有功者,取于间田以禄之;其有削地者,归之间田。

【译】一里见方的土地,折合为田地是九百亩。十里见方的土地,有一百个一里见方,折合为田地是九万亩。百里见方的土地,有一百个十里见方,折合为田地是九百万亩。千里见方的土地,有一百个百里见方,折合为田地是九亿亩。从恒山到南边的黄河,这一段南北距离不足千里。再从此段黄河到南边的长江,这一段的距离也不足千里。从长江往南到衡山,这段距离千里有余。从东河向东到东海,这一段东西的距离千里有余。从东河往西到西河,这段距离不足千里。从西河再向西到沙漠,这段距离千里有余。沙漠并非西边的尽头,衡山并非南边的尽头,东海并非东边的尽头,恒山并非北边的尽头,这样,四海之内,截长补短,大约就是三千里见方,折合成田地就是八十一亿亩。百里见方的土地,折合成田地本应是九百万亩,但因其中有山脉、森林、河流湖泊、沟渠水道、城郭、宫室、道路,要占去三分之一,所以只剩下农田六百万亩。古时候是以周尺八尺为一步,现在是以周尺六尺四寸为一步。所以古时候的一百亩,等于现在的一百四十六亩零三十平方步。古时候的一百里,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二十一里零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所谓千里见方者,实包括一百个百里见方的区域。如果分封出三十个方百里的诸侯国,就余下七十个方百里的地方。再分封出六十个七十里见方的诸侯国,折合为二十九个方百里和四十个方十里,剩下四十个方百里和六十个方十里的土地。又分封出一百二十个五十里见方的诸侯国,折合为三十个百里见方之地,还剩下十个方百里和六十个方十里的土地。名山大泽不作封地来用,剩下的土地,或者作为大诸侯国的附庸,或者作为闲田。诸侯有功,就从闲田中拿出土地作为封赏;诸侯有罪,其被削去的土地则并入闲田。

天子之县内: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余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余,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为方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其余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十六。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三十六人。下大夫食七十二人,卿食二百八十八人。君食二千八百八十人。次国之卿食二百一十六人,君食二千一百六十人。小国之卿食百四十四人,君食千四百四十人。次国之卿,命于其君者,如小国之卿。天子之大夫为三监,监于诸侯之国者,其禄视诸侯之卿,其爵视次国之君,其禄取之于方伯之地。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视元士。诸侯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使以德,爵以功,未赐爵,视天子之元士,以君其国。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

【译】所谓天子的王钱方千里者,也就是包括有一百个百里见方。如果分封出九个方百里的诸侯国,就剩下九十一个方百里的土地。如果又分封出二十一个方七十里的诸侯国,折合为十个方百里和二十九个方十里,就剩下八十个方百里和七十一个方十里的土地。如果又分封出六十三个五十里见方的诸侯国,折合为十五个方百里和七十五个方十里,最后剩下六十四个方百里和九十六个方十里的土地。诸侯的下士,其傣禄可以养活九人,中士的傣禄可以养活十八人,上士的傣禄可以养活三十六人,下大夫的傣禄可以养活七十二人,卿的傣禄可以养活二百八十八人,国君的傣禄可以养活二千八百八十人。中等诸侯国的卿,其傣禄可以养活二百一十六人,国君的傣禄则可养活二千一百六十人。小诸侯国的卿,其傣禄可以养活一百四十四人,国君的傣禄则可养活一千四百四十人。中等诸侯国的卿,如果是由其国君任命的,其所得傣禄,等于小国诸侯的由天子任命的卿。天子的大夫被派到诸侯国去做监察的,其傣禄比照大诸侯国之卿,其爵位比照中等诸侯国的国君,其傣禄从方伯那里支取。方伯为了朝见天子,在王瓷内都有专供其斋戒沐浴的土地。汤沐邑的大小,和天子上士的禄田一般多。诸侯的太子可以继承君位,大夫的儿子则不能世袭爵位,因为大夫的儿子未必贤惠,有德行才委以职务,有功劳才赐以爵位。诸侯的儿子在天子没有赐爵之前,其身份视同天子之上士,并且以这种身份统治他的国家。至于诸侯的大夫,其爵位和傣禄都不能世袭。

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译】所谓六礼,是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和乡射礼、相见礼。所谓七教,是指七种人伦关系,即父子有亲,兄弟有爱,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宾客有礼。所谓八政,是指饮食的方式,衣服的制度,工艺的标准,器具的品类,长度的规定,容量的单位,数码的进位和布帛的宽窄。

王制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