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长大后,只要父母不联系他,他就从不往家里打个电话?

 小草收藏 2023-11-05 发布于甘肃

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里有一种这样的特殊存在:

“只要你不主动,就没有人主动找你”

前几天,村里有个被黄蜂叮了一百多嘴的人,去世了

由于村里留下的壮汉不多,我对朋友小张说:“这下该你去帮忙了吧,村里很多人都在外边打工,没回家呢”

没想到,小张一脸无所谓地说:“我这个人就是你不主动,别人就不会主动找你帮忙”

果然,直到下葬那天,小张还是没有听说被喊去帮忙

图片

很多都说“红白喜事都不喊你帮忙的人,那在村里的人际关系一定不怎么样”

事实上,小张跟任何都相处得比较愉快,没有结下梁子、待人也和颜悦色

面对这样一个挑不出毛病,却又和邻里之间来往不多的朋友

我还开玩笑说:“别人不找你帮忙,我来找你帮忙,明天帮忙去我老家种地吧”

结果,朋友嬉皮笑脸地说:“我不会呀,你喊我去反倒是添乱,我可不能去捣乱”

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联系

当你在社交中无法给别人提供价值时,给人的感觉也自然是“有你没你都一样”

成年人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是一样

如果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那也一定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失去了社交价值

图片

01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

是来自情感上深厚寄托

孩子长大之后,就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变得疏远了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孩子“长大了”的必然趋势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独立想法之后,他们对父母的需求就没剩多少了

也因为没有多少交际关联的疏远冷漠,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日渐消瘦

事实上,子女不管生长到多少岁,他们对父母的需求都是依然存在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工地意外发生,让我的小舅在医院躺了整整三个月

脑出血的后遗症也是记忆力的明显衰退,从清醒能开口说话以来,小舅只认识外婆一个人

有人说“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孩子也只和自己的母亲最亲近”

图片

可在没有发生意外以前,小舅和外婆的关系并不好,两个人经常会闹得不欢而散

小舅也经常在电话那头骂外婆,什么样的话难听就说什么

去年春节又因为一些家庭琐事而发起争吵,因为对话太难听,外婆直接被气到住院

而小舅呢,还拍着胸脯说“以后你就当没生过我这个儿子,我也当没有你这个老娘”

能说出这种话,本以为他对外婆已经恨之入骨了

可自从受伤住院清醒后,第一认识的人、依赖的人就是外婆

特别是外婆在医院照顾的那一个月,小舅每天就跟个孩子一样缠着外婆

但凡是外婆不在视线了,那立马就变得焦躁地大喊“我妈去哪里了”

这就是母子连心,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第一份社交价值,也是情感上的深厚寄托

你先把他们看成有情感需要的“孩子”,他们才会在心灵脆弱时第一时间找爸妈

图片

02

子女打电话的频率

取决于家长的回应方式

周末回外婆家,听到一位妈妈抱怨说:

“养孩子有什么用,长大后还不是离你远远的,逢年过节连个电话都没有,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你上厕所、吃个饭的功夫都能回个消息打个电话,不想联系你的原因还不是不想联系”

事情是这个理儿,可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联系呢

事实上,从你逢人就抱怨孩子那一刻开始,就是答案了

表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她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外地工作

刚开始面对陌生的城市、压力大的工作,有一点空隙时间,她都给家里的老妈打去电话,希望得到一些安慰

可姑妈呢,接起电话就是一顿抱怨:

“谁让你跑那么远的?”

“在老家工作有什么不好的,压力大也要怪你自己”

图片

从那以后,表姐再委屈都吞下自己受着,她知道:“不说是一种难过,说了就是两种难过”

我的老爸也是一样,抱怨中还带着一些“冷漠感”

每次打电话希望多关心一下他,对方接起电话就是:

“什么事”

“干什么”

“没事挂了”

还没有开口问“身体怎么样”、“最近好不好”,他那冷漠的态度就把剩下的话堵死了

本来还不错的心情,也因此低落到谷底

所以,子女联系父母的频率也是在于父母回应你的方式,当你在一段联系中感受到热情、被爱的安全感时,这份社交价值才会被延续下去

这是情感联系上的回应态度,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第二种社交价值:情绪安全感

你是如何回应孩子的,孩子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回应你

图片

03

孩子和父母的距离

也是一开始就结下的因果

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好不好,其实从一开始就种下了结果

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人是属于天生的薄凉,孩子也是一样

中午在餐馆吃饭时,听到一个大概十三、四岁的女孩在吐槽她的妈妈:

“我妈妈太懒了,每天都泡在麻将馆里打牌,家里不收拾、也不给我和弟弟做饭,放学都让我们在外边买着吃”

直接一听,好像觉得这姑娘性格太冷淡了,怎么如此说她的妈妈

事实上,孩子真正的核心需求是陪伴

吃饭肯定是妈妈亲手做的饭菜有味道,在家里也肯定是妈妈的寒暄有温度

如果孩子在需求父母陪伴的阶段,父母选择漠视,或者直接给他们一些零花钱来解决问题

那时间一长,对于孩子而言,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找父母拿钱

图片

亲戚王大哥的儿子就是这样,小时候孩子刚断奶没多久,他就把妻子带出去打工

原本打算把钱挣够后就把儿子接到身边照顾

可钱哪里赚得完呢?你存够了当前买房的钱,还想赚够将来给儿子买房买车的钱

就这样,没经过多少个岁月匆匆,王大哥的儿子已经长成了一米七的大个子

特别是上初中之后,为了让儿子可以更好地学习,王大哥的妻子就辞掉工作回家专门照顾孩子

可过去缺失的陪伴,让母子两个人格外地陌生

两个人不说话还能相安无事,一旦妈妈说孩子几句,那儿子情绪叛逆起来直接反问:“你回来干什么,你没回来前,我和爷奶一直都生活的那么平静”

这是天性薄凉吗?并不是

从男孩的语气就可以听得出,他的冷漠和叛逆是用在父母身上

比起父母的突然出现,男孩也更依赖爷爷奶奶的从小陪伴

这就是情感缺失陪伴,也是你和孩子关系冷漠种下的因果关系

你前期对孩子情感漠视,那孩子长大后也因为陌生、没有被爱感而对你防备

正如:“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身边,我不需要你的时候又强行闯入我的生活”,这种毫无预兆的来去自如,自然会激发孩子的反抗心

图片

04

孩子不主动联系你

那父母就主动联系孩子

任何好的社交关系,都在于彼此之间的“分享欲”

你愿意跟我分享,我又愿意静静地聆听,这就是无话不谈的聊天价值

可现实生活中,能够坐下来跟自己孩子“好好聊天”的家长并不多

网友小凤,是一个73年的母亲,作为读者间的互动,她特意发私信问我:

“兰妈,为什么孩子长大后,只要父母不联系他,他们就从来不主动往家里打个电话”

面对这样的提问,我反问回去:“那子女平时给你打电话都是怎么聊天的呢”

她回答:“还要聊天吗?我们都是有事就说,没事就挂掉电话”

这就是社交价值,人与人之间的正经话题就那么多

如果你不了解孩子、孩子也不了解父母,那这样的拧巴关系又能生产什么样的话题价值呢

性格暴躁的小姨,和两个儿子的关系都相处得不是很好

有一天,她唉声叹气地说:

“真羡慕那些生女儿的家庭,以后有小棉袄惦记着一定很温暖,不像我那两个儿子,自从老大上班、老二读大学后,他们除了问家里要生活费,其余时间连一个电话都不打一下”

图片

听完小姨的抱怨,我问她:“那你为什么不主动打电话呢”

小姨满脸不可置信:“他们都不打电话,我为什么要打,才没有那么没出息”

当时我噗呲一笑,对着小姨就开始调侃:“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像极了吃不到糖的小朋友,跟自己的孩子较劲,输的也肯定是你”

确实如此,任何好的关系都是需要经营

相比于孩子的社交圈子,父母就小之又小了,孩子在学校有同学、朋友,到了社会上又有同事、哥们

父母呢,除了围着孩子转,就是围着家庭转

那些和孩子之间没有话题可聊的父母,那些从来不往家里打电话的孩子,也是因为彼此的社交价值不够高

图片

就拿远在外地的隔空打电话来说,如果每天就问“吃了吗”、“睡了吗”、“吃的什么饭”,这样的话题说多了,连你自己都觉得无趣,对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和孩子聊天一定要懂得创造话题,孩子在外边不主动往家里打电话了,我们也要学会建立社交价值

比如,分享欲,跟孩子说说你今天遇到了哪些新鲜事

又或者,需求欲,对孩子表示思念,最好是那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真情流露

当你的分享欲能带动孩子的分享欲,当你的思念能带动孩子的思念时,这就是亲子沟通的价值之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