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0天早起计划77》学贯中西的康熙大帝

 新用户2163IBTk 2023-11-06 发布于江苏

最近,我早上都会读一点《曾国藩家书(典藏本)》,这是张宏杰《曾国藩传》中内附的赠送小册子。

读曾国藩给家人的信,我感受到曾国藩对兄弟们的热爱,关心,事无巨细,曾国藩都要和他们聊一聊,非常有兄长的责任心。

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自己的每日必做“日课”,分别是: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叶,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提到读史十叶,我也感受到读历史的独特价值。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雪岗中国历史故事集》,从中学习到不少东西,其中康熙大帝学贯中西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康熙帝八岁登基,在位61年,是历史上当皇帝年头最长的。

他顶突出的是文化水平高。

然而,“哪有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圣人?都是学习以后才成的。”

康熙帝学习非常勤奋,“而且他一辈子都在学这学那,学习简直就是他的伴儿。”

首先,他语言方面,学得不少,满文和蒙古文不用说,他也有专门的汉文老师。

他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随后就是四书五经,历代经典。

为了多学点,他每天起得特别早,等着老师来讲课,晚上睡得还挺晚,常常读到二更天。

以往皇帝读书也放寒暑假,天冷天热就不读了,康熙帝可不放假,差不多每天都上课读书。他说:“小时候读的,一直不忘,长大以后读的,容易忘,可见幼学像太阳光,晚学只像蜡烛光了。还是赶早儿多读些好。”

康熙帝不仅学习经学和史学,他还注重学诗,认为诗是情感的寄托,吟咏诗,情感就高扬了,诗有教化之功。

他也因此学写好多诗,常常用诗表示看法。

康熙帝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学了个遍,可是遇到具体事儿,他还觉得不够用。于是,康熙继续学习。

他为了搞懂天文历法,自己就以人为师,边学习,边实践。

他还涉猎了西医、人体解剖、化学、哲学、音乐、拉丁文等知识,真是兴趣广泛,博学得很。

在这些西学里头,康熙帝顶喜欢数学,光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他就看了不下二十遍……

康熙帝注重学习输入,同时也想给后代留下什么。于是,他下令和主编了不少书,不仅有《康熙字典》这样的文字类,还有《律历渊源》这样的科学方面书籍。

读到《雪岗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康熙故事,我真是备受启发和鼓舞。

现在,我们都说,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我们的康熙大帝就是最好的榜样啊。

他不仅少年时遍读经史,格外用心;而且终身学习各类“新”知识,成为一个历史上最贤明的皇帝之一。

我们现代人,需要康熙大帝这种学习精神。我们要终身以学习为伴,真正做到勤学不辍,终身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