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以的同根,是什么根?

 天宇春涛 2023-11-07 发布于北京

      昨天简单聊了聊巴以在宗教上的同根,今天再聊聊他们血缘上的同源。

      根据《圣经》的说法(没办法,还得提《圣经》,谈这段历史绕不开),亚伯拉罕跟妻子撒拉结婚很久都没有孩子,有多久呢?几十年吧。可以想象亚伯拉罕很努力,但始终见不到成果。无奈之下,只能将撒拉的埃及使女夏甲纳为妾,想。结果换手如换刀,效果立竿见影,夏甲很快就为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以实玛利。亚伯拉罕很开心很高兴,但正妻撒拉不开心了。于是撒拉向上帝祈祷,请求上帝赐她一个儿子。上帝感其虔诚,果然使她怀了孕,生下后也是儿子,是为以扫。正宫娘娘有了子嗣,必然想把自己的儿子扶上位,这个逻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于是在撒拉的好(wei)言(bi)相(li)劝(you)之下,亚伯拉罕将夏甲母子放到了沙漠里。从此以后,亚伯拉罕与撒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又生了儿子雅各。这一段,是不是有甄嬛ne味了?

      这位以实玛利,就是阿拉伯人的祖先,阿拉伯人认可,阿拉伯语发音为易斯玛尼。所以,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本是兄弟。

      从更大的范畴来看,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同属闪米特人(Semites),简称闪族。据称是诺亚的儿子闪的后代。当时的闪族,遍布从两河流域到西奈半岛的广大区域内,其中还散布着迦南人、摩押人等非闪族。《圣经》中认为这些非闪族都是诺亚另一个儿子含的后代。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亚伯拉罕到达迦南之前,这片土地上就生活着众多民族。

      闪米特人的构成极为庞杂,分为若干支系,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腓尼基人等。近代以来,欧洲把讲闪米特语的民族统称为闪族,其实内涵和外延都不准确。包括我们平时听到最多的反犹主义,英文是Anti-Smetism,直译其实是反闪族主义。只是因为欧洲土地上没有其他闪族,只有犹太人,就变成了直白的反犹主义。至于为何会诞生反犹主义,那又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了,改日再详聊。

      比较有意思的是,根据现代基因学研究,闪米特人确实拥有共同祖先。虽然还没有找到任何明显的共同线粒体,但巴勒斯坦人、叙利亚人与犹太人有着非常紧密的染色体Y连系,显示他们存在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

      看来,《圣经》确实是一部比较严肃的史学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