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东东85nuh7gdm8 2023-11-07 发布于陕西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尚友社旧址 绘图/@陶浒

西安东木头市路北骡马市与印花布园之间,曾有个名噪一时的尚友社,他们演出的剧场叫“尚友社剧场”。

剧场早先是从“三意社”出来的一批人组建的“集义社”租借“裁缝会馆”所在的“三皇庙”,位于骡马市惠家巷南侧。大门开在东木头市街上,由三间宽的大殿和它前边的广场以及在广场最南边的戏台子组成。大殿坐北向南,前面广场在搭盖了席棚后,放上木条长椅,大概有20多排是观众席,在观众席外的三面,围上木栏杆,是买签子看戏的站票区域,大概有1000多个位置。

1938年,三意社遭遇了“分社风波”。当年5月,刘光华、阎国斌、李益中、郭育中、曹安民、任水泉、王禄林、王保兰、王玉鉴、王庆民、田玉堂、田玉兰、屈振华、王庆林、骆彦芳、冯庆中等大班学生和部分老艺人从“三意社”分出,并成立了集义社。由十六位股东轮流担任社长,任期一年。首任社长阎国斌、副社长王庆民、李益中、田玉堂,会计兼联络刘光华。“集义社”之名的意思是:义字当头,讲义气的弟兄们,集中起来合股办秦腔班社。随后,杨金声、晋福长、李景奎、高云桥、阎福林,张景堂等也加入剧社,全社演职员约40余人。

集义社成立后,就连续遭遇困难,没闯出牌子时,演出上座率低,又遇到国民党政府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一度甚至无钱买粮,陷入生存困境。接着抗日战争进入紧张时刻,日本鬼子频繁轰炸西安,几乎无法正常演出,只得到外县走码头巡演找出路。1944年春,在眉县长兴镇齐家寨演出,又遭受地方恶霸及地痞流氓的捣乱,凌辱演员,双方发生冲突。长兴镇的镇长还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殴打演员并不许演出,赵集兴、王集志、吕集凯、罗集鸿等主要演员纷纷逃避而离社,以至无法维持演出,被迫封箱。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刘光华

在此存亡生死的危机关头,集义社中一些演员并不甘心,刘光华、张保元、郭育中、骆彦芳、田玉兰等决定在集义社的原有基础上创建尚友社。于是,刘光华毅然卖了住房,田玉兰等各出50000元,召回原集义社的演员及颇受观众欢迎的陆顺之、杨金声、晋福长等,又聘请了著名须生王文鹏、王益民(艺名牛娃子)、富有盛名的净角张建民等人。1945年8月15日,在三原县张家巷挂出了尚友社的牌子,刘光华被公推为社长,骆彦芳、郭育中、张保元、田玉兰任副社长。

从此,尚友社从濒临破产的集义社的烂摊子上重新起步,走上了自己创业新的征程。尚友社的名字也蕴含深意——从集义社的“义字当头”到尚友社的“友情为上”,一脉相承,让人难忘。

《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大事记载:民国三十四年(1945)6月,刘光华、骆彦芳等人在三原县成立尚友社。不久迁至西安。

接着尚友社还招收了一批学生进行培训。出科后驰名一方的有陈尚华、王尚志等。其时刘光华为社长,并成立了董事会,王伯谋任董事长,何振中任理事长,这是尚友社最鼎盛的时期。

网上搜到一篇《风雨尚友社》的文章。文中介绍到,任董事长的王伯谋,陕西蒲城人,是一位国民党军队的团长,1949年随所属部队起义。他西安有家,广有财产,平日酷爱秦腔,他有一句口头禅:“芝麻糖浆,不如听唱秦腔。”1949年应刘光华邀请,担任尚友社的名义董事长。他任职后明确表示:“既是董事长,就要有名有实,对剧团有所帮助。”于是,将家中的沙发、保险柜、写字台、地毯等家具捐赠给尚友社。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王伯谋

王伯谋(1908—1993)西安解放后,根据王伯谋的个人喜爱,时任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授意王伯谋领导一个专业剧团。王伯谋欣然受命,表示愿领尚友社并得到批准。在当年6月召开的尚友社演出人员大会上,大家选举王伯谋任社长,刘光华任副社长,何振中任剧务科科长。

王伯谋将选举结果托人告诉何振中,何振中异常兴奋,随之辞去明正社社长职务,并带领当时已在明正社挑大梁的“台柱子”演员王玉琴,一同进入尚友社。为了扩大尚友社的事业,王伯谋卖掉柳巷两院房产,收入近10万元,以2万元为社里的周转资金,其余资金全部用在为剧团购买急需物品上。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何振中

1949年6月任尚友社剧务科科长的何振中,后来还当上尚友社副社长。何振中,长安人,榛苓社科班出身,一位秦腔著名男旦,被誉为“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代表作有《五典坡》《游西湖》《白蛇传》等,在秦腔界在很高声誉。1956年在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中获奖状及演员一等奖、导演荣誉奖。

我的画家朋友陶浒于两年前应邀为我文章配图画了尚友社大门一景,获得不少朋友欢迎。他给我说:20世纪40年代,他父亲陶渠与尚友社的何振中关系密切,曾一起西去兰州,并带有父亲年轻时在上海学回的舞台美术上使用电光布景,在当时的兰州引起震动,影响甚大。从此,西路的剧社也开始搞起布景了。父亲与何振中西去甘肃,到处奔波演戏,几经浮沉,受尽磨难,直到1947年才回西安定居,何振中参加尚友社,而陶浒的父亲陶渠在西安北大街长安大戏院(今人民剧院处)创办光武制景公司,从而和何振中先生一起结束了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解放后50年代公司合营时,父亲解散光武制景公司,调入易俗社。“文革”期间,尚友社与易俗社合并他们又成了同事。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尚友社何振中、张建民、康正绪演出《黑叮本》

后来在尚友社参加演出的还有张新华、须生康正绪、李正斌;旦角王玉琴、李爱云、华美丽、傅凤琴等。演出的剧目有《铡美案》《黑叮本》《斩单童》《二进宫》《闯宫抱斗》《李白醉写》《走雪》《三娘教子》《黄鹤楼》《拷寇》《拷红》《三上轿》《游西湖》《西厢记》等。

尚友社迁至西安后,因无固定剧场,多在东关枣园巷小学的操场演出。1946年,剧社发展到60余人,因本社无剧场,各处颠沛,在兴平、礼泉、高陵、渭南、临潼等地演出。后经刘光华奔走交涉,1947年重新租用了三皇庙场地,并克服舞台坍倒、围墙颓破,经济拮据的困难,想方设法搭盖了设有楼座的卷棚剧场。戏园子也由芦席围遮变成了砖木结构,至此社里才在西安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

解放战争中,剧场多次被国民党军队强占,演出收入锐减,生活困难,不少演员只好晚上演戏,白天在市场上摆摊设点贩卖水果、蔬菜,生计难以维持,处境十分窘迫。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尚友社和其它文艺团体一样,犹如枯木逢春,重新获得新生。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尚友社积极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改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连演数月不衰,轰动了西安剧坛。并经常深入农村演出,1956年演出的秦腔现代戏《刘莲英》,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导演三等奖。演员张健民、李爱云、张新华、何振中等获得演员一等奖。

尚友社先后招了两班学生,“解放初期学生刘茹慧、王君秋、齐海棠,59级学生刘晓玲、广雪琴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为60至90年代尚友社台柱子。特别是刘茹慧的《辕门斩子》是其代表作,刘与张咏华、陈妙华、萧玉玲、李爱琴齐名。

1964年尚友社剧场重建,1967年更名为朝阳剧场。“文化大革命”期间,尚友社与易俗社合并,后分制,改为西安市秦腔一团。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被誉为尚友社四大名旦:王玉琴、李爱云、华美丽、傅凤琴(左起)

当年一个戏班子敢不敢用坤角,决定着它的上座率,尚友社在这方面敢于大胆创新。秦腔第一个坤角女演员孟遏云,就是40年代中期挂头牌,搭班在尚友社登台的。后来“尚友社”又启用了王玉琴、华美丽、李爱云、傅凤琴四大名旦,由于女演员领一时风骚,尚友社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连演三个多月,场场客满,名声大震,而以唱《三娘教子》和《杨门女将》驰名西北五省区,成为20世纪50年代初西安剧坛一朵靓丽奇葩的王玉琴,她家就住在东木头市南柳巷对面。和王玉琴同为尚友社四大名旦之一的华美丽,也住在南柳巷。

一条老街,有剧团、有戏院子,这条老街的文化氛围自然浓厚,百姓文艺生活自然丰富多彩。在东木头市和骡马市这相邻的碑林区的地界上,竟有三家西安著名的秦腔剧社三意社、尚友社和五一剧团,说明这里就是西安古城內的戏窝子,西安著名的三大剧社(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独占其二。其实,初创之时的易俗社,也曾在碑林区盐店街的五省会馆住过8年,从1915年到1923年10月才搬到西一路关岳庙巷,真正是西安的唯一。

现如今,因为2001年5月骡马市地区拆迁改造,朝阳剧场被拆了。

1979年6月1日,尚友社再次恢复建制,沿用“西安市秦腔一团”的名称。虽然恢复了剧团建制,由于在“文革”中大伤元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损失惨重,加上分团时的重重困难,当时剧团要人没人,要钱没钱,仅返回的三十几名人员,连一台戏也很难凑齐。如何走出困境,是摆在尚友社人面前的最大难题。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尚友社80年代演出《胭脂》剧照

全团人憋着一股劲,拧成一股绳,为了让剧团早日恢复正常,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日以继夜地赶排和恢复上演剧目。经过两三个月的奋战,恢复排演了《穆桂英》《铜台破辽》《杨门女将》《铡美案》等传统剧目,并新排出了《胭脂》剧目,摆脱了困境,迅速恢复了元气。

同年10月,带着新排演的节目,尚友社开启了长达两个月的巡回演出。先后去了大庆、辽河、华北、大港、胜利等油田。在青海冷湖演出时,演职人员不怕路途颠簸和高山反应,深入到离冷湖400里外的花土沟为野外勘探人员演出,有些演员白天输液,晚上抱着氧气袋,仍坚持演出。这种深情厚谊,使石油工人深受感动。时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焦力人说:“哪里有石油工人,哪里就有秦腔,哪里就有尚友社的足迹。”

同年12月10日、11日尚友社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演出了新排演的古装戏《胭脂》,这是怀仁堂在“文革”中停止开放十年后的第一场戏曲演出。给首都观众带来一次极为美好的艺术享受。

1981年11月,西安市应日本京都市邀请,组成西安市秦腔访日友好演出团,赴日参加京都举办的文化节活动。演员王玉琴,齐海棠、杨三榆、苗长幸、王晓燕等人参加了《会阵招亲》《柜中缘》等戏的演出,受到日本朋友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20世纪 80年代,尚友社能够再次鼎立西安,受到群众的欢迎,与名家荟萃的演员阵容是分不开的。同时,一大批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成为尚友社的响亮招牌,所到之处观众座无虚席,尚友社的艺术风格也逐渐被秦腔观众所认可和熟知。

90年代,尚友社与其他院团一样,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为了在“低谷”中求生存、闯新路、摆脱困境,尚友社人继续奋发图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让院团有所起色。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尚友社演出《白鹿原》参加首届中国秦腔节,原著作者陈忠实接见演员

广揽各方人才,一批青年新秀,脱颖而出,逐渐担纲重任,让剧社充满活力;一批新创作出的剧目《荆轲刺秦》《白衣圣人》《市井民风》《小巷总理》《白鹿原》《基石赋》等频频亮相,为剧社赢得许多国家级、省市级荣誉。

正当尚友社又一次红火之时,2005年2月,西安市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将市属四家秦腔院团易俗社、五一剧团、秦腔一团(尚友社)、秦腔二团(三意社)进行优化整合,“四团合一”,组建西安秦腔剧院,保留西安易俗社、西安三意社两个非法人性质演出机构。至此,有着67年发展历史的秦腔剧社尚友社,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笔者当时就有点想不通,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五一剧团,那可都是陕西秦腔史上著名的享誉一方老字号剧社呀!我以为每家这样的老字号都应当独立存在,否则缺了哪一家都是遗憾。现在我仍想以此文呼吁有关部门,一定要保护好我们这些堪称国粹和非遗的老字号,并且时不我待,趁着这一代尚友社的老人还在,尽快把尚友社恢复起来,迟了怕就真的消亡了。因为,尚友社永在我心中!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朱文杰:永远的尚友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