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腰椎脆性骨折的分型

 十六级灰阶 2024-01-15 发布于山东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増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绝经后妇女多发。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脊柱骨折为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往往外伤较轻,或无明显外伤史,因此,易漏诊或误治为腰背肌劳损。


骨质疏松骨折分型


Eastell 分型

1991年,MAYO诊所RICHARD EASTELL提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分类,作者通过测量了52名健康女性的T4-L5椎体,以确定椎体形状的正常范围(平均畸形±SD),并使用这些数据评估椎体骨折的患病率。根据畸形类型(楔形变、双凹变型或压缩变形)和进一步的畸形程度(1级和2级)对椎体骨折进行分类。通过使用这一综合分类系统,能够识别骨质疏松症女性人群和参考人群之间骨折数量、类型和等级的差异。


Genant 半定量法分型
199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医学分校Harry K. Genant教授,根据X线影像学提出分型。

形态学分类:正常、楔形变、双凹形和压缩型

按压缩程度分级

0级:正常

2级:中度畸形,椎体高度降低25-40%

1级:轻度畸形,椎体高度降低20-25%

3级:重度畸形,椎体高度降低>40%


EVOSG分型
1999年,Ismail研究团队与欧洲骨质疏松脊柱研究组(EVOSG)根据伤椎椎体的形态学改变提出EVOSG分型,将OTF分为:楔形型、双凹型、塌陷型。

A

楔形型
双凹型
塌陷型

EVOSG 分型


Kanchiku分型

2003年,Kanchiku等根据MRI T1图像上局部信号变化面积将骨质疏松骨折分为六型:T(全椎体型)、A(前椎体型)、P(后椎体型)、S(上椎体型)、I(下椎体型)、C(中央椎体型)。

T 型:信号强度变化主要发生在整个椎体,椎体四角可包含正常信号;

A型:强度变化主要局限于包括前壁在内的椎体前部;

P型:强度变化主要局限于包括后壁在内的椎体后部;

S型:信号强度变化主要位于椎体的上部,包括上终板;

I型:强度的变化主要局限于包括下终板在内的椎体下部;

C型:主要集中在椎体中心,不包括椎体的上终板和下终板。

Heni分型
Ⅰ型:急性或亚急性单节段简单椎体压缩性骨折(图a)建议PVP或PKP;
Ⅱ型:骨折后持续椎体不稳、骨折不愈合(图b)建议原位融合+强化;
Ⅲ型: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伴进行性或缓慢椎体塌陷且脊柱序列改变(图c)建议PVP或PKP;
Ⅳ型:骨折致椎管狭窄或伴有神经症状(图d)建议减压钉道强化内固定。

Sugita分型

Sugita等2005年提出了一种指导预后分类Sugita分型系统,其中前壁肿胀型、船首型、投射型骨折预后较差,常出现真空裂隙;凹陷型和撞伤型骨折预后良好,几乎达到融合。



Wu分型

2006年,Chieh-Tsai Wu等根据骨折临床表现的急性或慢性阶段,将压缩性骨折分为两种类型,I型是仅累及前柱的压缩性骨折,后椎体高度完整。II型骨折累及前柱和中柱。每种类型分为两组:骨折愈合组和骨折不愈合组。



TLOFSAS分型

2013年郝定均教授提出的胸腰段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严重程度(thoracolumbar osteoporotic fracture score assessment system,TLOFSAS)分型系统,根据分值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总分<4分,建议保守,正规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支具保护+止痛药物

总分=4分,根据具体情况可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总分>4分,建议实施治疗,椎体强化


DGOU分型(分型+评分)

OF1:椎体无形变,仅MRI压脂像可见骨水肿

OF2:轻微变形,仅累及一侧终板且后壁受累<1/5

OF3:明显变形,仅累及一侧终板且后壁受累>1/5

OF4:椎体完整性丧失或椎体塌陷或钳夹骨折

OF5:旋转或分离骨折

建议:1~2型保守治疗;3型手术或保守;4~5型手术治疗

OF1~2推荐非手术治疗或非内固定手术(PKP或PVP)。

OF3推荐后路内固定手术,可选择伤椎骨水泥强化。

OF4:1、失去椎体骨架结构者 推荐椎体强化+内固定,或长节段固定。2、椎体塌陷 推荐长节段内固定;若椎体塌陷可恢复则选择椎体强化+内固定,或后路内固定+前路重建。3、钳夹型 推荐后路内固定,可选择前路重建。

OF5:后路长节段内固定。

CSOTF分型

2020年郝定均教授等人通过对368例慢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研究建立了慢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CSOTF)分型系统,对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CKA(节段后凸角):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及下位椎体下终板延长线的夹角


AO Spine-DGOU分型




诊疗流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