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充沛了,病就溜了!一个威震江湖的扶阳中药

 仰望岐黄 2023-11-08 发布于上海

阳气足的人,做事一般不会感到疲倦,活力充沛、充满干劲,身体的温度也平衡,不会手脚冰凉。

而阳气不足的人呢?会有很多症状,比如说四肢乏力怕冷、手脚冰凉、腹痛腹胀、无精打采、舌头齿痕、胸闷气短胸痛、工作容易疲劳、气色差、伴有咳嗽哮喘甚至抑郁、脾胃虚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睡眠不足、多尿等等。
人体的生老病死,也就是一个阳气由盛转衰的过程,健康人活蹦乱跳、身体温暖,而死人一动不动、身体冰冷,这就是阳气的最直接体现。强烈推荐关注作者公众号:仰望岐黄。
为了减缓阳气的衰弱,好好保护身体,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古方,可以根治阳气不足,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附子理中汤:
炮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 
想了解参考剂量的读者,可以关注本号(微信公众号仰望岐黄),在公众号对话框中直接回复:附子理中汤
其中附子这味药材,有毒!水很深,单独写一篇都不为过,一般人经验不太好掌握靠谱的附子进货渠道、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用不好还容易中毒伤身。
好在现在各大药店都有它的中成药销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还是建议直接采购中成药稳妥。但是现在中成药里也有点不好,很多厂家可能处于价格成本考虑,往往把关键的一味人参换成了党参,和人参比起来,党参还是弱爆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附子理中丸成药基础上,自己加服靠谱人参即可。
下面来仔细看看这个方子,这个方子很简单,只有五味药,但是各个都是中药家族里的经典大将,每味药单独拉出来都可以独当一面,何况组合起来,可以算阳气界里无敌的存在了。
附子,壮阳第一药,提高散寒能力,《本草正义》里形容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附子显然是一种“纯爷们儿”的阳刚至药,特别能提升心、脾、肾的阳气,所以凡是阳气不足、阴气过盛、虚寒冷痛带来的问题,都可以用附子搞定。
干姜呢,可以说温脾肺的第一要药,用了干姜进入脾肺,相当于阳光照大地,《金匮要略里,甚至只用甘草、干姜两味药就能治肺萎这种重病,在附子理中丸里,干姜主要温脾胃之阳,一味干姜让脾胃温暖如春。
附子和干姜搭配,携手驱除脾肾中寒气,让阳气充实进来、冰雪融化,春回大地、生机盎然,所以这两味药是附子理中丸里保障阳气的关键二将。
不过既然叫理中丸,那必然还要重点多照顾下受伤的脾胃,这时候人参就出场了。
人参,可以说是补脾的第一要药,无可替代,相当于给土壤施肥,健脾其实有至少两三种要药,最重要的是人参,其他的还有山药,和后面要提到的白术;而山药比较平和安全,药食同源,适合所有脾胃虚寒、脾肾不足的人调补,所以我们也重点推荐。
但是人参的作用整体更强,举个例子就知道了,中医在面对急危重症的时候,往往会用上一个救命的回阳药,不多,就两味,聪明的读者大概猜出来了,就是参附汤,只有人参附子两味药,往往快断气的阳绝病人,喝上急煎的人参附子,就能缓上这口气,甚至靠这药续命都可以。
白术呢,也是一个健脾的要药,《伤寒论》很多方子里都有白术,它有个很特别的作用,能鼓动脾阳排水,相当于从脾的土壤里抽湿!中医认为脾脏是很讨厌潮湿的,所以一般湿气重的人,脾往往都虚弱,用白术改善脾土整体环境,所以白术也是个增强脾阳祛湿的要药。强烈推荐关注作者公众号:仰望岐黄。
最后加上万能和事老炙甘草,可以调和诸药,让药物持续的发挥作用,增强药效。
所以分析到这,大家应该能明白,附子理中丸这个药,最擅长干啥了吧?

每个人的体质皆不同,本文介绍之知识,也不会适用100%所有人,调理应根据个人情况,在使用时遵循医师指导,按照剂量和用法正确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