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诗外传》卷4诗解4君者以礼分施均遍不偏人伦常在晏子使鲁上堂则趋孔子以为有礼

 琴诗书画情 2023-11-08 发布于山东

题文诗:
君人者,以礼分施,均遍不偏,者,

以礼事君,忠顺不懈,父宽惠而,有礼子敬,

爱而致恭,兄慈爱而,见友弟敬,诎而不慢,

夫照临而,有别妻柔,顺而听从,若夫行之,

而不中道,恐惧自竦.此全道也,偏立则乱,

具立则治.之,曰审礼.昔者先王,

审礼以惠,天下,德及天地,动无不当.

夫君子者,恭而不难,敬而不巩,贫穷不约,

富贵不骄,应变不穷,审之礼也.君子于礼,

敬而安之;其于事也,经而不失;于人宽裕,

寡怨弗阿;其于仪也,修饰不危;其应变也,

齐给便捷,而不累其,于百官伎,艺之人也,

不与争能,致用其功;其于天地,万物也不,

拂其所而,谨裁其盛;其待上也,忠顺不懈;

其使下也,均遍不偏;其于交游,缘类有义;

其于乡曲,容而不乱.是故人君,穷则有名,

通则有功,仁义兼覆,天下不穷,明通天地,

理万变而,不疑不惑,血气平和,志意广大,

行义塞于,天地之间,仁知之极,是谓先王,

审之礼也.若是,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朋友信之,如赤子之,归慈母曰:仁刑义立,

教诚爱深,礼乐交通,故也诗曰:礼仪卒度,

笑语卒获.真情遍在,人伦常在;礼无不有,

有情有义,义薄云天;因情制宜.晏子聘鲁,

上堂则趋,授玉则跪.子贡怪之,问孔子曰:

晏子知礼?今者晏子,聘鲁上堂,则趋授玉,

则跪何也?孔子:其有方矣,待其见我,

我将问焉.晏子至,孔子问之.晏子对曰:

上堂之礼,君行,臣行,今君行疾,

臣敢不趋!今君之授,币也卑臣,敢不跪乎!

孔子曰善,礼中有礼.赐寡,何足识礼!

经有: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晏子之谓.

【原文】
  君人者、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臣以礼事君,忠顺而不解,父宽惠而有礼,子敬爱而致恭,兄慈爱而见友,弟敬诎而不慢,夫照临而有别,妻柔顺而听从,若夫行之而不中道,即恐惧而自竦。此全道也,偏立则乱,具立则治。请问兼能之奈何?曰审礼。昔者、先王审礼以惠天下,故德及天地。动无不当。夫君子恭而不难,敬而不巩,贫穷而不约,富贵而不骄,应变而不穷,审之礼也。故君子于礼也,敬而安之;其于事也,经而不失;其于人也,宽裕寡怨而弗阿;其于仪也,修饰而不危;其应变也,齐给便捷而不累;其于百官伎艺之人也,不与争能而致用其功;其于天地万物也,不拂其所而谨裁其盛;其待上也,忠顺而不解;其使下也,均遍而不偏;其于交游也,缘类而有义;其于乡曲也,容而不乱。是故穷则有名,通则有功,仁义兼覆天下而不穷,明通天地、理万变而不疑,血气平和,志意广大,行义塞天地,仁知之极也,夫是谓先王审之礼也。

若是、则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如赤子之归慈母也。曰:仁刑义立,教诚爱深,礼乐交通故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注释】出自《荀子》卷12君道篇诗解2人伦情君子审礼

【原文】请问为人君?曰:以礼分施<1>,均遍而不偏<2>。请问为人臣?曰:以礼待君<3>,忠顺而不懈。请问为人父塞于天地之间,仁知之极也。夫是之谓圣人,审之礼也。

  【译文】


 请问怎样做君主?回答说:要按照礼义去施舍,公平而不偏私。请问怎样做臣子?回答说:要按照礼义去侍奉君主,忠诚顺从而不懈怠。请问怎样做父亲?回答说:要宽厚仁爱而有礼节。请问怎样做儿子?回答说:要敬爱父母而极有礼貌。请问怎样做哥哥?回答说:要仁慈地爱护弟弟而付出自己的友爱。请问怎样做弟弟?回答说:要恭敬顺服而一丝不苟。请问怎样做丈夫?回答说:要尽力取得功业而不放荡淫乱,尽力亲近妻子而又有一定的界限。请问怎样做妻子?回答说:丈夫遵行礼义就温柔顺从听命侍候他,丈夫不遵行礼义就诚惶诚恐而独自保持肃敬。这些原则,只能部分地做到,那么天下仍会混乱;全部确立了,天下就会大治;它们足够用来作为楷模了。
 请问要全部做到这些该怎么办?回答说:必须弄清楚礼义。古代圣王弄明白了礼义而普遍施行于天下,行动没有不恰当的。所以君子谦恭但不胆怯,肃敬但不恐惧,贫穷却不卑屈,富贵却不骄纵,同时遇到各种事变、也能应付自如而不会束手无策,这都是因为弄明白了礼义的缘故。所以君子对于礼义,敬重并遵守它;他对于事务,做起来直截了当但不出差错;他对于别人,很少埋怨、宽宏大量但不阿谀逢迎;他做人的原则,是谨慎地加强修养而不险诈;他应付事变,迅速敏捷而不糊涂;他对于天地万物,不致力于解说它们形成的原因而能做到很好地利用其材;他对于各种官府中的官吏和有技术的人材,不和他们竞争技能的高下而能做到很好地利用他们的工作成果;他侍奉君主,忠诚顺从而不懈怠;他使唤下边的人,公平而不偏私;他与人交往,依循道义而有法度;他住在家乡,待人宽容而不胡作非为。所以君子处境穷困时就一定享有名望,显达时就一定能建立功勋;他的仁爱宽厚之德普照天下而不昏暗,他的明智通达能够整治天地万物、处理各种事变而不疑惑;他心平气和,思想开阔,德行道义充满在天地之间,仁德智慧达到了极点。这种人就叫做圣人,这是因为他弄明白了礼义的缘故啊。

〔注释〕

  <1>分施:施舍,给人恩惠。 <2>均遍:公平。 <3>待:“侍”字之误。《韩诗外传》卷四第十一章作“事”可证。下文“待上”之“待”同此。 <4>致:极。文:指礼节礼貌。 <5>见[xiàn 音现]:同“现”。 友:兄弟之间的亲爱、友好与帮助。 <6>临:近。 有辨:指夫妻有别,保持一定的界限。 <7>竦[sǒng 音耸]:肃敬。 <8>稽:通“楷”,楷模。 <9>方[páng 音旁]皇:广大。(彷徨) 周浃[jiá 音夹]:周遍。 <10>难:通“□”,畏惧。 <11>巩:通“恐”,恐惧。 <12>应:《集解》作“态”,据宋浙本改。 <13>饰:同“饬”,整治。 危:凶险,险诈。 <14>齐给:见前“齐给便利”。齐,给、便、利:都是敏捷快速的意思。“齐给”即“齐疾”。 <15>然:如此。这里用作使动词,表示“使……成为这个样子”、“形成”。《广雅·释诂》:“然,成也。” <16>事:与“人”相对,当为“吏”字之误。篆文“事”“吏”相似,所以古代此两字易混误。 <17>类:法。参见《方言》、《广雅》。法,规范。 <18>容:宽容。 <19>闵:通“昧”,昏暗。 <20>用:治。

【原文】

 晏子聘鲁,上堂则趋,授玉则跪。子贡怪之,问孔子曰:“晏子知礼乎?今者晏子来聘鲁,上堂则趋,授玉则跪,何也?”孔子曰:“其有方矣。待其见我,我将问焉。”俄而晏子至,孔子问之。晏子对曰:“夫上堂之礼,君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趋乎!今君之授币也卑,臣敢不跪乎!”孔子曰:“善。礼中又有礼。赐、寡使也,何足以识礼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晏子之谓也。

【注释】出自晏子春秋卷5内篇杂(上)诗解21景公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大不逾闲小出入可

原文:
晏子使鲁,仲尼命门弟子往观。子贡反,报曰:“孰谓晏子习于礼乎?夫礼曰:'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今晏子皆反此,孰谓晏子习于礼者?”
晏子既已有事于鲁君,退见仲尼,仲尼曰:“夫礼,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夫子反此乎?”
晏子曰:“ 婴闻两槛之闲,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君之来,是以登阶历堂上趋以及位也。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且吾闻之,大者不逾闲,小者出入可也。”
晏子出,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不计之义,维晏子为能行之。
21【译文】

晏子出使鲁国,孔子命令及门弟子前去观看,子贡回来,报告说:“谁说晏子熟习于礼?《礼》中说: '上台阶不能越级,在堂上不能快步走,授给玉器不能下跪。’现在晏子全部与此相反,谁说晏子是熟习礼的人呢?”晏子结束了对鲁君的拜谒后,离开宫廷去见孔子。孔子说:“礼仪的规则,上台阶不能越级,在堂上不能快步走,授给玉器不能下跪。先生违了这些反吗?”晏子说:“我听说两堂之间,君臣各有其位,君王走一步,臣子走两步。鲁君走来得快,所以我上台阶跨越而行,在堂上快步走以按规定的时间到达我的位置。君王授受玉时身子低伏,所以跪下以比他更低。而且我听说,大的方面不超越礼的规则,小的方面有些出入是可以的。”晏子出去了,孔子以宾客之礼相送,(返回后对及门弟子说):“不合常规的礼,只有晏子能够实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