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克文】半夏厚朴汤治呃逆案

 quzhangke 2023-11-0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接上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妇人缩阴案

陶克文医案:呃逆

周某,男,49岁。1995年10月4日初诊。

频繁呃逆3天。患者自诉因家庭矛盾生气后即出现反复频繁呃逆,自服生姜及憋气等均无效,遂来求治。

刻诊:脘腹胀满,嗳噫频频,胸闷纳呆,神疲乏力,大便溏,每日3~4次,苔厚腻,脉濡。

中医诊断:呃逆。证属肝郁气滞,胃失通降。治宜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予四逆四七汤。处方:

紫苏梗15g,法半夏9g,厚朴9g,茯苓15g,白术12g,柴胡9g,枳壳12g,白芍15g,甘草6g,白豆蔻3g,杏仁9g,薏苡仁1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5剂后,腹部胀满、嗳噫纳呆、大便溏等诸症大大减轻而停药。

按:本例患者因情绪不畅而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胃,肝胃不和,脾失健运,内生湿浊。故以四逆四七汤疏肝和胃,降逆化浊,使得肝达、脾健、胃和、湿化,取得明确疗效。[邹亮,李勇华.陶克文验方3首.河北中医,2012,34(12):1768-1769]

【编者按】除了陶前辈的经验方四逆四七汤治呃逆,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旋覆代赭汤也都有降逆的功用,临证应用时注意加以鉴别。

【附录】医案中四逆四七汤是陶前辈的经验方

本方由紫苏梗、法半夏、厚朴、茯苓、柴胡、枳壳、白芍药、甘草、白豆蔻、薏苡仁、杏仁等药物组成,均用常规剂量。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治:肝郁气滞、胃失和降的脘腹、胁肋疼痛病症。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窦炎、胆襄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中出现的脘腹胀痛,食后明显,嗳噫,间有泛酸,胸闷食少,排便不畅或大便溏,苔薄黄或厚腻,脉弦。泛酸加海螵蛸、瓦楞子、浙贝母、香附燥湿制酸;胃脘灼痛加黄连、黄芩降泄除热;脘腹痛甚加川楝子、延胡索、木香、青皮、陈皮疏肝止痛;巩膜黄染去白芍药、紫苏梗,加茵陈、栀子、金钱草除湿利胆退黄。

由于肝失疏泄致气机郁滞,横逆脾胃,使胃失通降,运化失常,故见脘腹胀痛,气窜两胁,胸膈痞闷,嗳噫频频,食少便溏,苔腻脉弦之象。本方由《金匮要略》中行气散结降逆的半夏厚朴汤(四七汤)、《伤寒论》中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四逆散和《温病条辨》中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三仁汤化裁而来。方中法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痞,降逆和胃;枳壳行气止痛;柴胡、紫苏梗疏肝理脾;白芍药、甘草敛阴柔肝止痛,并防耗气伤阴之弊;白豆蔻芳香化湿,行气宽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健脾。根据“治肝可以安胃”的经验,本方重在疏肝行气,调机转枢,使气机条达,脾胃舒畅则脘腹胀痛自解,气窜两胁得平,胸闷、纳呆、食少、便溏、舌苔厚腻得消。

【陶克文】

个人简介:已故中医名家陶克文 (1918—2008年) , 早年就学于南京国医传习所, 1938年迁居重庆, 拜南京名医张简斋先生门下, 随师临证多年, 深得其传。建国后曾任重庆中医学校校长、重庆中医学会会长, 《实用中医药杂志》主编, 是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

传承图谱:陶克文→胡小怡、邱伯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