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炭火和棉被未普及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寒冬的?

 世界历史网 2023-11-08 发布于上海

细想来,古人要面对的寒冷与我们不同,他们的衣被不似现代柔软厚实,房屋也难以御寒,即便身处深冬,依然觉得铁被刺骨。

我不禁为古人打从心底里感到难过,他们在严冬里只能依靠毛皮和草布取暖,可想而知那有多冻人,何时才能有柴火烘暖他们?何时他们才能睡在软绵绵的棉絮被里?

穿纸过冬:古人巧妙的御寒生活

一场场瑟瑟寒风预示着冬日将至,大地正在迎接冰雪的冲击,当白雪皑皑铺满楚地,穿着单薄衣衫的楚人们开始叹息冬天的难捱了。

楚地处湿润多雨的江汉平原,一到冬季便阴雨绵绵。楚人根据自己的历法计算,从冬至开始需要忍受八十一个九天的严寒,这漫长的寒冷看不到尽头。

面对严峻的冬天,楚人需要发挥无限的智慧才能在严寒中求得生存,其实早在数万年前,远古人类就开始使用火来取暖了。

北京猿人会点燃火堆以抵御严寒,还会特意保护火种不致灭绝,南方的楚人虽不像北方那么严寒刺骨,但也会在冬日点起炉火取暖驱寒。

他们使用的是陶瓷或青铜制成的鼎、鬲等炊具,可以在下方烧柴生火,这样就可以在冬日常吃到热乎乎的饭菜,让冰冷的身躯获得暖意。

今天湖北、四川一带的火锅文化,就是源自古人这种聪明的烹饪方法,除了火,楚人的舌尖上也有驱散严寒的妙方。

他们非常嗜好美酒佳肴,喝酒不仅是娱乐,也能让酒精在体内发挥驱寒的功效,各种造型独特的古酒器,就是楚人智慧的结晶。

生姜、花椒在楚人的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辛辣的味道能增强体质,暖胃止咳,楚人也善于驯养鹿、牛、羊等动物。

它们不但可食用以丰富蛋白质,冬天吃这些动物肉,还能增加体内的热量。考古发现的活献鹿等,就是楚人崇尚这些动物的证明。

除此之外,楚人冬天还会大量食用各种当地特产的野菜,这些野菜富含维生素,也具有非常好的保暖功效,只要一顿饱满的野味饭下肚,寒意就能被驱散许多。

仅仅吃得丰盛并不能真正御寒,楚人也在衣着上下足了功夫,考古学家曾在楚国古墓中发现各式头巾、手套、绢袍等冬装。

这些衣服不仅实用,还注重时尚美观的结合,流传至今的汉服也深受其影响,再往前数千年,古人的御寒方式还非常原始。

他们会像野兽一样躲在山洞里取暖,或用兽皮树叶临时搭个窝棚区区御寒,直到后世,人类才逐步掌握了织布与养殖牲畜的技艺,冬天的衣食才得以改善。

数百年后,宋朝种植棉花的技术日趋成熟,普通老百姓才得以大量使用棉衣棉被御寒,在那之前漫长的岁月里,许多穷苦的百姓都靠草纸衣服挨过冬天,虽然保暖性不佳,但是极其廉价易得,在物质匮乏时也可凑合使用。

甚至在文人学士圈子里,也存在着穿草纸衣的流行风尚,他们不计较衣着价格,只求心灵的通透。这种简朴的品味也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典范。

可以看到,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学习、创造,以对抗自然严酷考验的过程。正是有了先人的聪明和创造,我们的冬日才不再寒冷困苦。我们应当感激老一辈艰苦奋斗积累的智慧,并把这份感恩之情传承下去。

冬日居室温暖技术

寒冷的冬日,人们最怕的是室内冰冷,古人虽没有现代高科技产品,但在居室保暖上也下了不小的工夫,并形成了独特的技巧。

楚人的穾厦建筑,不仅考虑装饰,也注重墙体材料与地面,全方位确保房屋保暖,湖北五座坟3号汉墓的椁室,仿照墓主生前住处建成双层多室,门厅楼梯一应俱全,其中一间阳光充足的温室供人小憩。

楚人还在建筑中设计地室,兼顾冬暖夏凉,建造宫殿时呈坐北朝南格局,利用日照取暖,墙体用厚实土夯打实,屋顶设竹制顶棚与楼板隔尘隔寒。

就寝时,楚人在地上设木床与草席,以隔绝地气,枕头内外包锦边绢,出土的竹枕上还镶舞人动物纹锦,大衾以丝绵或麻絮填充,防寒保暖。

取暖用具方面,天星观墓曾出土炉、铲与碳篓等铜器,古人早就利用木柴或柴炭烤火取暖,富人用柴炭,穷人用木柴。

半坡、姜寨遗址房内设有炉灶,可做饭又能取暖,咸阳宫殿遗址洗浴池边发现壁炉,其中两座供浴室取暖。

秦长乐宫墙体空心夹墙中设火道,与灶相通,可取暖,汉武帝建温室殿,里面涂花椒泥,挂锦绣,用香桂、火麒麟屏风、鸿毛帐、西域毛毯装饰,效果非凡。

除了建筑和生活用具能保暖,楚人的衣着也注重御寒,考古发现楚国妇女常穿麻衣、絮衣等轻软衣服,外罩厚实羊皮袄,男子外出多穿皮裘或氈氊,这类衣物既轻便又温暖,足见古人的智慧。

饮食上,冬季楚人也讲究滋补养生,常吃各种肉类,如猪肉、鱼肉、蛙肉等,肉类含热量高,有助于御寒,蔬菜以萝卜、白菜等好的冬菜为主。酒方面以浓香型白酒为主,小量饮酒可驱寒。

就医方面,楚人重视调理体质抗寒,常用温热药材如桂枝、附子等,或以艾叶艾条熏身取暖,发汗祛寒,有专门医书记录防寒健身技巧,如辟谷气功等。

楚人不但注重食衣住行各方面御寒,也善于娱乐消遣,缓解寒冷季节的郁闷情绪,他们喜欢弹琴、舞蹈、饮酒作诗,这类文娱活动多在室内进行,既可取暖又可消寂。

可见,古人在居室取暖上下足功夫,我们应当珍惜现代温暖舒适的生活,如今科技发达,电热毯、空调等保暖产品应运而生,严寒也不再难熬,但古人自给自足、朴实无华的生活智慧,也值得我们学习和珍视。

古人冬寒:上层锦被暖香,下层破衣受冻

一到冬季,古人为了御寒就使出各种手段,但由于社会阶层悬殊,上下富贫冬天的过冬方式也大不相同。

上层达官显贵,取暖从来不愁,汉代帝王就在宫殿深处建起温室殿,墙上涂满碎花椒泥,用厚厚的毛毯将室内温度保持得暖和如春。

据说花椒泥散发出来的气味还能驱虫杀菌呢,到了晋朝,首富石崇家中就“以椒为泥涂室”,可见这种取暖方法非常流行。

唐代贵族则用上等的瑞炭取暖,一块瑞炭能烧上十天之久,散发光亮不冒烟,热力强劲非凡,据说瑞炭还具有安神的功效,燃烧时气氛祥和,有利于修心养性。

杨国忠这样的达官还用白蜡做成双凤形状的蜡炭取暖,可以说是奢侈至极,这些上层人家,冬天在温暖如春的内室锦被香烘烘,丝毫不受外界的严寒影响。

而下层的贫民百姓,过冬就没那么容易了,白居易笔下的老卖炭翁,为了糊口整年在深山老林里辛苦砍柴烧炭,大冬天还盼望天气更冷一些,这样他烧的炭才能卖得出好价钱养活自己。

但是砍伐林木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如果被发现砍伐,老翁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他只能冒着山中狼虎的危险,穿着破烂衣裳在荒山野岭艰难采集柴禾。

这些贫苦人民大多数贫民都住在简陋的草房泥屋里,遇到北风就冻得瑟瑟发抖,他们御寒的方法很简单。

要么用灶灰和土炕取暖,要么用茅草编的茅窝子保暖,有的人家条件实在太差,只能手脚冻破,挨过漫长的寒冬,一秤木炭要两个大米,对许多穷人来说简直是奢侈,根本买不起。

可以说,古人上下阶层在过冬条件上存在巨大差异,上层正享受着锦被暖香,穷人还在破屋里挨冻受冻。

这反映出古代社会严重的贫富悬殊问题,好在时移世易,科技进步已让取暖变得越来越方便,我们要珍惜现代文明成果,让更多的人过上温暖舒适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