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距千里的两所金庭小学

 苏迷 2023-11-09 发布于上海
《姑苏晚报》2023年10月31日 B07版

  马一先

  2007年4月的一天,时任苏州吴中区金庭小学校长的金培德先生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语速快、言辞激动。一番交流之后,作为“西山通”的金校长恍然大悟,对方是湖南长沙湘潭金庭小学的负责人,说学校开办已近百年,创办人叫韩先觉,祖籍苏州西山。无意中上网得知苏州西山也有金庭小学,故此热情来电。

  说起这段插曲时,金校长正陪同《新民晚报》编辑一行畅游林屋洞。夏日炎炎,林屋洞因其四季恒温23摄氏度而成为避暑胜地。导游小叶指着“隔凡洞”水面区域说,这是林屋洞未开发区域,大家所处位置已在太湖湖面之下约两米,传说这里有一处湖底秘密水道,日行千里可直通湖广,闻者无不惊愕。与吴越文化耳鬓厮磨半辈子的金校长哑然失笑,他知道20世纪80年代,因开山采石林屋山南侧已削去三分之一,故林屋洞所谓“未开发区域”其实已在太湖之底,况且此处距离湖广千山万水,“直通湖广”纯属野史趣谈。

  但太湖地区有专属水道直通湖广,倒是确有根据的。金校长说,有关林屋洞潜通湘水洞庭湖的传说,大约是因为包山(洞庭西山)子弟自宋末元初至太平天国战争前经商远至湖广,依靠“长水船”溯江而上运货载客贸易经商,与湖南湖北世代保持着一条水道航线。该水道自太湖经长江而上,至江西、湖南、湖北兼及川蜀之地。清乾隆、嘉庆时西山后埠人费孝端曾随父经商于长沙、湘潭,后埠古村现存“费孝子祠”旧址。费氏记录了太湖至湘潭的“路程歌”:“洞庭早发挂征帆,披星戴月到湘潭。”诗作记述的水上路程,全程需五十天。

  这其实记述的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钻天洞庭”商帮的故事。元末明初,洞庭山人迫于地窄人稠开始“走湖广”经商,至明嘉靖、万历年间,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钻天庭、打地洞”,闯出一方天地,成为实力雄厚的商帮,时有“遍地徽商,钻天洞庭”之说。古代“十大商帮”,大多是以一个省或一个府,最少是以一个县为区域范围,而“洞庭商帮”则来自太湖中的两个小岛,且与实力雄厚的徽商、晋商、闽商等商帮相提并论,实在是充满传奇色彩。我一直在想,洞庭商帮为何能脱颖而出?一则天时,古时运输以水路为主,借助太湖、长江交通便利;二则地利,沿太湖地区盛产果品、蚕桑,方便实现商贾交易;三则人和,洞庭山人的勤奋、诚信及特有的耿直。

  揭开洞庭商帮大幕的是太湖中的东山人还是西山人已无可考证。能够感觉到的是西山人“走湖广”更早更扎实,而东山人的经商拓展理念更开放宏观。“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发”,这是洞庭商帮的经营之道,其活动范围主要依靠与太湖相通的水道延伸扩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洞庭人凭借太湖的便利,生意遍布全国。腰包鼓了,有人心系家乡,衣锦还乡,置办田地,兴建房屋,造福桑梓。东西山的建屯史,主要是从宋南渡兴起,自兴而盛,却要归功于明清“钻天洞庭”的贡献。东山的陆巷、杨湾、古周巷,西山的东村、后埠、东西蔡等古村落,无不如此。

  而此刻的我,正在距离林屋洞千里之外的湖南长沙坡子街,确切地说是一家网红奶茶店“茶颜悦色”,苏式建筑风格引着我踏入店内。店员告诉我,这家店是茶颜悦色在长沙最大的主题店,离苏州会馆原址仅一街之隔,以苏州园林为灵感,我甚至看到了保留至今的“苏州会馆”匾额。长沙这座城市很特别,初看与其他城市别无二致,平淡中蕴藏的火辣甚至火爆却令人惊叹,独特的城市特质无以复加。店员是本地人,时常有爽朗的笑,他说的话大都是急促而精悍的短句,听来倒也熟悉顺耳,看来吴语与湘语接近。望着店内熟悉的亭台楼阁和竹林水榭,我兴奋起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庭人,我知道的苏州会馆原名并非如此,而叫“金庭会馆”。它曾是“沙飘”洞庭商帮的聚集地,许多初来长沙打拼的西山人,把它作为第一个落脚点,身处异乡的他们在这里互相帮扶,一步步将生意越做越大,直至成为“第一会馆”。我想起我的祖上也曾“走湖广”讨生活,不知道他们是否曾在金庭会馆的马头墙下歇脚取暖、汲取力量。可惜的是,2012年这座会馆被拆除,三百余年的兜兜转转,终是一捧灰一捧土,令人唏嘘。回望两三百年前,与我一样的洞庭山人,操着熟悉的乡音,在千里之外的长沙漂泊、生活、奋斗,那种隔着时空的感同身受,令人精神抖擞。

  精神与人文最好的传承是教育。在洞庭商帮没落之际,1912年,商帮领袖、西山人韩先觉力排众议,毅然撤会馆宗祧牌位而创建私立湘潭金庭简易小学,就是现在湘潭金庭小学的前身,此举几乎集其毕生之功。如今,金庭小学已有百年历史,它是湘潭由会馆所办的学校中少数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一所。风雨飘摇三百年,尽管当时繁华鼎盛的场面已不复存在,会馆痕迹已渐次褪去,但洞庭商人留下来的印迹却润泽了一代又一代人,让人欣慰。而后,才有了两地金庭小学的互动以及前文两位金庭小学校长的连线对话。

  巧的是,苏州西山金庭小学创办于1906年,也逾百年,由西山实业家罗焕章募集资金所办。两所学校就像两位世纪老人,跨越千里而隔空相望,这样的场景是美好的。站在湘潭金庭小学门前,看着莘莘学子进进出出,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知道学校的前世今生,是否知道“钻天洞庭”的精彩过往?这其实并不重要,“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苏轼这句诗,放在此处最是贴切。

  湖广湘江与洞庭东西山的寻根问祖在悄然上演,或惊喜或惆怅。这样的重逢相聚,就像那条秘密水道,不管你我在与不在,它总在那里。对于洞庭商帮,我们不是知道得太多,我们的了解,似乎还没开始,洞庭商帮已经隐进了历史长河,我们已难以寻觅它清晰的面容。我们所能看见的仅是一个背影,即使背影,也让我们惊喜不已、感慨万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