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史》:唐太宗及其书法

 三个小布丁 2023-11-09 发布于河南
我佩服精力旺盛且才华横溢的人,李世民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篇,我们就来说说李世民及其书法。
唐代书法的发展与李唐王朝历代帝王尤其是唐太宗的重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非常重视艺术与文史,任秦王之初,就开文学馆收揽人才(上一篇我们说过,有“十八学士”的典故)。登帝位之后,又在殿旁设弘文馆,引纳学士以本官兼任之,并且“听朝之闲,则与讨古今,道前王所以成败,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这些人才里,大多都擅长书法(这种风气是从汉代沿袭下来的),其中就包括我们前文说过的欧阳询、虞世南等,这种夜以继日的讨论研究,当然不全是政事和前朝的成败得失,也会讨论到文学、书法。朱先生在这里提到了两个小故事,我原文照录:
贞观十四年(640)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至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竟取。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御床,罪当死,请以付法。太宗笔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这是第一则。为了争抢太宗的手书,刘洎干脆登上了皇帝的御辇,李世民却不以为忤,足见君臣们之间的书法研究氛围有多好。
“贞观之治”我们都知道,这个时期天下无事,太宗万机之暇,更是留心翰墨。来看第二则:
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命整理御府古今工书锺、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至十年(636),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令侍书。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唐太宗太喜欢书法了,当虞世南离世,魏徵推荐了褚遂良,这就是我们在学习篆刻史时讲过的那件事,唐太宗向天下购求王羲之书迹(其实不仅是王羲之,所有前期知名书画家的作品,都在购求之列),并且经褚遂良鉴定,在真迹上加盖“贞观”连珠小印。

(“贞观”连珠小印)
韦述的《叙书录》称当时搜访右军等真迹“凡得真、行二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草书二千纸,装为八十卷”。唐太宗鸠集王字,天下几尽,至有赚取《兰亭》,陪葬昭陵之传说(具体可见拙文《王羲之<兰亭序>流传的完整故事》)。
对唐太宗书法的评述,始于武后朝的李嗣真,他在《书后品》序中称:“太宗与汉王元昌、褚仆射遂良等,皆受之于史陵。褚首师虞,后又学史,乃谓陵曰:'此法更不可教人’,是其妙处也。”如此说,唐太宗的书法,其实从史陵来。
史陵是隋或唐初人,《书断》称其书法“古直,伤于疏瘦”,陈思《书小史》称其“笔法精妙,不减欧、虞”,显然,史陵与欧阳询、虞世南一样,也属于陈隋书风。
到了开元年间,张怀瓘在《书断》中称李世民书法“翰墨之妙,资以神助,开草、隶之规模,变张、王之今古,尽善尽美,无得而称”。再后来,窦臮的《述书赋》称“太宗则备集王书,圣鉴旁启,虽蹑闾井,未登阶陛,质讵胜文,貌能全体,兼风骨,总法体。”以草民评价圣主,这些评论虽难失公允,但也在情理之中。
到了宋朝,评论就准确一些了。米芾《书史》所云“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虞行书”者,朱关田先生的论断也准确:其学右军不能至者,非其功用才智不侔,实乃时代相异,神情悬殊。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不可复制,是因为王羲之所在的时代不可复制。其实,唐太宗行书,乃出自史陵,而后参学虞世南,追仿王羲之,终于笔力遒劲,遂为一时之绝。
现在可见的唐太宗李世民书法,仅《晋祠铭》《温泉铭》《屏风帖》三通。
《晋祠铭》,行书,书于贞观二十一年七月,著录首见于赵明诚《金石录目》第五九八。如图:

(《晋祠铭》原石局部)
是铭用笔遒劲,气势阔绰,诚如《石墨镌华》卷二所评:“全法《圣教序》《兰亭》而纵横自如。”
《温泉铭》,行书。撰于贞观二十二年正月十七日。原碑早毁,拓本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圆箓发现于敦煌鸣沙山千佛洞,很快为法国人伯希和所有,现藏法国巴黎图书馆。有永徽四年八月三十日墨书题记,盖唐初拓本,惟残存几段,凡五十行。如图:

(《温泉铭》拓本局部)
是铭书法酷似《晋祠》而趋圆熟,可谓极浏漓顿挫之妙。
《屏风帖》,草书,书于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南宋淳熙九年(1182),祝宽夫借观于从兄季平处,有言谓绍兴初得之于北人南渡者,凡十一幅,皆素绢。冯尧章曾分别于淳熙十四年 (1187)、庆元元年(1195)获观题识,称其“高古”,“不乏丰致”。
嘉泰四年(1204),王允初摹勒于余杭县。著录首见王薄《唐会要》卷三十五《书法》。如图:

(《屏风帖》局部)
此帖笔法遒纵,风韵轻俊,惜其天骨小之,“戈”法犹滞,或疑为伪。

附唐太宗的书论

唐太宗李世民的书论,最重要的是《晋书》里的《王羲之传赞》。关于这篇赞文,我们有专门的释读文章(见今天的另一篇推送:《资料:唐太宗<王羲之传赞>通释》)
唐太宗对《晋书》共有四篇史论,史家认为是出于唐太宗对西晋王朝的重视。唐太宗不仅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越的诗人和书法家,对文学艺术有着十分深刻的见解。他认为艺术“释实求华,从人以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因而必须“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浮放”。这种反对浮华侈丽文风的理论观点,是当时要求斟酌古今,融合南北文风的社会呼声的代表。
唐太宗《王羲之传赞》,可以说正是当时文学批评影响下的所产生的有总结历史、指导唐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卓有见地的理论文献。他批评锺繇“古而不今”“长而逾制”,批评王献之“疏瘦”、“拘束”,又批评萧子云无“筋”无“骨”“无丈夫之气”。但极力赞扬王羲之“烟霏露结”“凤翥龙蟠”。这与他的总体文艺观点一致,也和他平日有关书法的言论相贯通。

(李世民的《论书》)
《唐朝叙书录》引述唐太宗论书语一则(即李世民的《论书》):
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及得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骨”的本义是骨骼,文学批评引申为作品的思路和笔力,这里引申为笔致,即遒劲的笔力和雅正的气质。
中原古法,拘谨拙陋,多重气质;江左笔札,疏放妍妙,独贵清绮。这是南北书风的差异,至隋时,南北书风开始融合,入唐之后,因为有反隋世风的影响,南方书风(梁、陈)席卷书坛,要知道,梁朝风格是建筑在王献之(包括萧子云)书法艺术基础上形成的。而最大的特点是伤于巧媚,缺乏典重。
所以,唐太宗推崇王羲之,说他“尽善尽美”,旨在纠偏改良,折衷南北,倡导雅正书风。
综合一下唐太宗的书法理论,原则上主张继承王字传统,实际上是以陈隋书风为基础,发扬中原古法,引导书法艺术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他积极地利用王羲之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倡导王字,代表了初唐书势斟酌古今,融合南北的要求,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广泛支持。学习王字成为一种时尚,蔚为风气。上至朝廷,下及经生,莫不趋之若鹜,郡起而模拟临仿之。
于是,才有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为代表的社会书势,他们在继承王羲之书法的旗帜下,积极按照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要求和艺术标准,既直传六朝碑版之意气,又吸取江左简牍之风貌,“变古制今”,“开草、隶之规模,变张、王之今古”,不断地充实,改造王羲之书体,终于形成“外晋内唐”或“名晋实唐”的一代书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