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格走廊的真相,跟之前的解读或许不一样

 supermbt 2023-11-09 发布于浙江

中国空军于1949年才成军,随后不到一年就参加了朝鲜战争,与世界第一的美国空军交手。在这场不对等的空中较量中,志愿军空军打出了自己的风采,备受赞誉。

关于这场空战,被提到很多的一个词就是“米格走廊”。国内的很多资料对这个词的解释是:有一片空域在米格机的控制下,这个区域的制空权属于志愿军空军这边,美军战机不敢进入这个空域。

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米格走廊的真相,跟之前的解读或许不一样

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在这场喷气机对决中打出了风采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米格走廊”这个词是美国人提出来的,英语原文是MiG_Alley。Alley在英语语境中,是指那种会时不时冒出流小偷的后街小巷。美国人用Alley形容朝鲜上空的那片空域,指的是这片空域不安全,需要小心可能出现的米格-15。但是这不代表米格机已经控制了这片空域,毕竟你不能说流氓小偷控制了这条巷子吧。

事实上,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空军在朝鲜上空并没有掌握任何一片区域的制空权。就算是米格走廊,也只是鸭绿江以南的100公里不到的区域。因为当时的志愿军空军都是从中国境内起飞的,然后在地面雷达站的引导下接敌、作战。受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米格-15一般深入到朝鲜境内100km左右就停止,不会越过清川江。从鸭绿江到清川江之间的这100km的区间,就是“米格走廊”。

米格走廊的真相,跟之前的解读或许不一样

黑圈内大致为米格走廊的区域,只能覆盖一小块的地方

而且,协助参战的苏联空军也被命令不得越过清川江。因为苏联空军是秘密参战的,如果太过往南,万一被击落导致飞行员被俘,让美国人知道苏联也参战了,可能会引发世界大战的危机。当然,美国那边早就知道苏联空军参战了,只是睁只眼闭只眼而已。

美国提出“米格走廊”这个词,意在告诫己方的飞行员,这个区域会出现米格机,要小心应对。如果需要去这个区域执行轰炸任务,那就多带点的护航的战斗机(比如F-86)。如果不在这个区域,那么就可以大胆飞了。就好像有流氓出没的小巷子,不是不能走,只是你需要提高警惕或者带够保镖。

米格走廊的真相,跟之前的解读或许不一样

就连参战的苏联空军,也很少脱离米格走廊的范围作战

也就是说,在这个狭小米格走廊内,志愿军空军只是做到了存在,并没有掌控制空权。当然,存在总比没有的好。至少美国空军不敢肆无忌惮的轰炸。

所以,中国方面也试图把机场和雷达站修到朝鲜境内,拓展米格走廊的范围。但是机场修一次被炸一次,最后只得放弃。美国空军被命令不得轰炸中国境内目标。但是朝鲜境内的目标是随便炸的。所以你看,在米格走廊的区域,修个机场都修不起来,何谈掌握了这一区域的制空权呢?

那为什么在米格走廊内,志愿军空军也没能控制制空权呢?

这就不得不提双方的巨大实力差距了。志愿军空军成军1年就上了战场,飞喷气机的时长不过十几个小时。而美国的飞行员普遍都是参加了二战的老油子,飞行时长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小时。再加上战术、指挥上的差距,双方更是不在一个层次上。

米格走廊的真相,跟之前的解读或许不一样

美军F-80油条子在朝鲜上空编队飞行

比如,从朝鲜战争中期开始,美国空军经常组织2机或者4机的猎航小组,由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驾驶,伏击志愿军的飞机。当时的志愿军空军面对这种战术,办法不多。1952年,志愿军空军第4师的张积慧和僚机单志玉,在随大机群活动时因为协作失误,脱离了编队。随后,俩人遭遇8架F-86组成的猎航小组。此战张积慧击落了美国王牌戴维斯和其僚机,但是自身和单志玉也被击落,单志玉牺牲。而且,志愿军空军还有另外3架米格-15被击落,双方损失2:5。

一直到后期,志愿军空军摸索出“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术,才化解了这个危机。所谓“一域多层四四制”可以理解为3D版的“集中优势兵力大歼灭战”,即在一个空域内,在不同的高度集结多个4机编队。这些编队分工明确,紧密协作,可以有效的应对美军的小编队作战。

米格走廊的真相,跟之前的解读或许不一样

一域多层四四制由志愿军空军创造,摆脱了呆板的苏式大机群思维

再举一个指挥失败的例子,1951年11月30,志愿军空军轰炸大和岛。然而战斗之前,志愿军的机场就在大张旗鼓的宣传,没有任何保密措施。等到轰炸那天,负责轰炸任务的图-2轰炸机群提起那起飞了,而负责护航任务的米格-15又是按计划准点起飞的。两个机群没能准时汇合,失去掩护的图-2机队被提前埋伏的F-86截击,损失惨重(被击落4架、击伤4架)。

再提飞机的性能,志愿军空军的米格-15面对F-80、F-84还有点优势,但是面对F-86时,性能优势几乎就没了,最多是势均力敌。米格-15的优势是垂直爬升能力和高速性能,而F-86的优势是低空盘旋、滚转等机动能力。

米格走廊的真相,跟之前的解读或许不一样

F-86堪称一代喷气机之最,给志愿军空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所以志愿军空军这边经常采用的战术是先在雷达的引导下爬升到高空,遇到F-86后立马俯冲掠袭,打完就立马爬升,摆脱敌人。而且在米格走廊内,志愿军在地面有高射炮,这也使得F-86不敢随便低飞,而高空高速性能又不及米格-15。

饶是如此,米格-15与F-86的交换比也不好看。除了志愿军王牌空3师能做到接近1:1的交换比,其他参战各师均做不到。而到了战争后期,最新的改型F-86E登场。虽然志愿军也换装了米格-15比斯,但是性能提升有限,这使得这个阶段的交换比更为难看。比如同为志愿军王牌的空4师(后来的空1师),1953年进行第5次轮战,击落敌机28架(还不全是F-86),自身被击落38架。

米格走廊的真相,跟之前的解读或许不一样

尤其是有一名朝鲜的飞行员驾驶一架米格-15叛逃到了韩国,让美国进一步了解了该机的性能

到了后期,因为第3师、第4师等老牌部队的战斗经验很丰富了,志愿军空军开始让这些老牌部队掩护新组建的部队(比如空6师、12师、15师、17师等)上场,以老带新,车轮战。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更多的飞行员有了实战经验,快速提高空军整体的战斗力。但是这种作战形式也让志愿军空军的实力受到了影响,比如时任空4师师长方子翼曾说,“带领新部队作战确实很麻烦很累,新部队出动一个中队,我们就要出动一个大队掩护”。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志愿军空军战力出现下降,导致“米格走廊”的区域有些缩小,一些胆大的美军飞行员甚至越过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伏击正在起降的志愿军飞机。后来为人津津乐道的韩德彩击落美国王牌费希尔的战例,就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大堡机场上空。

米格走廊的真相,跟之前的解读或许不一样

但是这种传帮带也快速提高了空军整体的战斗力,比如空12师打F-86能手鲁珉,就是空4师带出来的

和海军一样,空军也是很讲究底蕴积累、技术积累的军种。朝鲜战争初期,中苏空军在武器层面还一度占优势,大部分是米格-15(少数拉-11),而美国那边有大量的F-80、F-84这种飞行性能比较差的平直翼喷气机,F-86的数量极少。事实上,整个战争期间F-86的数量都没那么多。因为韩国境内基础设施没有那么完善,部署能力有限。为了提高对地攻击能力,也因为对自身水平的自信,美国并没有堆积大量的F-86。

也有人说,双方装备喷气机的时间是差不多的,那是不是飞行员的水平也差不多呢?这显然就把空战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美国空军经过二战的洗礼,在空中战役组织,战术编组上炉火纯青,而志愿军空军这边甚至连基本的编队都做的不好。比如空4师在第一次入朝参战时,12团在编队训练时发生严重的撞击事故,4架米格-15坠毁,4名飞行员牺牲。

米格走廊的真相,跟之前的解读或许不一样

空4师首次参战时,12团团长赵大海就在进攻B-29机群时被击落,壮烈牺牲

但是,战争期间,年轻的志愿军空军表现出可歌可泣的战斗精神。明知对手很强,也毅然登机、起飞、迎战。这不就是这支军队自成立以来的精神么,这支军队不就是靠着这股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么?

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