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冬天怎么洗澡更健康?方法不对易猝死!

 yygltj 2023-11-09 发布于广东

冬季寒冷洗澡更需谨慎,不仅是日常清洁的方式,什么时间洗、频次多少和怎么洗关乎健康与安全。

随着气温的降低,65岁的老王感到寒意袭人,便想泡个热水澡驱散寒冷。他洗净头发后,裹上浴巾,在浴池中沉浸于热水的怀抱中,感受着温暖和放松。

大约半小时后,老王开始感觉头晕目眩,企图起身离开。但他刚迈步上台阶,便突然眼前一黑,失去平衡,倒地不醒

紧急送往医院的老王此时已无意识,停止自主呼吸,颈动脉无跳动,且口鼻内有分泌物堵塞呼吸道。

医生迅速介入,进行紧急抢救,尽管心电图一度显示生命的微弱跳动,很快又一次变得平直。抢救50分钟后,老王的心脏仍未恢复跳动,终因猝死而逝。

图片

洗澡前先洗头容易发生猝死?

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观点:“在寒冷天气中,先洗头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猝死”,这引发了公众对洗澡顺序是否会影响健康的疑问。

四川省某医院神经内科的主任医师郭富强曾指出,除非个人先天健康状况不佳,否则洗澡的具体顺序并不会引起猝死

对于洗澡时猝死的可能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冯斌提供了详细解释。他说明,导致洗澡时猝死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

心源性猝死:通常发生在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身上,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脑部缺血和心跳骤停。

非心源性猝死:可能源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非心脏类基础疾病,例如脑出血或高血压。

如果真要探讨洗澡顺序的健康影响,那或许它只会对皮肤有所作用。洗澡时先洗头再洗脸,由于热水导致脸部毛孔扩张,有可能会造成毛孔堵塞。

图片

早上和晚上洗澡,哪个危害更大?

洗澡本是清洁皮肤、促进健康的日常活动,然而,错误的洗澡时间有时反而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科学上并没有严格规定洗澡的具体时间。有些人早晨感到疲倦,选择洗澡以提神醒脑;而另一些人则喜欢在睡前沐浴,以放松肌肉、帮助入睡。

然而,以下几个时刻洗澡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应尽量避免:

  1. 饭后立即洗澡可能会干扰消化,因为洗澡时血液会流向皮肤,减少胃肠供血。

  2. 饮酒后洗澡,因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可能会引起晕厥。

  3. 运动后立刻洗澡,热水的刺激会造成血管扩张,降低对心脏和脑部的血液供应,有心血管意外风险。

  4. 按摩前后一小时内洗澡,由于刺激血管扩张,可能会导致内脏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或恶心。

  5. 注射胰岛素后立即洗澡,可能会快速吸收胰岛素,导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或头晕,增加意外事故风险。

图片
图片

冬天寒冷,多久洗一次澡比较好?

夏日里,酷热常令人日洗一次以驱炎热,然而冬季的寒冷条件下,频繁沐浴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和瘙痒。那么,在冷空气笼罩下,多长时间洗一次澡较为适宜呢?

一般来说,年轻人在冬季每隔2至3天沐浴一次即可,而对于老年人和幼儿,3至5天洗浴一次也足够。在保持个人卫生的同时,以维护皮肤的天然湿润,建议尽可能减少洁肤产品的使用,采用流动的清水即可完成清洁过程。

在沐浴的同时,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以下几点安全须知不容忽视

首先,保持暖和至关重要。鉴于冬季室内外的温差,适宜在洗澡前采取措施使身体适应温暖,例如提前开启浴霸,确保浴室环境温馨舒适。

其次,水温的调节应该恰当。过热的水温会导致血液在皮肤表面集中,可能引起心脏负担加重,因此,建议水温控制在大约40摄氏度为佳。

此外,洗澡时间也需控制。沐浴过长不仅会加剧身体疲劳,还可能引发心律不齐及滑倒等意外,因此推荐的洗澡时间为20分钟以内。

对于老年人,浴室内放置一个小板凳或椅子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不仅节省体力,还能有效减少滑倒的风险。

图片

洗澡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但其间的细节也紧密关联着个人健康。特定群体应给予足够的关注,恰当地调节水温和洗澡时长,以避免一些看似简单的活动造成健康风险。

图片

编辑:Jon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