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魔鬼的“鬼气”何时有了“神性”——读《资本论》“商品拜物教”浅悟

 京都闻道阁 2023-11-10 发布于北京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文丨曹开煊

亘古而蛮荒的时代。身披兽皮的先祖向逸散着橙黄色带的天际线望去,湛蓝晕染的夜色往身后属于危机的梦境中褪去。他目光坚定以双掌触地,虔诚地向东方跪伏下来……而后,迎接日出。
他终于又等来了属于太阳之神的伟大国度,祂恩赐人们生命、希望与安定,击退黑夜的暴政,驱散猛兽与毒虫。

拜物教,最初的含义是人们对于自然界中某些物品不可解释现象的畏惧与崇拜而诞生的宗教信仰。人们蒙昧无知却又渴求答案,人们水深火热却又渴求安定,于是为自然的伟力命名,从中获取精神层次的力量试图对抗命运;地水火风、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中对于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事物,都成为了象征力量与神圣的标志。这是远比当代主流宗教更加古老而原始的信仰,是对于自然伟力的崇拜。祂们是人类文明原初的神明,或者说,是最初人们的精神层面的物化与寄托。

后来,一尊尊形似人类自己的神从世界各个角落诞生,起初只是轮廓,而后凝实、清晰。他们性格各异,有的仁爱、悲悯,有的吝啬、残暴,有的狭隘、贪婪……他们的食指朝向彼此,而后不同肤色、装裹挟着不同意志的人们便战成了一团。再后来,一些神在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王。纵横辽阔的疆域,统御着无数的信徒。
只是从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尊神明,祂没有高大而纯金色的外表,没有宏大的史诗与神话来歌颂自己的伟力;祂的信徒没有统一制式的服装与标志来表明他们的身份,甚至没有圣徒写下诗歌来赞颂祂的伟大……祂缄默着,生长着,波澜壮阔。
有这样一种事物,因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需求创造了出来。它不同于精神层面其他宗教信仰,它的力量寄托于实在的物质、浸润在人们的思想中,从古老的社会伴随着人类的前进的脚步直至今天,甚至于将来的无数岁月。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形态,影响着人类存在本身的质态,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交织的关系网络。
后来,一些有智慧的人站了起来。他们的双眼向更远处望去才绝望的发现,自己以及这些神明,不知不觉被托在了一只手掌的掌心。
人们于是抬起头,冲着祂那张带着戏谑神情的脸严肃地发问:“你究竟是什么?”
祂眨了眨眼睛,“不认识我么?”
“我的名字叫商品。”

商品的崇拜古已有之,而推敲当代社会对于“商品”宗教崇拜的现象,必须从逻辑链的更深层切入。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对于商品的概念进行了框定,一件事物最先具备了一种相对简单的特性,即【使用价值】。这种价值是:能够为主体起到某种作用的性质。例如椅子能座,米饭能吃,房子能居住。
而任何商品,都是人类劳动和自然结合的产物。
在古老的社会中,人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需求,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但是由于当时的人们精力和能力是有限度的,人们只能从事于稀少甚至于单一种类的生产活动当中,通过自己的劳动例如种田、畜牧、编织,而后物化为劳动产品诞生使用价值。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产品与其他人交换自己所需的事物,例如用麻布换衣服,用牲畜换工具。
于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首先表现为:【交换关系】。但是这并不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关系。
小麦、布匹这种劳动产物在人与人的交换过程中被赋予了一层新的,抽象的价值:【交换价值】。而这种本来经过个体劳动生成的物品,在交换之中就不仅仅代表了物品本身作为物品的价值,更是蕴藏着一种“经由劳动而产出”的价值。这种价值,只有在人与人产生交换关系中才能存在意义。
而这种价值,或者说经由劳动而赋予的意义,必须寄托于一个实实在在的物品中才能够展现出来。于是马克思将能够参与交换关系的事物称之为——【商品】
于是这种寓于【交换关系】的【交换商品】行为,可以更加直观的将的逻辑链条理解为:
“交换劳动”→“交换劳动产品”→“交换商品”→体现“交换关系”。
“商品”于是成为了“劳动交换”的代表,或者说劳动交换的【物化】。它们之间能够交换的前提,并不是因为质、量相同,而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抽象属性,即是“劳动价值”。
掌握的商品,就掌握了其中蕴藏的劳动价值。
商品的定义是后来人们所逐渐认识到并且界定的,其中的二重性也是一代代人们在历史的规律中总结生成的。
在现代社会中,当普遍现象开始出现的时候,一些学者从驳杂的历史现象与日益完善的理论中逐渐意识到了一件事情:这尊名为“商品”的神明,在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统御了古往今来数不清的人。
这种与当代主流宗教信仰截然不同的形式,却保留着原始社会拜物教的某些特征。人们相信商品的力量,于是将信仰寄托在商品之上。正如人们选择太阳作为自己的图腾一样。

祂笑到:
“我紧随着自然的崇拜后诞生,有你们的地方,我无处不在。
“我是创造与毁灭的漩涡,我是进步与衰退的灯塔。”
“我是最伟大的救赎,我也是霍乱和深渊的开端。”
人离开的商品,几乎不能够独立存在。
马克思以及无数学者曾经畅想过一种人:一座无人之岛的孤独者。
他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围绕自己展开,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都经由自己亲手完成。于是乎,交换关系不复存在,商品之神无力可施。
除去上述这种人,在社会中几乎不存在脱离了商品就能够存活的人。不能够交换就意味着必须自给自足,而人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几乎无法达成。
交换或者说协作,这是商品中蕴藏着的伟大意义。这是团结、和平与交融的先兆。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构筑与完善,商品也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异化”。这是一种能够颠覆所有秩序、美好的强大力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及了四种层面上的异化,它们导向着四种不同的方向与恶果。
一.劳动对象产品的异化
从最开始,人们经由劳动之后产出劳动产品是为了自身的需求所创造,而在“商品拜物教”框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当中,人们经由劳动生成的劳动产品不再是属于自己的事物,而是属于资产阶级,即——自己的劳动与付出不能够同时获得一件事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劳动本身的异化
劳动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人得以作为“人”的坚实证据。进食、休息、享乐,这些行为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唯独“劳动”。人们正是在劳动中被肯定作为人而存在的,在劳动中我们能够运作、能够创造,能够收获无论是自我价值还是社会价值的实现。
而商品拜物教给人们带来的趋向性最终会使劳动的本质遭到异化,人们劳动不再围绕自己,而是围绕代表交换价值的金钱。于是,劳动也就成为了不再崇高伟大的事物。
三.劳动与劳动者关系的异化
劳动本质牵连着劳动者的认知与态度,目的性的偏离以及得不到相应的正反馈,就无法收获在劳动中的肯定,更不能够像本来的那样去热爱劳动。“早点下班吧……”“这班,不上也罢……”。这种类似的牢骚反映了人们对于劳动的厌倦,转而追求在进食、享乐、休歇中收获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低级的,受原始激素控制的,与动物无二致的。这是一种不能够反抗甚至不能够被意识到的,妥协与沉溺。

四.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商品拜物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最初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本不止【交换关系】这一种表现。还有更多美好的关系:互助,友情,亲情,爱情……
而商品的崇拜,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彻底沦为了【交换关系】。以利益为主导,能够为利付出一切的冰冷关系。这是在肢解与消解人类文明中那些美好与善良的东西。
换个更为具象的表述形式,在商品的以寻常可见的现象为例切入:
“双十一人们就开始疯狂买买买,无论这东西是不是自己刚需的事物。”
这种被普世的社会标榜起来的消费主义的本质,就是对于商品的崇拜。
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商品化的市场中利用消费主义钦定了我们的价值的落脚点:有钱的人,能够持有更多的商品即劳动产物的人,能够利用商品或者资本去左右其他人生命。
以所谓的“自由”标榜自由,实质上是被消费主义,或者说商品之神的神力所控制而意识不到的自由。
我们有权利购买,但是我们的需求却是供应方决定的。我们的劳动终究还是物化为了商品的持有与有资格进行交换或者操纵他人交换的本领,即【社会关系转变成为了商品关系】
医疗如果商品化,就会导致一种非常惊悚的现象出现: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我只是买的供我消遣娱乐的东西啊,是我喜爱的东西你凭什么说是消费主义的陷阱?”这种观念,实际上已经在意识上先入为主的被框定在所谓的【自由】之中。人不是像动物一样在享乐、休息、娱乐、繁殖、进食中表现作为人的身份的,而是对于社会、人类进步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现在的人们之所以会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实际上因为这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已经在商品化的社会中无法延续下去,因其与普世的价值导向相违背,从而得不到价值实现的肯定以及回报。

祂继续说:“我的力量耀古烁今,我的疆域纵横无尽时空。”
“只要有聚落的地方,我的信徒就会自然生长,他们的忠诚超越所有圣徒。”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及之前的无数学者们开始从已有的现象中推导出商品神力背后的本质。
因为这是商品之神最大的一群信众“资本家”们的命脉所在,也是挣脱出被剥削压榨、逃离被解构价值的命运的必经之路。
商品的【神性】的产生不在于其本身的使用价值,以及通过人们劳动凝结成的劳动价值。人们能够轻而易举的理解它们,这没有什么神秘可言。而恰恰在于商品的这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又作为抽象的,人与人交换关系的结晶的属性当中,使人们的认知发生了偏差和模糊。
商品的【神性】还在于:能够驱使他人为自己劳动的【神力】。
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当中,只有不断的交换商品才能够生存,没有商品,人就要死亡。没有衣服、大米、水源、盐分、住所、衣物,人们得不到这些经由劳动诞生的产物,就会灭亡。
人们相互以交换关系为依赖,这样的依赖表现在商品之中,因为商品正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总和”。【价值量】即是商品的“神力”,价值量大的东西,就能够驱使人们献出更多的劳动。
以商品神最虔诚的一批信徒为例: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他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这是马克思很经典的对资本主义拜物信仰的阐释。他们对于商品或者说利益的追求,把他们的面貌扭曲成魔鬼。
于是有人高喊:“你如此伟力,究竟是神么?”
又有人问:“你如此残暴,究竟是魔鬼么?”
祂说:“是,我都是。”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会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商品拜物教的出现直至今日超越所有宗教独领风骚,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人们自身造就。商品本身是社会发展自然诞生的产物,它一张一翕都深刻牵动着每个处在社会当中的人,离了它,人们就不能生存。但是它的作用影响,以及多方面的意义是人们自己的决定的,甚至于引导的。
资本家们通过占有剩余价值来压榨人们,他们作为商品拜物教中的圣徒大力弘扬他们的教旨,目的借此控制其他人为自己产生更多的价值。人们受到这种思想甚至可以说是社会价值观的引导,都被圈定成了一个个“物化”的人。但殊不知,操纵神的人也在被神的力量所操纵。他们自己也在商品之神的掌心当中。被利益与价值左右,反而丧失了创造与前进的精神。
于是有个人站了出来,他振臂高呼:“我一定要击败你,创造人们不受你束缚的世界。”
他继续说:“我要创造一个人们都能为自己崇高而伟大的精神而拼搏的世界,一个平等的世界。”
这个人叫马克思,这种社会叫共产主义。
人们不再被物化的商品所束缚,社会通过重新规划社会总劳动来分配人们的任务,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重新定义,不再是仅仅交换劳动价值的利益关系,还有更多的真善美与梦想的追寻。
不是外在的评价,不是空虚的自我满足,而是内心的自我追寻。永远不受压榨与盘剥,永远自由与公正,永远充斥秩序与善良。
祂没有说话,人们却笑了起来:
“真是天真,真是妄想。”
只是这些人们不知道,人类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勇气和意志。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曹开煊,北京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