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槽统考奇葩作文题“要不要背古诗文60篇”

 钟楼语文 2023-11-10 发布于江苏

作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语言文字运用Ⅰ的材料告诉我们,记住已经学过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可是高考依然驱动着同学们花了大量时间背诵必背古诗文60篇,有人因此产生了疑问: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有必要花这么大精力背诵这些古诗文吗?

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材料是想造成一个设疑激思的结构,但因为所设之疑充满了低级错误,大大降低了本题的思辨性。

首先,语言文字运用Ⅰ的材料观点偏激,强词夺理:

拿武侠小说说事已属荒唐,拿张无忌这样充满主角光环的人物说事更是误人子弟。即使就小说而论,张无忌之前已经练过《九阳真经》,可以力克六大派高手了,怎么能来类比普通人的学习?而且既然说“全忘了”,那就是“全记住过”。知识库存都没有建立,谈何腾空?

查了一下,材料最后一段被选入《领导文萃》2022年7月下。哦,这就合理多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嘛。领导哪能与中小学生一般见识呢?

其次,以上材料并不涉及“人工智能”的问题。

试卷第一大题有《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一文,已经解释指出人工智能是做出一种脱离人类的对现实的理解。人工智能替代的不是人的记忆力,而恰恰是语言文字运用Ⅰ的材料所谓的“知微见著、见此知彼的洞察力”。简单来说,就是能替代领导。

非要搞一个科技与人的争议的话,那么电脑程序对应的是耐心和精准度,机械工具对应的是体力劳动,纸笔记录工具对应的才是背诵古诗文。这样看来,这道作文题应该出现在唐代明经科的考卷上。

我想唐代举子,应该会以秦之焚书论证背诵经典的重要性。

第三,“高考依然驱动着同学们”从何说起?

推荐背诵古诗文不是新课标规定的吗?不是说要依标教学吗?就算不参加高考,必修部分的十几篇诗文也是要背的。

要注意,这个说法不是出现在“有人”产生的疑问里,而是作为前提条件给出的,是出题人自认为现实。那么无锡的语文教育观念就很不合课标了。

第四,“花了大量时间背诵”从何说起?真心想背,一天一小时,一个月下来,就能全部背下来。就算不能全部背得,也有了七八成。如果一点没背下,那么知道自己的能力天花板,可以果断放弃,用心在其他题型或科目上,也是一种收获。

把这样语无伦次、不值一驳的材料放在考卷大题上,拿这样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来考学生,充分暴露了出题人的焦虑:学生不背古诗文怎么办?无锡的默写均分不如其他城市怎么办?

于是用考试的机会逼迫学生自我教育一番——统考结束选出几篇优秀作文,自以为堵住了不愿意背书的学生的犟嘴。这个套路跟有作文题让学生写信劝家长是一样的:

高三语文老师,请别借学生说你的话

名校联考作文试题“母亲请就位”解析(附零分作文)

有些搞教育的人,没有当领导的命,却自以为得了当领导的术。真真可笑。

读得要精

背得要准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