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固枝荣——读书读不懂的原因

 火岩山 2023-11-11 发布于浙江

图片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礼记·学记》

学习的意义大概大家都明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别的不说,我们赖以生存的技能,就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而读书,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其好处不言而喻,譬如内容丰富,成本低廉,时间灵活。但是大家对于读书,尤其是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书籍,也有不少疑惑。今天我们和大家谈一谈这个话题,希望对想要从华夏文化书籍中汲取智慧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书太多不知道读什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5000年文明史积累的典籍汗牛充栋,经史子集不胜枚举,儒、道、墨、纵横、兵、法各家理论琳琅满目,天文、地理、农家、医家等类目也是浩浩汤汤,纵有吞天之志,怕是也要学庄子感叹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那么如何有选择的阅读经典呢?首先我们确立第一个共识,就是对自己有用。子不语怪力乱神,荒诞的奇谈怪论徒耗时光,对开始阅读经典书籍的人帮助非常之小。和少儿教育做对比,古人讲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如果按照这个原则来循序渐进的阅读,对于人们的帮助是最大的。

一开始钻研的内容剑走偏锋,被偏颇的内容反客为主塑造了阅读者的价值观,就不利于后续对其他经典的消化吸收。举个极端的例子,我们不能说希特勒没有志向,但他的志向失去了人性,与正道南辕北辙。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不知正,无以知奇,甚至以奇为“正”,自然就掉到了老子所说的大道甚夷而人好径的错误里。

荀子在《解蔽》里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埶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这些都是只看到了奇的功用,而忘记了大道的普适性,比如崇尚器物研发的墨子对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学说就很理想化,没有王道约束,科技大爆炸军备竞赛的结果是全人类都无法承受的。庄子对于天道的理解出类拔萃,只不过用来治理社会有点像一步到位的跳楼理论,没有与现实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好比给人治病,病去如抽丝,不经过戡乱、调理以及归正等阶段,是回不到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的。

脚踏实地的学正道,走正路,是人们开始阅读经典的最佳选择,如何学正道,走正路呢?学习精通事理和制度的圣王之学。修齐治平,万事一理,理解圣王思维方式对于老百姓处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不啻于最高级别的降维打击,比如正因为有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发动群众”、“农村包围城市”的任正非,才有今天的华为。有了正的理念,才可以分辨奇,才不会因为掌握“很多知识”反而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甚至变的巧言令色实则不堪大用。

知道读什么但读不下去

这是阅读的动力问题。人类绞尽脑汁的生存和延续,归根结底是信息的传承,信息传承又分为物质信息(基因)和文化信息,一阴一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刻在铜板上的金文也不可能历经十万年而长存,没有应物无穷的华夏子孙后代,文明不可能得到赓续传递。反之,丢失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之基,人们就会迷失在流散无穷的万物之理甚至伪造的小学中逐渐沉沦,就好像一部没有系统的手机只能被丢进垃圾桶。

言传身教,是为了子孙后代不变成反教背道的禽兽,所以圣贤讲学不可以已。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的向学态度就是弟子的典范: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孟子的人生三大乐事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黄帝、老子、孔子、韩非等等圣贤人物,对于道的追求,本质上和程序员学习编程,农夫学习种植技术是一样的,区别只是圣贤识其大者,百姓识其小者,圣贤和百姓对于生命周期的理解不一样而已。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所以人民团结在高瞻远瞩的圣贤君主周围,自己也能得以存留。荀子讲: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追求王道根本的,是士;效法王道接近它的,是君子;完全通晓王道之理的,是圣人。

我们阅读经典的动力,取决于我们的眼界和志向,之所以被单纯用以消磨时间的俗务所扰,是因为还没有学会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如果是担心难度,市面上的经典书籍也不乏翻译的比较好的,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读得下去但读不懂、读得慢(卡顿)

因为信息载具限制,古人力求言简意赅,所以文字的信息量非常巨大,不仅是文言文本身,其内涵也是经过高度压缩的。这就造成普通人看经典书籍读不懂,读的慢的问题广泛存在。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读经典艰难解决办法原则上就是解压缩,把经典里语句丰富的意思释放出来再行吸收,具体的方法有这么几条:

首先就是看名家翻译解读,久经考验的版本,比如《四书》的朱熹的《四书集注》以及现代名家的注释版本等,当然了,这往往只解决了文言文扩展成为更易于理解的白话文的问题,想要更深入理解内涵依然做不到。

第二便是良师益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礼记》这段话的意思是独自学习无人交流不免孤陋寡闻,轻视朋友就会违背老师教训,轻慢老师教训则会荒废学业。学习有难点有疑惑是正常的,如果没有志同道合的同学和循循善诱的师长,那么就会像韩愈所说的那样,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比金子还宝贵,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就是因为人们通过互通有无教学相长所增长的道术就像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的山林一样持续稳定的供应人们的生计,而不注重学习的人即便有金山银山也是坐吃山空,其命运一眼望到头。孔文子身居高位不耻下问,何况是懂得学习经典意义,求知若渴的我们呢?

最后是个人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验证自己是不是真正懂得学到的道理,而不是似是而非,最简单的做法莫过于上文说过的教然后知困,和良师益友讲一讲自己的理解,就会发现自己理论学习上的不足。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学习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教他。这是孔子对于学生的要求。道不远人,知道自己初心使命的人,不会放弃对于经典的阅读和理解。读的慢的问题无需忧虑,与其囫囵吞枣,不如做到真正能消化,消化了的才是自己的,即便学富五车,如果只能寻章摘句而不求甚解,又有何益?

这里再回答一个人们普遍存在的疑问,为什么史书里都是帝王将相而甚少人间烟火?拿吃东西打比方,胃部消化是要消耗自己的气,或者说能量,吃饭的人总是希望消耗同样的气可以吃到自己能消化的更高质量的食物,这样所获得的营养更多。圣王治理天下的道理可以用来修身齐家,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虽然读来亲切,但无法上达,普适性差,指导意义就弱,看书消耗的时间,就像人消化的气机一样宝贵,高效的阅读,当然是闻一而知十才好。不然真的把一个朝代的竹子都看完了,也记录不完林林总总的琐事。

读的下去也读得懂,但读了就跟没读一样,吸收不了,无法学以致用,甚至越读越迷糊

经世致用的心态,本身是没有错误的,而且值得肯定。那么为什么出现类似每个单词都认识,连成句子就不懂这样的事呢?或者按世面上的说法: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就用大树来打个比方。一颗大树的上有很多枝丫,枝丫上有无数的叶片,每一片叶子都能把太阳光转化为能量供给给大树。道的根本原理就像树根,以化成天下的圣王道术礼乐制度就像大树的树干,诸子百家的学说就像一根根从树干上伸出去的树枝,而我们读到的各家的一个个道理就像树枝上无数的叶片。

所以人们初读经典,发现道德之意深邃难觅,因为树根深埋于地下;礼乐忠恕不堪大用,因为树干本身不能直接吸收能量;诸子百家的理论星罗棋布,前学后忘,因为无论是单独的叶片还是连着叶片的树枝,都没有连接在树干上。

同样读一段历史,不以圣王斟酌损益的角度去查究,就会变成百无聊赖的故事会,不辨是非对错,对将来的指导意义就会归零;同样是一个技术,不能如贤人慎乎其所不睹,通盘考虑对于社会的利弊,覆水难收,就可能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养性养正,就如同一棵大树筑基立本,身正而后能成事,其上可以辐辏无数枝丫树叶。

我们的敌人也懂得研究《鬼谷子》、《孙子兵法》,它们算明白中国文化吗?《说苑·君道》记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对曰:“有之。”哀公曰:“何为其不博也?”孔子对曰:“为其有二乘。”哀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也?”孔子对曰:“为行恶道也。”意思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不把精力放在流散无穷的偏门学问上,是因为这些学问就像器物,可以兼行恶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不是说真的要很死板的去这样执行,而是说知识不要离开根干的大道。忘记我们学习的初心使命,把学习经典当成割韭菜的神兵利器,与夷狄无异矣。

建立好自己道法术决的知识体系,决定自己学习的先后次序,汲取华夏典籍的营养一定会事半功倍,再加上勤而行之,就不会有那种执屠龙术而无可为的感觉了。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我们有达到子路那样学习了就抓住一切机会思考与实践,唯恐没掌握透彻就又要学新知识的境界了吗?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本固而枝荣,读华夏经典,汲圣贤教训,兼众家之长,成君子之道,安身而立命,兴业而荣邦,源远而流长,不亦乐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