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山场就是火不起来?

 小陈茶事 2023-11-11 发布于福建

《1》

福州的天气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外省的茶友都开始自扫门前雪了,而我还在乍暖还寒中度日。

这几天又是闷热到极点。

雨却星星点点不舍得落下,感觉老天在憋着惊人的大招。

好在每日午后的阳光充足,茶能泡得香,味蕾亦能打得开。

这次武夷山胡一刀给我寄了一款“竹窠水仙”的茶样。

不能免俗的,看到“竹窠”二字,有如看到一顶亮闪闪的光环,瞬间好感拉满。

于是,约了朋友一起来喝。

过程相当顺利,大家都不吝啬于发出赞美之词。

结论是,现在能喝到这样品质的一泡水仙,真心太难了。

这些年,“强肉桂、弱水仙”的大趋势里,紧锣密鼓的有限做茶时间里,水仙往往是被放在第二位的那一个。

在现实的利益面前,茶农们自然有所取舍——肉桂经济价值高,保住肉桂品质才能守住成本,确保有钱赚。

是以,水仙被安排在雨天采制是常有的事。

但,雨天做的水仙香气闷、口感涩,很难做出兰底,也更容易出苔藓味。

而今天这泡竹窠水仙,兰底浓郁持久,微微还有些甜果香,有如沁入兰心里的蜂蜜。

每一口都能打动我们的味蕾。

水仙茶的灵动和鲜凝全部汇聚在这泡茶上。

当然不是被舍弃的那一类。

是精心的制作。

是能与肉桂比肩的好山场的好作品。

《2》

后来跟武夷山胡一刀聊。

聊这泡竹窠水仙。

武夷山胡一刀说,这其实是斑竹窠的水仙,并非竹窠。

听闻不是“竹窠”,而多了一个字,是“斑竹窠”,我有些失落。

瞬间感觉这泡茶的光芒黯淡了。

呃,连你也要虚标山场了?我愤而质问他。

胡一刀含着几分无奈地解释,这泡水仙是他们家的倾心之作。

成品茶作出来之后,全家人都觉得不错,又给几位前辈喝过,也认为很好。

可惜的是,斑竹窠名气太小,不如竹窠名气大,是以,只能借竹窠的名头一用了。

查了一下武夷岩茶的山场地图。

斑竹窠的位置在正岩茶山里属较为中心的位置,它位于瑞泉岩和刘官寨中间,位于竹窠不远处的右下角位置。

其实是个极好的地方。难怪能出产如此优秀的水仙。

可惜,没名气。遂,只能借船出海,躲在别人的名字底下,美丽着自己的美丽。

不是不替它扼腕的。

《3》

其实,像斑竹窠这样的山场,位置不错却没名气的,很多。

在武夷山浩如烟海的山场里,有名气的是三坑两涧、马头岩、九龙窠、天心岩、虎啸岩、燕子窠等等。

要知道,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都是很不错的山场。

然而,市场上听来听动,只那么几个山场。

难道其他茶山都不产茶了吗?

当然不。

只是,茶商们在宣传武夷岩茶时,虽然口口声声说着“武夷山有九十九岩,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但行动并不与口号相当。

真要包装产品的时候,他们还是做着心口不一的事情——毫不犹豫地把“牛栏坑”、“慧苑坑”、“鬼洞”、“竹窠”等山场名称堂而皇之地打到包装上,以显示产品的价值和卖点。

作为商家来说,他们当然更愿意把宣传精力花在大家更为熟悉的山场上,特别是那些自带流量的山场。

默默无闻的茶叶挂上这些山场的名字,无需给客户多费唇舌解释,销量便节节高升。

特别是岩茶刚火起来的那几年,几乎每个茶客走进茶店、茶会所,无论买茶还是喝茶,总会问,“牛肉有没有?马肉有没有?”

如果有哪家茶店、会所没有“牛肉”、“马肉”,就会被茶客认为不专业、没档次。久而久之,每家每户茶叶店的货架上悄然都摆上了“牛肉”、“马肉”。

利益驱动市场。

给茶叶“改名换姓”的成本太低了,没有人会牺牲利益要名节。

有流量的知名茶山在市场的营造和推动下只会越来越火,而那些不知名的好山场便是这利益的牺牲品,它们只能默默地扮演着“枪手”的角色,毫无出头之日。

《4》

撇开那些拿外山茶冒充正岩茶的不说,还是有不少良心茶农、商家用上了不错的正岩茶。

虽然换个名字换个山场上架,但是茶的品质、山场、工艺都是可圈可点的。

当茶友们拿着各种知名山场的茶问我,这茶正宗吗?是那个山场的吗?

我只能笑。

好喝吗?

好喝就好,别管山场真假。

假做真时真亦假,何必那么较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