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人有多残忍

 新用户36578gXR 2023-11-12 发布于四川

耳冢

01

在日本京都有一座为纪念丰臣秀吉而修建的“丰国神社”。在每年的5月18日,日本会在这里举行“太阁祭”。这里的太阁指的是丰臣秀吉,因为丰臣秀吉关白之位给自己的外甥丰臣秀次之后,被日本人称为“丰太阁”。

而在丰国神社门前有一个小土堆,被人们称之为“耳冢”。这里面埋葬的其实不是耳朵,而是人的鼻子,是朝鲜人的鼻子。

1592年,丰臣秀吉举大军28万人进攻朝鲜,意图攻占朝鲜,继而侵略大明,并意图进一步占领印度。这28万人,有16万人进入朝鲜作战,剩下的在日本作为预备队。这场战争一共历时七年,最终因为丰臣秀吉去世,日本退军而宣告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人任意屠戮,在朝鲜作战的日军将鼻子作为战功向丰臣秀吉请功。丰臣秀吉要求每名士兵要拿到三个朝鲜人的鼻子,这些鼻子用盐腌制,装在大桶里面运回日本。

日本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功绩",制作了详细的记录和清单,所以,我们今天能够看到这些数据。每一个记录后面都有人名,那是验证者的签名,主要的验证者是早川长政,他是丰臣秀吉的家臣:

黑田长政:在战场上杀敌二十三人,割下鼻子,已验并记录

1597年8月16日

熊谷直盛,垣见一直,早川长政

锅岛盛茂:今天交替代首级的鼻子共二百六十四个,已验

1957年8月25日

熊谷直盛,垣见一直,早川长政

藤堂高虎:鼻子共三百四十六个

1597年8月26日

太田一吉

吉川广家:鼻子共四百八十个,已验

早川长政

1597年9月1日

吉川广家:鼻子共七百九十二个,已验

早川长政

1597年9月4日

黑田长政:鼻子共三千个,已验

1597年9月5日

早川长政

战争结束之后,朝鲜和日本逐渐恢复关系,1624年,战后的27年,朝方派遣使者到日本,其副使姜弘重在看到了埋葬朝鲜人鼻子的坟冢之后,写下了一下内容:

倭人云秀吉聚埋我国人耳鼻于此。秀吉死后,秀赖环封立碑。或云晋州陷没之后埋其首级于此。闻来不胜痛心。

而被俘虏到日本的朝鲜人沆这样写道:

(鼻子)积成一丘陵,埋之大佛寺前。几与爱阳山腰平。血肉之惨,举此可知。

1615年,朝鲜人李睟光编了朝鲜第一本百科辞典,他在里面写道:时我国之人,无鼻而得生者亦多亦。

那到底有多少个鼻子被运回了日本呢?一次运输的量就是15个大桶,而有人根据现有资料统计,超过15万朝鲜人的鼻子被运回了日本。这样大的数量,很显然,绝大多数的受害者都是普通百姓。

埋葬鼻子的坟冢,随着丰臣秀吉时代的过去,逐渐被遗忘,但到1898年,丰臣秀吉去世三百周年,已经在甲午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日本人,对丰臣秀吉祭拜的同时,又恢复了耳冢。

从耳冢和丰国神社的位置来看,很显然,耳冢是作为丰臣秀吉的功绩而存在的。我们常说今天的日本人并没有认真反思战争,这就是明证。

而在这场入侵战争中,日本人的暴行绝非只有这些,一个非常血腥的行为就是屠城。日本在朝鲜的屠城很多,比如南原、晋州等等,这里讲讲晋州之战。

02

1592年,在战争初期,日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取得了重大战果,但在晋州遭受到了3800名守城朝鲜军的阻击,25000名日军攻打了6天也未能成功。

丰臣秀吉对于晋州的失败十分恼火,当时日军在汉城撤退,但依旧决定对晋州发起围攻。为了这一战,日军几乎是倾巢出动。

日军第一军团,加藤清正25624名;第二军团,小西行长26182名;第三军团,宇喜多秀家18122名;第四军团,毛利秀元13600名;第五军团,小早川隆景8744名,合计总兵力92972名。

而明朝此时在朝军队整体不超过4万人,而且分散在各地,又要守卫汉城,所以也派不出兵力援救。

日军首先截断了各地通往晋州的道路,让其贬为一座孤城。

22日,战斗打响。日军用火器进攻,城中各处均有中弹,朝鲜军损失很大。这种火器就是燃烧的火器和炙热的铁块。到了晚上,日军夜战,直到天明。

25日,日军在东门垒土修成了高台,向城内攻击。又制作了龟车,也就是木制大柜,用以抵挡城墙上的攻击,柜下面有人,挖掘城墙。但都被朝鲜军击退。这一天日军一共进攻四次,全部失败。

27日,日军用火器攻击城内,朝鲜军死者超过三百人,日军攻城失败。

28日,日军大举攻城,损失超过千人。

29日,东门因为连日遭受攻击,加上雨水侵泡而倾塌,日军蜂拥而上,城中守军全数前往堵缺口,日军未能冲进。但西北门又被日军突破,城池失守。(朝方的记载是28日,这里选用的是日本的记载)

入城池的日军,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

军民死者六万人,牛马鸡犬不遗。贼皆夷城填壕堙刋井,以快前愤,时六月二十八日也。军民得脱者数人而已。自倭变以来,人死者未有此战之甚也。

六万人被屠杀,对于朝鲜来讲,是一个不小数字。战后,由于晋州地区因战乱而荒废,最终只能改变行政区域。

后记:而今,韩国当局与日本打得火热,韩国总统尹锡悦在政治上向日本靠近,不知他回首自己国家历史的时候,当作何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