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编制好一本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取水水源为地表水)

 涛儿—taoer 2023-11-12 发布于辽宁

Image

Image

如何编制好水资源论证报告

(取水水源为地表水)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水资源论证在建设项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够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依法用水、评估项目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通过搜集现有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供水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同时对其供水对象的用水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合理取用水量。最后对项目取用水和排水可能对其它水户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作出论证、评价,为申请取水许可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按行业分类:水资源论证分为规划水资源论证、区域水资源论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较为普遍的论证)。
按取水水源类型分类:地表水水资源论证、地下水水资源论证。

PART 1

PART 1

资料收集

1、内业资料收集(按行业分)

(1)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水资源公报,水资源三条红线自考核(自查)报告或三条红线个指标落实情况。城乡规划、行业发展规划,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水功能区划、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等;
(2)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成果(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及有关审批文件、审查意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有关意见等;
(3)建设项目概况,取用水方案和退水方案,相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及其审查意见等;
(4)分析范围内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水文地质、社会经济等现状资料。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连续枯水年和特枯水年的调查资料,主要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以及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等有关成果与资料;
(5)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内现状水质、取水量,已建城市生活用水、重要工业供水水源地情况;
(6)取水影响范围和退水影响范围内水功能区的基本情况、水质管理目标、代表断面的现状水质、现有及已审批的取水工程和取水量,以及入河排污口基本情况和如何排污量等;
(7)从已有供水工程或公共供水管网取水的,应收集已有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用水户和实际供水量等资料。

1、内业资料收集(按取水水源类型分)

水源为水库、河流

(1)水量平衡图;
(2)供水、排水水质检测报告;
(3)周边其他用水户及水质监测点分布图;
(4)供、排水管线图;
(5)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根据项目位置、项目性质、经济成本、行业要求等提出的取水量,给出详细的用水量计算);
(6)业主提出的排水方案(污水排放量、排放方式(污水管网/零排放/水功能区)、排放地点);
(7)本项目可研报告(用水规划、用水工艺)。

水源为自来水公司

(1)供水协议;
(2)取水及排水水质检测报告;
(3)水量平衡图;
(4)本项目可研报告(用水规划、用水工艺);
(5)输水管线图;
(6)自来水供水范围及用水户用水量及水质监测点分布图
(7)自来水公司可研(处理规模、供水能力);
(8)污水水质检测报告;
(9)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根据项目位置、项目性质、经济成本、行业要求等提出的取水量,给出详细的用水量计算);
(10)业主提出的排水方案(污水排放量、排放方式(污水管网/零排放/水功能区)、排放地点)。

2、外业资料收集

(1)业主单位简介;
(2)场区各用水单元用水工艺介绍;
(3)采用的节水技术说明;
(4)退水方案说明(退水量多少、退水如何处理、退水口位置及经纬度、退水水质检测情况);
(5)现状照片(取水口所在场地现状、周边环境现状;潜水泵、输水管道、蓄水池、填埋场区各用水单元现状(包含生产区、生活区);退水处理设施;退水口);
(6)项目区域内其他取水工程分布情况。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PART 2

PART 2

编制要点

1、确定分析范围、论证范围

主要包括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取水影响论证范围退水影响论证范围
以地表水为取水水源的,其论证范围应根据水文站网分布情况及水文资料条件,结合已有成果,综合考虑取水水源的来水情况、现有供水工程及其运行情况等因素,按照便于水量平衡分析和可供水量计算的原则来确定
取水影响范围应涵盖取水直接影响的水域
退水影响范围应涵盖受纳退水的水功能区、退水影响的相关水域及受影响的取用水户。

2、来水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公报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等成果,结合调査和收集的资料,分析范围内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可利用量,根据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指标分析区域水资源的变化趋势情况。

3、用水

3.1用水环节

建设项目主要用水环节或系统)采用的工艺、设备、技术,用水量、水质要求及循环回用过程等
3.2用水量的核定
对于新建项目,根据不同地区的行业取用水定额、水资源公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相关规划报告,根据用水环节确定建设项目的用水量。
对于改建、扩建项目,应收集已建工程取水、用水和退水的实际资料,并进行水平衡测试,根据相关规划要求重新核定用水量。
3.3用水过程
根据项目提出的取水、用水、退水方案分析项目取水、用水、耗水和退水的关系,绘制水量平衡图标明主要用水环节用耗)水量及设计参数。其要求如下:
a)重要用水单元应当单独绘制用水流程和水量平衡图;
b)用水受季节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应绘制不同季节和全年的水量平衡图;
c)城市公共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建设项目可以省略水量平衡图。
冷却水量超过总取水量30%以上的建设项目,应单独分析冷却水循环量的合理性。根据热量平衡、水质情况,分析冷却水循环量、浓缩倍率的合理性。
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回用的具体用水环节和水质水量要求,评价污水处理回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论证污水排放量和浓度的合理性。
对污水不外排的建设项目应通过物料平衡、水量平衡等分析,论证项目实现不排水设计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根据建设项目用水过程与水量平衡图,以水量平衡表的形式逐项列出用水过程中各环节的取补)水、用水、耗水、回用水及总退水量,并说明各环节的水质情况。
对于改扩建项目分析本项目与已建在建)项目取水、用水和退水之间的关系,计算改建、扩建项目的有关用水指标,绘制整个项目的水量平衡图。
3.4用水合理性分析
根据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目录,分析项目的用水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等的合理性。
对于农业灌溉项日,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在东北、西北、黄淮海等区域,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早技术。
改建、扩建项目,应收集已建工程取水、用水和退水的实际资料,并按照GB/T 12452要求,进行水平衡测试,分析已建项目的节水潜力。
4、取水
建设项目取水应该包括:水源类型、取水方式、取水工程或设施)位置、取水规模、取水过程、取水水质和设计保证率要求等。

4.1取水的合理性分析

项目取水应符合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符合水量分配方案满足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控制、地下水管理等水资源管理要求。项目取水应符合水功能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保护、生态保护等有关要求满足河道内最小流量或水量以及湖库)最小水深的要求在通航河道上满足最小通航水深等。
4.2取水的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取水影响包括对水资源与水文情势、水功能与水生态的影响、对涉及敏感区域地下水影响、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涉及多水源取水的建设项目,应分别论证项目不同取水的取水影响。
分析建设项目取水与区域已建、在建和已批准拟建项目取水的叠加与累积影响。
4.3解决方法措施
应针对取水影响,提出消除或减缓建设项目取水不利影响的措施及补偿方案建议。
通过水权转让取得水源的,应分析取水用途改变后对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以及出让水权方利益的影响。
应绘制取水影响范围内水系和主要水利工程分布图,注明相关已建、在建和已批准拟建的取水口位置,图示应简洁、清晰。
取水可能导致水资源及水文情势变化的,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取水规模和保证率要求,重点分析最不利时段取水对水资源和水文情势的影响.
在水网区、湖泊等区域和水库、闸坝等水工程取水的,应重点分析取水对水位和最小水深的影响;在航运和重要水能开发河段取水的,应分析取水对航运和水能利用等的影响。
在水资源丰沛地区.取水影响范围内累积取水量小于取水河段历年实测最小流量的10%,或累积取水量小于多年平均最枯月流量的5%时,可简化取水影响论证内容。
5、退水
建设项目退水包括退水地点、退水方式、退水量、退水水质和退水过程等。
退水影响范围应涵盖受纳退水的水功能区、退水影响的相关水域及受影响的取用水户,其要求如下:
1应主要考虑正常工况下退水影响范围,兼顾非正常工况或事故条件下退水可能影响范围;
2退水排入市政污水收集管网或污水处理厂的,应考虑市政污水收集管网覆盖范围,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和能力等因素。
3退水影响范围应以水功能区图为底图进行绘制,标注入河排污口位置、受影响的水域范围,主要取用水户取水口位置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范围,并附表说明主要取用水户取退水的基本情况。
5.1退水影响分析
在建设项目退水量以及退水主要污染物核定的基础上,论证建设项目退水对水资源、水功能和水生态影响,论证对其他用水户用水权益影响,提出消除或减缓建设项目退水不利影响的补救或补偿方案建议。
应分析建设项目退水的受纳水域内已建、在建和已批准拟建项目退水的叠加与累积影响。
对于建设项目退水条件复杂和退水污染风险突出的,应分析非正常工况影响与事故风险,提出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要求。
项目地表退水对地下水质产生影响时,应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补给和排放关系,论证建设项目退水对地下水的影响。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应按照SL 525要求,分析退水影响。
应绘制退水影响范围内水功能区划图,给出项目退水坐标,注明已建、在建和已批椎拟建的入河排污口、取水口位置。
5.2解决方法措施
建设项目退水流向包括排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入河排污口、不退水。
1退水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处理能力、处理工艺和项目退水的污染物类型和污染负荷.分析论证退水方案可行性,并附污水处理厂同意接纳建设项目退水的文件或协议;
2退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且下游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退水水质应符合CJ 343要求,且应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处理能力和处理工艺,分析论证退水方案的可行性,并附污水处理厂同意接纳建设项目退水的文件或协议;
3对使用已有入河排污口的,应对项目的扩大排污量进行分析论证,并应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的入河排污口的登记或设置同意文件。
3对不向厂区外退水的工业项目,应结合污水处理工艺和回用流程分析.论证实现不退水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分析突发事故情况下的退水影响风险,并提出对策与措施。
当项目退水形成污染混合区域时.应采用水质模型计算分析退水对水域功能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当退水存在重金属、有毒、有机污染和生物污染风险时,应专题论证有关特征污染物对受纳水体,尤其是对水源地的影响范围与程度,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
根据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分析建设项目退水的可行性,提出污染物入河排放最控制要求。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PART 3

PART 3

小结

水资源论证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保证水资源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建设项目合理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以及减少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对周边产生的不利影响的重要依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取水许可审批的必要前提条件。
Image

Image

本公众号设有投稿专栏,诚邀各位专家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