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好数学,数感先行。数感培养通关之路

 金苹果6 2023-11-13 发布于北京

数学爱恨

作为数学学的极其卖力但是成绩特别一般的理科生,对数学学的好的人从来都有一种仰慕之情。数学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一堆不太好明白的公式和符号,小时候一度听到的理论是数学学得好的人智商高,所以也曾经怀疑自己的智商低于平均值,还好并没有自暴自弃,一直在求学的道路上坚持。直到自己接触了教育学,才了解到“数感”这一概念,并且意识到它对数学的学习是何等的重要。

图片

      对于数感的定义,数学家基斯.德夫林提炼了数感的定义,认为数感由两个重要的部分组成:同时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能力和及时记住连续呈现的物体数量的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课程的学习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十项核心能力,数感便是第一位。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 ”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简单的来说,数感就是能理解数字的意义,数字和数量在脑子里能够实现无缝衔接的转换。

图片
图片

数感好的学生,在运算中不拘泥运用计算法则或公式进行计算。而是能够感觉数的特征,灵活选取计算策略来计算。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的数感呢?如果把培养数感比喻为通关游戏,那么闯关之路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step 1:

对数字的认识

数学牛娃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一定不是从阿拉伯数字开始的,而是从实实在在的物体认识到数字所代表的含义,比如今天买了一只小兔子,“1”的背后就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但是反过来给孩子一个数字“1”他并不能理解这代表了什么。告诉孩子家里有3口人会让他更轻松明白3代表的数量。所以用“看得见”的方式给娃一个直观的概念,能让他们更轻松从数量认识数字。

图片
图片

step2:

对不同数字之间差别的感知

       让孩子理解多和少,大和小的概念。可以通过数数,数手指,理解数字前后顺序之间的逻辑性,例如从1数到10,每个数字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且每个相邻数字之间相差1,也就是每往后数一个数,物体的数量就加1。慢慢认识数字的大小。

图片
图片
图片

step3:

玩转数字

       即数字的拆分,重组,简便计算。孩子可以玩的积木,卡片,乐高都可以作为教具,比如19块积木加3块积木,可以重新拆分成20块积木加2块积木。总数便更容易算出来。这种”补数”的概念在数学的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数字的简便运算用的好,对于以后高年级的物理和化学的学习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比如化学式的的配平,物理题的计算等等。

图片
图片

生活中对于数学的应用更多的时候是对数感的应用,举个例子,商场中遇到一个营业员,对于衣服的折后价基本能张口就来,而衣服通常是369,549之类的价格,8折计算原价乘以0.8并不好算。而她采用的办法就是减去两折,比如549打八折,549-54.9×2≈549-110=439。

图片
图片

       培养好的数感将会一生收益,算数快准巧,生活有诀窍。各位妈妈们get到培养孩子数感的通关秘籍了吗?如果有良好心得体验的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