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牛弹琴(诗0314):咏史(一一一、王守仁)

 小楼春日 2023-11-13 发布于广东

咏史 一百三十二目,一百四十六首(二〇二〇年一月二日至三月二十一日)

新春伊始,肺疫肆虐。全民动员,宅居抗毒。无怡情之郊游,宅清静之校园。既绝友朋之聚会,再检既阅之诗书。略翻一过,趣味依然。暇想联翩,凝为小唱。

一一一、王守仁

亦文亦武亦功臣,尽与心中贼较真。道术凭君登大雅,文园自是育茵茵。

       王守仁(1472 -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幼名云,五岁时改名守仁,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他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进士,先后担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

      十二岁时,王守仁正式就读私塾。十三岁,母亲郑氏去世;不久,父亲也去世了,他从此过上了独立的生活。嘉靖三年(1524年),他应邀到稷山书院讲学;嘉靖四年(1525年),又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亦开始讲学,传播“王学”。

      正德十四年(1519年),他得知朱宸濠叛乱,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最终帮助朝廷平定了叛乱,从此确立了在朝廷中的威信。

      在学问上,他支持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的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他认为事理无穷无尽,逐样去研究、理解,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主张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然具有宇宙的精华。他时时提醒人们要注意清除心中不良的影响,告诉人们“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阳明创立的“心学”体系,作为儒学的一个学派,其渊源最早可推溯到孟子。他建立的“心学”体系虽与陆九渊的学说有所联系,但并非单一地、直接地渊源于陆九渊心学,其直接的源头是“陈(献章)湛(甘泉)心学”。陈献章开明代心学之先河,经过弟子湛若水,而影响到王阳明,在中国思想史上称为“姚江学派”。

      他的学说,即“阳明学”,不但是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他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