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学”是什么样的学说?

 霃楓 2016-11-14

“心学”是什么样的学说?

我们经常会引用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观的一句话:“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句话出自心学的创始人南宋的陆九渊。在两宋的重要理学学派中,心学士形成较晚的一个。那么,心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派呢,它有哪些观点和思想呢?下面,笔者着重介绍下心学的两位重量级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重要思想。“心学”是什么样的学说?

一、陆九渊其人

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今江西人,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

陆九渊在兄弟六人中最小,但最聪明。据说,在他三四岁的时候,他就曾问他的父亲,“天地何所穷际”,他的父亲没有回答他,因此陆九渊穷思极想,以致于废寝忘食。他五岁就读《论语》,听到有人诵读程颐的说法,他认为和孔孟的思想并不吻合。在他十岁时,读古书时,就提笔写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令人惊叹!“心学”是什么样的学说?

后来,陆九渊考中了进士。此后,陆九渊在家中设堂讲课,前后持续三年。1174年,被任命为主簿,步入仕途。宋光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知荆门军,在政务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仅仅上任才一年零三个月,便因病去世。

二、陆九渊的主要观点

第一、心是宇宙万物的源泉。陆九渊自认为是孟子之后唯一能懂孟子的人,其思想与孟子大有渊源,最关键的一点是,“心”为生发宇宙万物的源泉,人的主观意识“心”掌管着天下万物,万事万物都由心而生,宇宙也不例外,所以才有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说法。

第二、主张“发明本心”。陆九渊主张从心学的立场出发,认识到本心,然后再博览群书。

第三、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他认为,太极就是实理,就是宇宙的本原,在太极之前再添上一个无极实属多次一举,而且无极一词也不见于儒家的经典,却是出自道家的《老子》一书。

三、王阳明其人

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因此又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心学”是什么样的学说?

王守仁自小志向远大,据说,在北京读书时,有一次问老师,人生第一等事是什么,老师认为是读书以获取功名。而王守仁一语惊人,认为人生的第一等事是读书学做圣贤。

自少年时代起,王守仁就表现出豪迈不羁的性格,他17岁时,在南昌成婚,但是在新婚之日,他却和道士探讨养生之道,并和道士相对静坐直到第二天。“心学”是什么样的学说?

王守仁28岁时步入仕途,后被贬到贵州。在贵州那个安静的山区环境中,王守仁对《大学》的有关思想有了新的体悟,认为心是世间万物的根本之所在,万事万物都是心的产物。要认识圣人的思想,自己体悟就足够了,何必在具体事物上寻求至理呢?王守仁思想的这次转变,史称龙场悟道。

四、王守仁的重要学说

第一、心学的提出。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心说,事实上,心学这个概念就是王守仁提出来的。王守仁认为,理化生宇宙万物,人是宇宙中最精髓的部分,因此,人心中也就拥有了理的精髓。换句话说,理就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不需要从外在的事物来探索理。心外无理,理就是人的本心。

第二、提出了致良知的概念。他认为,良知是新,心即为理,因此,良知就是天理,是判定善恶的标准,良知也是人本身具有的内在特征。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在市级胸咚中兼知良知,做到知行合一。
“心学”是什么样的学说?

第三、心外无物。为了说明儒家的义理、伦理之心,或者说万物之理,是人人都有的,而且是根植于心的,心与物不能独立存在,不能把他们割裂起来看。有一次,他和朋友郊游,路上碰到一株花,朋友对他说: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这花又作何解释呢?王守仁说,这多花对于你的心来说,其存在本身及其意义的被确认,在于花在人心中的显现。如果单纯抛开心来说花,花也就不能称之为花,因此花这一概念是在你的心目中存在。
“心学”是什么样的学说?

五、笔者总结

整体上讲,心学更注重主观的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历史上虽然心学没有撼动程朱理学作为中国社会统治思想的地位,但是,其对程朱理学也产生过一定的冲击。最后,陆王心学同程朱理学一样,在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和西学的冲击下衰落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