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灵枢·五变》学习笔记一二六

 幽默的数据线 2023-11-13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前言

      了解自己的身体及其运行法则,不是医生的工作,而应是每个人生活所必备的常识。学习并了解医学经典,正是增长这种常识,以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其优异者与心有余力者,则可以恩及他人而成为医者。

本篇内容要点:

        1、“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即,邪气并不会因人而异。被邪气所侵的人,才生病;躲避开了邪气威胁的人,自然就不会生病了。并不是邪气主动地侵扰人,而是人未能避开邪气

        2、树木受光面坚实,背光面质地松脆。坚则刚,脆易伤。树木皮薄者易受曝受旱,受湿而烂,而树木刚硬的易根摇叶落。

        3、同理,人应于木,人的关节、皮肤、腠理不够强健,邪气由这些部位侵入,因此经常生病。

        4、肌肉不结实、腠理疏松的人,易于染上风病。

        5、“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五脏不够强健的人,必定有着刚烈的性格。他们经常发怒,容易对不够强健的五脏造成伤害

        6、原因是:发怒的时候体内的气会上逆,在胸中郁积起来,气血运行逆乱而留滞充胀皮肤和肌肉,血脉的运行因而受阻,郁积而生热消耗肌肉和皮肤里的津液,从而引起消渴病

        7、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颧骨者,骨之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

        8、肌肉不结实、皮肤纹理粗糙的人易于染上痹病

        9、善病肠中积聚者,一者肠胃功能差,二者饮食冷热不调再伤害脾胃。

        10、疾病与时令的关系,取决于届时天干地支、年运与人体五行气质的生克关系,即遵循五变之规律。

图片

       下面,随附《五变》之相关【原文】与译文:

        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

       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注1:黄帝问少俞说:我听闻所有疾病最初的阶段,都必定是外界雨寒暑的邪气,通过体表的毛发进入腠埋,然而邪气进入腠理后,或是被排出体外,或是滞留在人体内。留在体内的邪或是引发水肿、多汗的风水病,或是引消渴病,或是引起发病,或是引起长久难愈的痹症,又或是暂时并不发作,而是在体内积聚起来。同样由邪气引起,可能的结果却数之不尽,希望能听你解释一下其中的缘由。此外有时人们同时染病,所患的病症却不尽相同,这难道是由于自然界为不同的人生化了不同的邪气吗?多么奇怪呀!

       少俞说:自然界所产生的邪气,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人而异。被邪气所侵的人,因而生病;躲避开了邪气威胁的人,自然就不会生病了。并不是邪气主动地侵扰人,而是人未能避开邪气,因此才为邪气所侵。)

       黄帝曰: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

       少俞曰:善乎哉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斲(zhuó)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

       夫木之早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旱,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溃而漉;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枝折杌(wù)伤;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

        (注2:黄帝说:那么同时被邪气侵袭,同时染病,所得的病却各异又是什么缘故呢?希望能听你讲解一下。

       少俞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啊!请允许我用木匠伐木来作个类比。木匠磨好刀斧砍树的时候,常会发现树木受光面的质地比背光面坚实很多,较坚实的受光面很难砍伤,而背光面质地松脆,易于砍伐。此外,树木枝杈交结处的质地也十分坚实,甚至可以崩损斧子的刃口。一棵树的质地尚且不一,既有质地坚实不易砍伤的部位,也有松脆易砍的部位,更何况不同的树木,连树皮的厚度、汁液的含量也都各不相同了。

       开花抽芽较早的树木,遭受初春的寒霜和强风的侵袭,便会花朵零落、叶片桔萎;质地疏松、皮层较薄的树木,被持续暴晒或遇到大旱,枝条、叶片便会桔萎;皮层较薄、含汁液量大的树木,在长期的阴雨之下树皮便会溃烂;质地刚硬不易弯的树木,很容易被骤起的狂风牵动树根,摧折枝叶。这五种树木,尚且会因自身体质的不同,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受到不同的损伤,更何况是人了!)

       黄帝曰:以人应木奈何?

      少俞答曰:木之所伤也,皆伤其枝,枝之刚脆而坚,未成伤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注3:黄帝问:人的情况和树木的这些情况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少俞答:树木所受的损伤,都在枝杈上。遭受同等的外部侵害,质地坚实的枝杈,就不会有所损伤。之所以有些人生病较多,也是因为这些人的关节、皮肤、腠理不够强健,邪气由这些部位侵入,因此经常生病

       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

       少俞答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黄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坚也?

       少俞答曰:䐃( jiǒng)肉不坚,而无分理,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此言其浑然者。 

      (注4:黄帝问:如何分辨那些易于染上发汗不止的风厥病的人呢?

       少俞答:肌肉不结实、腠理疏松的人,易于染上风病

       黄帝问:依据什么来判断肌肉不够结实呢?

       少俞答:聚结凸起的肌肉不结实,皮肤的纹理不清晰,或者皮肤纹理清晰但粗糙,质地也不够紧密的人,其腠理也会比较疏松。这便是判断肌肉不够结实的依据。)

       黄帝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

       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黄帝曰:何以知五脏之柔弱也?

        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心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  。 

      (注5:黄帝问:如何分辨那些易染上消渴病的人呢?

       少俞答:五脏都不强健的人易于染上消渴病

       黄帝问:依据什么来判断五脏不够强健呢?

       少俞答:五脏不够强健的人,必定有着刚烈的性格。他们经常发怒,容易对不够强健的五脏造成伤害。)

       黄帝曰:何以候柔弱之与刚强?

       少俞答曰: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臗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言其人暴刚而肌肉弱者也。 

      (注6:黄帝问:如何分辨那些五脏不够强健而性格刚烈的人呢?

       少俞答:这些人的皮层较薄,目光锐利而眼窝深陷,双眉长而竖直,性格刚烈,因而常常发怒。发怒的时候体内的气会上逆,在胸中郁积起来,气血运行逆乱而留滞,充胀皮肤和肌肉,血脉的运行因而受阻郁积而生热,消耗肌肉和皮肤里的津液,从而引起消渴病。这就是那些性格刚烈而肌肉瘦弱的人的情形。)

      黄帝曰:人之善病寒热者,何以候之?

      少俞答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

      黄帝曰:何以候骨之小大,肉之坚脆,色之不一也?

       少俞答曰:颧骨者,骨之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皮肤薄而其肉无䐃,其臂懦懦然,其地色殆然,不与其天同色,污然独异,此其候也。然后臂薄者,其髓不满,故善病寒热也。 

     注7:黄帝问:如何分辨那些容易发烧的人呢?

       少俞答:肌肉质弱、骨骼较小的人容易发烧

       黄帝问:依据什么来判断骨骼的大小以及肌肉是否瘦弱、气色是否不一呢?

       少俞答:颧骨是全身骨骼的标杆颧骨粗壮的人,全身的骨骼都会较为粗壮;颧骨细小的人,全身的骨骼都会较为细小。皮层较薄并且没有肌肉聚结凸起的部位,手臂无力,地阁处黯淡无光,与天庭有明显的区别,在所有部位中显得黯淡,这就是肌肉瘦弱、气色不一的表现。此外,双臂肌肉瘦弱的人,骨髓内的阴精不足,因此也容易发烧。

       黄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者?

      少俞答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

       黄帝曰:痹之高下有处乎?

      少俞答曰:欲知其高下者,各视其部。 

      (注8:黄帝问:如何分辨那些易于染上痹病的人呢?

       少俞答:肌肉不结实、皮肤纹理粗糙的人易于染上痹病

       黄帝问:痹病发作于身体的什么部位,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呢?

       少俞答:想要推测痹病会发作于身体的什么部位,需要审视各个部位,较虚弱的部位易于染上痹病。

       黄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

       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稸积留止,大聚乃起。 

      (注9:黄帝问:如何分辨那些肠子易于染上积聚病的人呢?

       少俞答:皮层薄而不润,肌肉不结实却湿润的人,肠胃功能较差,邪气容易滞留在体内,从而引发脾胃等脏器的积聚病。若是再加上饮食冷热不调,邪气进一步侵害脾胃,蓄积更甚,便会引发严重的积聚病。

       黄帝曰:守闻病形,已知之矣,愿闻其时。

       少俞答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时。时高则起,时下则殆。虽不陷下,当年有冲通,其病必起,是谓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 

     (注10:黄帝说:我听你讲解了这些疾病的症状,已经掌握了通过外在表现推断疾病的方法。希望能再听你讲解一下疾病与时令的联系

       少俞答:首先要知道当年的天干地支,然后据此推算客气加临于主气的时序顺逆。客气高于主气时,病情便会有所缓解;主气高于客气时,病情便会恶化。此外,即使不处于主气高于客气的状态下,也有可能因年运的影响而产生疾病,这是由人的形体、气质类型和年运五行属性的生克关系所决定的,是五变的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