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文言断句知识之句式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1-15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图片

        上一期,跟大家分享了文言断句的一些技巧,对“五大标志”的前三个知识点——词性、对话词、虚词,结合2023年高考的文言文段做了一些分析。本期将会继续关注该考点。断句训练中,一定要掌握文言句式知识,因此本期将结合具体的文言句式和例句做补充,再结合一些高考考题进行分析。 

图片

文言句式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以及一些固定句式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1判断句

   判断句是指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判断句的主要形式有:

(1)“……者,……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者,……”如: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3)“……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者也。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用副词”“”“”“”“等表示肯定判断,表示否定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作判断动词。如: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无标志判断句。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边练边悟

图片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练习]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

[断句]/秦所以重王/以王有齐/今地未可得齐先绝/楚孤/秦又何重孤国

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

[翻译]秦王之所以重视大王的原因,是因为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盟邦。如今还没有得到秦国的割地却先和齐国断绝邦交,是让楚国陷于孤立状态啊,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节选自《说苑·贵德》)

[练习]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

[断句]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吴起美哉乎河山之固魏国之宝

[翻译]魏武侯乘船顺黄河而下,在中游的时候,回头对吴起说:多么美丽而险要的山河啊,这是魏国的无价之宝呀!


边练边悟

图片

2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被动句的主要形式有:

(1)“…………”…………”如: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为所……”如: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意念被动句,无标志词。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意为被攻占)


边练边悟

图片

202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 材料二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练习]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答案]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坚为垂所陷明夫为陷而欲胜敌,不亦难?臣故曰无术,苻坚之类是也

[翻译]李靖回答:“我看《苻坚载记》说:'(淝水之战时)前秦各军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的军队独能保持完整。苻坚率领千余骑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杀了苻坚,慕容垂却没有杀。’从中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而唯独慕容垂的军队得以保全,可见苻坚被慕容垂所困的局面已经很明显了。被人困住而想要战胜敌人,难道不是很困难的吗?所以我说他没有智谋,苻坚就是这样的。”

3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后,而文言文中则存在大量的宾语前置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

(3)”“作提宾的标志时宾语前置。如: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介词宾语前置。一以当十中的是作介词的宾语。

(5)作宾语,也常常前置。如: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

2023年高考全国卷 周尧卿(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真题选读]

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

执母(执丧,奉行丧礼,守孝),倚庐(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三年,席薪枕块席薪枕块:旧时居丧者以薪草为席,以土块为枕,以示哀苦之意),即使)疾病不饮酒食肉。无定代词,有人)勉(劝勉)之以礼(状语后置句,正确应为“或以礼勉之”),曰:“《礼》'老病不止酒肉’(年老有病的人不需停止喝酒和吃肉),内心)或许)不(忍受)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能忍心像这样做吗)?”葬之先期,亲身)自负土背土筑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没有什么用来)葬者或然或许会这样做),今子何自苦宾语前置,“苦自”)?”

挖空重点

译文

母亲去世后,他结草庐守孝三年,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即使生病也不饮酒吃肉。有人劝他按照礼仪规矩适度保重,他说:“《礼记》上说'老年多病可以不停止吃酒肉’,也许是因为忍受不了丧亲之痛罢了。我虽然病了但还没有年老,能忍心像这样做吗?”安葬母亲时,他亲自背土填埋。有人告诉他说:“古代贫穷无法安葬逝者的人或许会这样做,现在你何必自苦呢?”

4定语后置句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定语后置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字表示。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2)字表示。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之+者表示。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杂说()]

(4)()词后置。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5状语后置句

  介词加上宾语,组成介宾短语,一般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它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面作状语。如: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用介词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要前置。如:具告以事。(《鸿门宴》)

(3)数词后置修饰动词,在今译时,需要前置。如:后秦击赵者再。(《六国论》)

   前两种情况的状语后置,也可叫介宾短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另外,有时,有些省略了介词的句子,也是状语后置句。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6主谓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感叹句或疑问句,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将它放到句首,这就是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常语序应是汝之不惠甚矣)

7省略句

   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一般省略的是主语、宾语、介词。此外,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还有省略谓语。

(1)主语的省略。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

(2)宾语的省略。如: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游褒禅山记》)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3)介词的省略。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4)谓语的省略。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者虚词与实词(包括短语)配合,中间或前后插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我们在阅读翻译时不要拆开理解。牢牢掌握固定句式及其变化,对快速准确翻译有很大帮助。

   文言文固定句式,根据表达语气和表达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表陈述语气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

有所[……(人、物、事)]

无所[没有……(人、物、事)]等。

(2)表疑问语气何如”“(奈、若)……,均译作()……怎么办

(3)表反问语气①“(奚、曷)()……”“……,可译作还要……干什么呢”“哪里用得着……

②“不亦……(不也是……)……之有(……)……(难道……)

(4)表揣度语气:无乃(得无)……()(莫非/该不会……)


2023年新课标全国1卷

1

断句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D以张本E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参考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有不似

翻译韩非子在他的书中说,孔子赞赏赵襄子的做法,以此来强调“礼”的根本,然后在书中批驳孔子的看法,难道不像是真的吗?

2023年新课标全国2卷


2

断句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参考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亦乐

翻译请你带军稍向后退,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追逐交战,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而观战,不是很快乐吗!


图片

图片

文言断句

妙不可言,言无不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