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材料)(孟尝君)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资治通鉴·周纪·齐王封田婴于薛》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3-11-15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文本二:
齐王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得专齐之权。靖郭君欲城薛,客曰:“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制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苟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庸足恃乎?”乃不果城。靖郭君有子四十余人,其妾之子曰文,通傥侥智略。靖郭君使文主家待宾客,宾客争誉其美,皆请以文为嗣。靖郭君卒,文嗣为薛公,号曰孟尝君。孟尝君招致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皆舍业厚遇之,存救其亲戚,食客常数千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由是孟尝君之名重天下。
臣光曰: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夫贤者,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
孟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谓孟尝君门人公孙戌曰:“象床之直千金,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戌许诺,入见孟尝君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孟尝君曰:“善。”遂不受。去未至中闺孟尝君召而反之曰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戌以实对。孟尝君乃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臣光曰: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孟尝君有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戌趋A去B未至C中闺D孟尝君召E而反之F曰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王封田婴于薛”的“封”,指君王以土地、爵位或名号赐人。
B.“所以”指原因,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中“所以”含义相同。
C.“趋”,礼貌性的小步快走,常用作子对父、臣对君时,表示恭敬。
D.“虽”,指即使,与《论语》“回虽不做,请事斯语矣”中的“虽”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光认为,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不然就应该可以依靠国力制服秦国。
B.田文性格洒脱,富裕多金,才智出众,在四十几个兄弟中脱颖而出,被父亲委以重任,获得了宾客们的赞誉。
C.孟尝君代表齐国前往楚国访问,接受了楚王的象床之礼,准备护送回国时,听从进谏,最终谢绝了象床。
D.公孙戌劝谏成功后,孟尝君囚其神态生疑,得知真相后宣称厌恶这样有利益私心而进谏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
2)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

14.靖郭君欲城薛时,客是如何成功地劝他放弃打算的?(3分)




10.BDF
11.D【解析】《论语》“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中的“虽”是虽然之意。
12.C【解析】A项,应该是王安石认为。B项,田文宽绰富裕才智出众,应为富于才智。D项,孟尝君宣称厌恶这样有利益私心而进谏的人,应为即使他私下接受了别人的馈赠也没关系请赶快来提出意见。
13.(1)(孟尝君)对上欺侮君王,对下私侵民财,这真是个大奸贼,有什么值得推崇歌颂的!(“上下”,对上对下;“蠹”,侵害损害;“是奸人之雄也”,判断句;“乌”,哪里怎么有什么;“尚”,崇尚推崇。)
2)如果提的意见对,即使有欺诈之心,他也予以采纳,更何况那些竭尽忠诚、毫无私心来侍奉君王的言论呢!(“苟”,如果;“虽”,即使;“诈谖”,欺诈;“事”,侍奉)
14.①比喻论证或者打比方,把靖郭君比作能力巨大的大鱼,齐国比作水,论证拥有齐国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②从反面假设论证,假设失去掌管齐国的权力,即使把薛城墙修得再高也保不住自己。
(第一条2分,手法比喻论证或者打比方1分,结合文本说明1分;第二条结合文本说明1分)
【参考译文】
文本一:
世人都称赞孟尝君能够招贤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而孟尝君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哪里能说是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制服秦国君临天下,还用得着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吗?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贤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文本二:
齐王把薛城封给田婴,号称靖郭君,齐国的大权全部落到田婴手中。靖郭君想在薛建城,一个幕客对他劝阻说:“您没有看到海里的大鱼吗?海网罩不住它,鱼钩也牵不住它,然而它一离开海水,连小小蚂蚁也可以制它于死地。今天的齐国,就是您的汪洋大海。您能长期掌握住齐国,又要薛城做什么!如果失去齐国大权,即使把薛城城墙砌到天上,哪里值得依仗呢?”靖郭君于是放弃了扩建计划。靖郭君有四十个儿子,其中一个小老婆生的儿子叫田文。田文风流通达、富于智谋。靖郭君便让田文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都在靖郭君面前争相称赞田文,建议让他做继承人。靖郭君死后,田文果然接班做了薛公,号为孟尝君。他四处招揽收留各国的游士和有罪出逃的人才,为他们添置家产,给以丰厚待遇,还救济他们的亲属。这样,孟尝君门下收养的食客常达几千人,都各自认为孟尝君亲近自己,因此孟尝君的美名传遍天下。
臣司马光曰:贤德的君子收养士人,是为了百姓的利益。士人中贤良的人,用到大处可以有利于天下,用到小处可以有利于一国。如今孟尝君养士,不分才智愚笨,不论好坏,盗用国君用作俸禄的钱财,来营结自己的党羽,夸大虚美名誉,对上欺侮君王,对下私侵民财,这真是个大奸贼,有什么值得推崇歌颂的!
孟尝君代表齐国前往楚国访问,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令登徒直先护送象牙床回国。登徒直却不愿意去,他对孟尝君门下人公孙戌说:“象牙床价值千金,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我就是卖了妻子儿女也赔不起啊!你要是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你。”公孙戌答应了。公孙戌见到孟尝君说:“各个小国家都延请您担任国相的原因,是您能扶助弱小贫穷,使灭亡的国家复存,使后嗣断绝者延续,大家十分钦佩您的仁义,仰慕您的廉洁。现在您刚到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的厚礼,那些还没去的国家又拿什么来接待您呢!”孟尝君听罢回答说:“你说得有理。”于是决定谢绝楚国的象牙床厚礼。公孙戌告辞快步离开,还没到宫门,孟尝君就把他叫了回来,问道:“你为什么那么趾高气昂、神采飞扬呢?”公孙戌只得把赚了宝剑的事如实报告。孟尝君于是令人在门上贴出布告,写道:“无论何人,只要能弘扬我田文的名声,劝止我田文的过失,即使他私下接受了别人的馈赠,也没关系,请赶快来提出意见。”
臣司马光曰:孟尝君可以算是能虚心接受意见的人了。如果提的意见对,即使有欺诈之心,他也予以采纳,更何况那些竭尽忠诚、毫无私心来侍奉君王的言论呢!《诗经》写道:“采集蔓菁,采集土瓜,根好根坏不要管它。”孟尝君是做到了这种兼容并包的雅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