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极拳小架套路详解。

 国术传承摘录馆 2023-11-15 发布于广东

小架套路各式照片,是霍庆云老师的遗照。

(1)预备式,见图3-1a-1所示,自身中正,不挺胸,不腆腹,不弯腰,不撅臀,不塌腰,两肩松下,两目平视,气贯丹田,精神专注,神态庄重,脚踏实地。八极门小架及其它各种拳势都要保持上述体式态势。

图片

(2)起式,见图3-1a-2,下蹲的同时,两手经下向前平举,握拳,经胸腹前向下揣按,目视前方。自此式开始,每式在动作完成后要蹲姿不变,气贯丹田,数息耗时,腹式呼吸,缓吸长呼,促气血运行於周身,用以蓄养肌肉筋骨及内部脏腑器官,日久则功进力强。每式在击打发力时,要用跺步擤气,气口、腹肌要稍加绷紧。不可撅臀塌腰,不要腆胸凸腹,两足平放,骑马式要两脚扣正,力求两足不外八,也不过于内八,始终保持“中道”,中正是道,不前倾,不后仰,保持重心中正,立於不倒之境。有说:低头弯腰传授不高。另一说,此式是由两手向下搂起大衫之前摆,掖於腰带之上这一动作演化而来。

(3)悟空问路,西天取经路遥远,抱拳问路礼在先。抱拳时,左拳先於右拳半拳,两拳靠拢,两手间无缝隙,两拳隨左步前进也向前顶。见图3-1a-3。两拳间无空隙,即两拳在同一条中线上向前顶。

图片

(4)开胸肘,接前式,上右步,用跺步擤气发劲儿,跺步后成骑马式。与上动同时我左手向后拽,我左手置於我左乳下处。我右肘向前击顶,顶击敌胸肋。我右手翻拧使掌心朝上,这样可使我右肘尖坚硬处顶向敌胸肋,我右手置我面部右侧,用以保中,也是继而打开敌门的预备式。说脚说手说肘,有先说有后说,其实它们是在同一时间所作的同一动作,是沒有先后的。见图3-1a-4所示。

膝顶撞,在进行开胸肘动作时,我肘顶敌胸,同时我变骑马式时,膝一弯,用膝顶撞敌小腿,见图3-1a-4。同一动作,上可用肘,下可用膝。

(5)合旋缠肘,我右手向前一抓,即先抓“五和尚”,所谓五和尚,即敌之五指也,我两手及肘合旋缠肘成右弓步,此式乃是擒拿之法。见图3-1a-5。所谓先抓五和尚者,就是抓住敌五指,擒縛之法也。手肘合旋则是另一擒拿之法,就是缠肘别臂之法。

(6)开弓式,此式可为缠肘式扩大功能。又是开弓击打之法。一式多能。图 3-1a-6。

图片

(7)罗汉打虎式,我在右弓步时,敌上用手击我头面,敌下用脚踢我裆,我左手经面前向上撩挂,托开敌来击之手,我右掌向右前下撑按,按击敌小腹或敌大腿根部,同时我变骑马式,我右膝护住我裆。见图3-1a-7。以上之动作,是一动不是两动,是同时的一次动作。撩托保中,击按敌大腿根部可令敌跌坐,我变骑马式,可把敌脚挤出我之裆区,又能把我的裆区转移原位的右侧,躲开敌脚的攻击。

(8)挖目掌一,此式称单扬炮,它的功用是挖目掌。

①我左手向右前下按截敌手臂,我右手在我左小臂之上向右前戳,挖敌目,罩敌脸。

②我右手向下按截,我左手经我右小臂之上向前戳。

③上右步跟左步我左手再次向下按截,我右手向前上戳,同时我两脚有一轻轻跟进跺步,此时我左手拉拽至我右腰腹部,用来按截敌来击之手臂,我右手与我头面部同高戳敌头面。见图3-1a-8。

图片

(9)挖目掌二,图3-1a-9,

(10)挖目掌三,图3-1a-10。

(11)掸手崩打,左手掸击敌腹或敌裆。或掸击敌来击之手臂,亦可掸击敌面胸腹,用手掸,用小臂掸,用肘用大臂掸击,见机而变。见图3-1a-11。

图片

(12)牵援手,“牵援”者,牵引,牵拉之意也。有牵拉与按压之动势。此式为我右手抓住敌发牵拉按拽,我左手置我面部之右下方,用作保中又是开敌门的预备式,未来洪水先筑坝。见图3-1a-12。

(13)打合手,打合手即摔拍敌脸,亦是戳击敌面,又是老僧托钵之法,所谓老僧托钵就是我双手抓住敌喉及敌下颏向上托,又含白蛇吐芯等法於其中,又有转换掌等战术伏机。见图3-1a-13。此式是一式多能。有问:到底应用什么招法攻击呢?这要根据临阵敌情而定,隨机应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图片

(14)开胸肘,此开胸肘,可在打合手转换掌之后使用,也可在老僧托钵之后使用。练习时是两脚不离地的扭步开胸肘,发劲难度不小,要求更有其巧,更吃功夫。实战时是否抬脚上步要灵活依敌情而定。见图3-1a-14。从难而练,从易而行。打开胸肘时,如采用双脚都不离地,扭身发力,这是敌我相距很近时所用之法。如敌我相距较远则用进步击打。

(15)抓手翻拧,敌前出手戳击我头面时,或敌出手来抓我头发衣服,或敌出手来抓我肢体时,我双手向前抓住敌手翻拧。见图3-1a-15。

图片

(16)揣裆,接上式,翻拧敌手之后向下揣按。图3-1a-16。让敌坐倒或跪倒。抓手翻拧与揣裆虽是两个动作,却是同属一个招法。

(17)大枪式,刁捋手后,进闯步左臂横击,用三七步,成持枪之式,图3-1a-17。近年以来此式有呈骑马式者,由大枪式演变为类似抱肘之势,降低了蹲式的难度。也是可行的。

叉子手喜鹊步,乃是互错手。又是一抱收缩挖目接展开发放击打之法,无图。(18)鹰行式又称阎王甩手,左右掸手,皆可归纳到鹰行式之中去。图3-1a-18。

掸手及双手两分之动作,两手左右两分,两手前后两分,以及两手两臂横平两分,经高位两分,都可称为鹰行式。可撩敌阴,可击敌胸腹,可抽敌脸。可为掌,可为拳,可为勾子手,又可用小臂击打之。可前后可左右击打。

此式要灵活变通,不可拘泥死板,不要教条主义,不是某一唯一的动作。本式也要利用转体劲儿、平动劲儿等发劲儿方法。可用於击打,也可演变为用力距击摔。是常用之法。本式也即类似劈掛拳中的三环套月。

图片

(19)砸跪膝,按倒人时用跪膝,跪砸敌胸腹。见图3-la-19。

(20)转身搡撞,起立后转身,用哆抖劲儿,亦可用撼抖劲儿,用重叠的双手,

以右掌跟撞击之。见图3-la-20。

(21)双掸手,图3-1a-21。

下边这一式是小缠,霍庆云老师当年未摄入照片中。

小缠,左侧和右侧的小缠是对称的,要领是相同的。例如,敌右手抓我右腕,我用左手按压住敌右手,是为防他逃脫。然后我右手缠绕住敌右腕,向前下翻拧缠扣,在此过程中,我左肘及小臂,可置於敌右肘之里侧,可起到调控敌右臂方位之作用,以利於我右手用缠。小缠成功后,敌右腕剧痛难忍,蹲跪於地,无力反抗。小缠式霍庆云老师未攝入影中。小缠有许多变式,在后边实战解析时还要详加分析说明。

图片

(22)右撞肘,如有人从我右侧来抱我,我用撞肘击打之。图3-la-22。(23)右打捋捶,左手横捋拽,右手向前用拗步撑捶,以撑顶劲儿击打之。要充分利用转体劲儿和平进劲儿。见图3-1a-23。

打捋捶又可以称作“十字捶”或“十字撑捶”。也是行之有效的主要打法。

(24)双掸手,图3-1a-24。

图片

(25)左撞肘,与右撞肘相对。即左肘击打来抱我之敌。见图3-1a-25。(26)左打捋捶,右手横拨横捋,左拳以拗步撑顶力击打之。即左拗步撑捶,

与右打捋捶相对,即是左“十字撑捶”。左与右十字撑捶也是主要打法。图3-1a-26。

十字撑捶即打捋捶也应单独练习,应纳入主要打法之列。

(27)斜插腰步,也叫斜飞式,又叫金蝉脫壳。小缠是缠腕,此式是缠肘,是缠肘完成后的缠縛之式。此式实战时是高效的擒拿之法,在小架中有三处出现此法,身姿各不相同。一处在开弓式之前,为双手合旋,亦可称手臂合旋,是一过性的动作,沒定式。再一处式势也不明显,出现在最后结束动作中,称作锼裆缠肘。小架套路中金蝉脫壳一式,有斜插腰步呈刚强之赞语,此式就是缠肘式,在霍庆云老师说手时才被人了解到。

金蝉脫壳有两种用法,在后面解析小架实战技法时还要详细解释。见图3-1a-27.

图片

(28)抱球式,转身搂截或搂击之后的定式,也是为撩阴腕作准备的,应该是一过性的预备式。图3-1a-28。

(29)撩阴腕,顾名思意,是用勾手以腕部撩击,又可变为用小臂或大臂向上托撩击摔。撩阴就是撩击敌裆,或撩击敌腹,亦可理解为由下向上撩击之意。有时虽是向上撩击,但并不用勾腕撩击,而是用小臂、肘部或大臂向上托撩击摔,像一把大铁锨或像一台装载机大铲车一般,把人撮起来击向空中。图3-1a-29。这时要低架进,中高架放劲。要有很强的下盘功夫。

(30)拗步掌,拗步掌是以扭转腰身之式,十字拗步撑击之式。先一手拨捋牵拉按截防护,另一手用掌击打或击推之法。要充份利用转体劲儿和平进劲儿。图3-1a-30。

图片

(31)退步掌,此退拗步击打之法,可变挂塌。图3-1a-31。

(32)搜裆缠肘,搜裆,即撩阴也,缠肘乃擒拿之法。前边已有两处缠肘别臂之法,此处的缠肘是小架套路中的结束动作,见图3-la-32。

图片

       细节动作,读者可自行分析。文字谈武与现场示范相结合才能授受完美。习者除需研读本文之外,更需接受导师之親传,方能深入妙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