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效验良方

 用户08204546 2023-11-16 发布于广东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多因卵巢功能异常引起,但无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有月经周期紊乱或出血持续时间延长,月经量增多。临床上表现为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属中医学“崩漏”范畴。

  方一 清热止血汤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即崩漏之血热型, 症见阴道骤然下血甚多,血色鲜红,烦热口渴,睡眠欠佳,面色潮红、腰酸、心慌气短,倦息乏力,舌红苔黄,脉象数大。

  【方药】:生地30g,黄苓9g,丹皮9g,地骨皮15g,地榆30g,棕榈炭30g,阿胶(烊化另入) 15g,甘草9g。

  【加减】:如症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症,则为肝经火炽,治宜平肝清热,佐以止血,宜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益母草、炒蒲黄、血余炭,以止血、活血调经。

  【功效】:清热止血

  【用法】: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武火(温度较高),煮沸后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 300ml为宜,每日服1剂,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温服1次;1日1剂,连服5~10剂为1个疗程,待下次月经来潮时,原方如法再服1个疗程。

  【编按】:生地、地骨皮清热养阴,使热去而不伤津;黄芩、地榆、丹皮清热凉血;阿胶补血止血;棕榈炭收敛止血。诸药配合,共奏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摘自《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王云铭名老中医经验方 第:198页

图片


  方二 祛瘀止崩汤

  【主治】:适用于血瘀、气滞、血热型之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失调导致的崩漏等证也可应用此方。

  【方药】:柴胡10g,赤芍12g,当归10g,生地15g,红花10g,桔梗10g,牛膝12g,香附12g,阿胶10g,栀子12g,丹皮10g,黄芩15g,甘草8g,鲜藕节3块为引

  【功效】:活血逐瘀,凉血止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饭前、晚饭后温服。其中阿胶烊化。

  【编按】:崩漏即崩中漏下,指在非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崩漏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不外乎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肾虚亏损冲任失调等。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可突然发作,亦可由月经失调发展而来。摘自《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周鸣岐名老中医经验方

  方三 补血冲任汤

  【主治】:崩漏久治不愈(包括经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或人工流产术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或疑似子宫内膜异位致崩等)。本方适用于冲任虚寒者。症见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精神萎靡,头目虚眩,面色晦暗,尿频而长,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微弱,尺脉尤甚。

  【方药】:小茴香3克,炒当归9克,鹿角霜6克,女贞子12克,沙苑蒺藜9克,党参15克,淡肉苁蓉9克,紫石英12克,枸杞子9克,墨旱莲9克,补骨脂12克,淡竹茹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2个月。

  【编按】:本方用于辨证属冲任虚寒者,一般不作大的加减。综观本方为合王氏温养奇经方及吴氏通补奇经丸之鹿角霜、当归、沙苑蒺藜、小茴香、党参、苁蓉、紫石英、枸杞子、补骨脂。更融入女贞子、旱莲草者,于大量温补奇经药中,适当加入苦温、甘寒之品(二味即王肯堂二至丸方),养阴、收敛、安五脏。淡竹茹乃治血证精品、共合成有制之师,补益冲任,每收奇功。本方为浙江中医学院教授何任验方。

  方四 归经汤

  【主治】:月经过多,形成崩漏,腹痛有凝块,淋漓不断,或经期延长出现气血两虚症状。

  【方药】: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5g,黄芪20g,当归10g,大枣5枚,桂圆肉12g,炙远志3g,酸枣仁10g,灵脂炭10g,蒲黄炭10g,荆芥炭5g。

  【用法】: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煮。文火煎煮3次,每次150ml,分3次服用。

  【编按】:脾统血,脾虚则清阳下陷,统摄无权,冲任不固,故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净。本方既健脾统血,又用三炭活血止血,可谓标本兼顾之上策矣;凡体质素虚,因平时过劳致心脾虚损,使血失统摄,血量愈来愈多,有血崩之势者宜用本方,以扶养心脾为主,用三炭使血归其经乃立方主旨。如出血过多、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加人参5g,黑附片3g,以防其虚脱;盖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如郁怒伤肝,情绪易激动,宜加生地15g、白芍15g养血柔肝;如尿频、尿急伴阴虚有热者,去远志、当归,加女贞子15g、仙鹤草15g、白茅根15g养阴以清热;如小腹胀满、冷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加炮姜3g,砂仁3g以温中暖下,助消化。为提高和巩固疗效,月经期间忌冷饮,注意保温,情绪勿激动。湖南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刘炳凡验方。
  方五 健脾固冲汤

  【主治】:崩漏下血,量多色红,口干纳差,四肢乏力,舌质红而干,或淡红、苔黄,脉虚数或沉软。

  【方药】:黄芩9g,白芍12g,白术4g,甘草3g,生地9g,阿胶12g,姜炭6g,地黄炭9g,赤石脂30~60g。

  【用法】:冷水浸药,煎开后,再以文火煎20分钟左右, 1日1剂,分2次温服。赤石脂布包煎,阿胶烊化兑服。

  【编按】:脾为统血之脏,脾虚不能摄血,故血外溢。肝肾阴伤,则冲任不固,发为崩漏下血。方中黄芩苦寒坚阴,白芍柔肝敛阴,阿胶、生地、地黄炭等养血滋阴、止血,姜炭、赤石脂涩血固冲任,且姜炭守中有通,更能起到引血归经、祛恶生新的作用,合之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而摄血。全方养血敛阴,健脾摄血,固涩冲任。本方适宜治脾虚阴伤与全属虚象之崩漏。结合妇女围绝经期之生理特点,以本方之组成及功效治此期崩漏甚为有效。在运用时,若舌苔黄厚腻,热甚者,加黄柏9g;下血量多或心悸者,加棕榈炭9g.龙骨18g、牡蛎18g;舌质红、脉细数或手足心热者,加女贞子15g、旱莲草15g;腰痛者加杜仲9g、续断9g;气虚者加党参15g。摘自《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刘云鹏名老中医经验用法

  方六 加减清海丸

  【主治】:室女崩漏,本方适宜于肝肾阴虚。症见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色鲜红,头晕目眩,虚烦不寐、盜汗、耳鸣、视力减退、低热颧红、手足心热、口干、腰肢疲软,足跟痛,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方药】:熟地24g,怀山药12g,山萸肉12g,丹皮9g,北沙参15g,阿胶12g,麦冬12g,白术9g,桑叶9g,白芍15g,石斛12g,龙骨24g,女贞子12g,早莲草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服至5~7剂后,崩块之热得减者,去桑叶、丹皮,加龟甲、鳖甲、牡蛎。愈后每月经前服4~5剂,病根可除。

  【编按】:此方旨在养肝肾之阴,肾水足、肝阴充则相火安宅。且方中熟地、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丹皮、阿胶多为凉血养血之品,既可遏其泛滥之势,又可补其漏泄之亏,又用沙参、麦冬、石斛养胃阴,以冲脉隶属阳明也;用白术、山药补脾气,以脾为统血之脏也。此方既治下焦,又兼顾中焦。女子青春时期,正当肾气旺盛之年,任脉通,太冲脉盛,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当青春期月经之反常为病,主要关键在肾。本方的组成除有大队的滋养肝肾之用药物外,还有健脾养胃之品,将滋补先天(肾、肝女子先天)与健运后天之药融为一炉,堪称治疗室女崩漏之要旨矣。摘自《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何炎燊中医经验用法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偏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