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腿外不了个旋,脚挂头这辈子是不是没指望了?

 四木公子A 2023-11-17 发布于海南

早鸟价结束还有3天艾扬格大师Usha密集工作坊 - 巴厘岛|2024年1月


阴瑜伽的大腕Bernie Clarke在一本书《Your Body, Your Yoga: Learn Alignment Cues That are Skillful, Safe, and Best Suited to You》(你的瑜伽,你的身体 – 学习熟练,安全和最适合你的顺位提示;此书无中文译本)中说:很多人因为生理结构的问题, 也就是髋关节槽中出现骨骼性的压迫,或者是因为囊韧带的紧张,再怎么练也没有可能做到类似脚饶头这个体式。”

根据阴瑜伽老大们的观点,的确,你碰到了南墙,你死磕也没用;你要认命...然而,无数阿斯汤加瑜伽的练习者包括笔者本人的练习实践证明Bernie大师说的并不完全准确。

我们就拿脚挂头这个体位举个例子:

其实如果看两个骨头怼在一处那个特定限制点,貌似是的确是无法再前进 – 这样讲,还真的就是没有希望了。用这样一个道理来看脚挂头体式,假如髋关节因为股骨头的形状和关节窝的形状这样天生生理性结构的限制,那么髋关节的运动范围的确就这样,不可能做更多外旋了。

然而…..瑜伽体位法中的所有体式都不是由一个关节来决定的,任何一个瑜伽体位的身体位置和形状统统是由整个身体来决定的:比如当一个练习者练习类似supta kurmasana这样脚挂头的体位,除了有髋关节灵活性的要点之外其实还有其他几个东西也要考虑进来:

  • 首先是脊柱,当脊柱稳定的时候,其实是略为向前屈曲的,这样就可以带来脊柱的长度和分布在整条脊柱的受力支持。脊柱越长,屈曲越多,就越能够维持脊柱的结构性支持,这个时候需要的髋部旋转就越少。

  • 在脚挂头的体位中,需要骨盆的前倾,一个人能够做到的骨盆倾越多,体位需要的髋关节旋转就越少。

  • 髋关节的周围包裹着各种结缔组织:韧带,筋腱,筋膜,肌肉纤维等等… 关节本身是可以发起各种运动行为的,比如屈-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在涉及脚绕头的体式中,髋关节需要外展同时外旋,然后再延伸,再继续外旋多一些,然后内收一点外展,外旋,在内收一点…如果你糊涂了,我的意思是说不是一句外展加外旋就可以解释整个动作,瑜伽动作(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在完成的过程中都涉及到n多种的“微动作”, 而不是夸叉一下做一个外旋或什么什么的动作就做成了,而且各种“微动作”也没有“标准流程”-也就是根据不同练习者的身体情况不同,每个练习者的“流程”是不一样的。

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我们就知道:很多时候即使是有硬性限制 – 比如前面说的髋关节骨头怼骨头,但是瑜伽体位的练习如果可以像水,有个大石头拦住,但是水总是会绕过去的,也就是说即使髋关节结构硬性限制,但是也不是说没有身体动作变通和一系列的“微运动”最终规避这个硬性的限制。

你可以理解为当没有一个脚绕头的直接通道的时候,这个体位最终可以通过各种微旋转和微运动而做到;这时你就不会抱怨身体的自身条件限制了。当然,这需要有持续多年自律的练习和无限的耐心,很多髋关节缺乏灵活性的人往往在练习开始的好几年就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因为髋关节可是非常固执的;但是如果能够坚持最终也可以做到,至少是接近...比如很多40岁以上的男练习者练习5年以上你跟他说能脚挂头都像和他开玩笑,但是通过8-10年,甚至10年以上(但是一定是持续自律的练习)往往都是可以期待奇迹的。

身体的结缔组织,特别是筋膜,是整个身体的连接。整个身体是相互联动的,如果身体的某一部分去达成顺位,其他部分会“背锅”以便达到整个身体的平衡,这种身体动作的模式往往都是习惯性的,也就是在一个练习者没有觉知和意识的情况下达到的。

图片

有经验的阿斯汤加瑜伽老师,和我这种长期混迹各种迈场的人都会告诉你她们看到很多练习者,在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整个身体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改变,之前看似根本不可能的体位,貌似这辈子任命的东西最终居然被做到了。

阿汤练习的神奇之处就是:你不能只看树木而不看森林,身体是一个不可思议和奇妙的森林。如果我们给大脑一个具体的原因说这个体位我肯定是做不了、因为有“硬伤”:手短,脚短,屁股大,胯关节旋转不够等等等等,我们其实就把我们的练习带离了此时此刻,其实与其关注做的到做不到或是做不到的特定原因…瑜伽练习中更重要的是欣赏身体反馈回来的各种感受并且臣服于此刻的感受,至于是结果?你把它交给神(不信神的话交给其他人:交给老师,交给你女朋友男朋友,交给你妈…)。

而通过每日自律的练习身体自然会开放新的通道并且打通新的微运动和微旋转范围而绕过类似骨头怼骨头这样的硬坎 – 这个过程就像水聚集能量然后绕过拦住河道的大石头一样。骨骼结构的硬坎(石头)还是拦在原来的通道上,但是现在新的到达体位(水)的通道已经打开。

以上就脚挂头来讲这个道理,但是这个道理适用于前面任何一个有“硬伤”的,甚至是挑战的体位。所以阴瑜伽大腕们说的“硬伤”=做不到,其实正确的引导应该是:“所谓硬伤”只是你收到的一个礼物,它帮助你开发出无限的耐心,让你对终将要发生的事情有信心,让你更加信任你的老师,督促你更加自律.....其实这些从瑜伽中学习的东西比脚挂头这个身体奇怪的位置都要有价值很多;奇妙的是有的时候当你放下的时候,你原来挣扎体位已经悄然发生....当然也有可能确实根本没有发生,但是你管它呢,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有很多收获了呀。 我在练习的前5年认为我这辈子基本脚挂头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是后来被老师绑龟绑了个结实,然后练习的第八年终于可以自己挂了,再然后在第九年自己挂着也不那么拧巴了,再然后呢?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来我从自己练习中体验的到这样做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益处,我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练习中其他内容更好,比如打打坐,调调息,空了个巴卡......,十年之后我就再也不挂头了;最近我卧龟也不勾脚了,终于重新学习了龟式还是不勾脚呼吸的舒服;但是我很感恩这个然后然后到没有然后的过程,因为这个十年多的过程给我的身体带来了很多,也带来了我生命的转变,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也让我有机会和其他人分享...如果我可以再次回到十年前,我知道脚挂头什么样的身体都有可能;不用死磕什么髋外旋,时间会给到答案;但是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脚挂头?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我看到有人发朋友圈脚挂头吃饭的,但那个真的不是吃饭必要条件,即使洗完脚也不是;因为不挂我也有得吃饭,也吃得下饭。而且我真心希望挂头吃饭的不要顿顿饭都这样吃,不说别的,没那个必要嘛,对吧?

如果文章对您有启发有帮助的话,恳请点个“赞”+“在看”吧!相互支持,天长地久🙏💐

名师带你练习力量盘活整个阿汤序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