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解伯达造像记》

 家有学子 2023-11-17 发布于甘肃

  

  

  

  《司马解伯达造像记》,北魏太和间刻,正书。在古阳洞北壁。正书,14行,其中6,7,8行,一行3字,余皆一行5字。可见64字。龙门二十名品之一。此记具有笔力方峻、气势雄强的时代风气,又不拘成法地发挥自我创造意识和智慧,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才能。点画方截、峻厉、雄强,时寓圆柔之笔以破板滞。起笔有直、斜、横落及轻重之别,点画长短、方圆兼用。撇捺开张,极纵其势。波磔长脚有刀劈剑削般的劲利。转角有翻折、顿折及圆转之法互用。撇能上重下轻、上轻下重兼施。以“道”、“达”、“延”字的横捺,由大弧度的圆润曲势转大起落的方截劲利的长脚,最为独特。

释文

都绾阙口游激校尉,司马解伯达,造弥勒像一区,愿皇道赫宁,九荒沾泯,父母康延,智登十地,仕达日迁,眷属道场,声求响和,斯福必就,六趣群生,咸同此愿。太和年造。

  

  

从结体特征上看,“龙门二十品”一是雄强茂密、意态奇逸。这一特征主要以慧成、孙秋生、惠感、前侯太妃为代表。二是疏密敧正、结构天成。三是长短俯仰、兴趣酣足。

此题记全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北魏太和年间刻造,在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石高12厘米,宽34厘米,为《龙门二十品》之一。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论此品“有奇趣妙理,兼备方圆,为北碑上乘”,並将它归入“峻骨妙气”一类,评为“精品上”。
细看此品,似乎在结体与用笔上没有《牛橛》、《孙秋生》、《北海王》诸题记精美,尚不讲求结构比例的精确和用笔的规范。但通篇却给人另一种苍古朴质的原始美的感受。这种“粗糙”和字形大小不一,正是楷书在发展成熟过程中呈现的自然活泼的态势。如“绾”字,左低右高,随势变化; “荒”字”,拙中见巧;“达”、“像”等字,纵笔挥写,不落俗套,这些都产生了耐人寻味的奇趣。在用笔上,虽以方笔为主,但在雄强之中仍见潇洒自由之态。折角有的以两折显示方硬,有的以婉转显示圆通; 撇捺大都峻爽有力,也间有柔和飘逸之致。整个题记书法犹如“雍容文章,踊跃武事” 具有刚柔相济、方圆兼备的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