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写南阳、襄阳的诗中,前者多次提到诸葛亮,而后者只字未提

 古城布衣 2023-11-17 发布于河南

□吕枫林

李白写南阳、襄阳的诗中,前者多次提到诸葛亮,而后者只字未提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生于山东琅琊,幼年时跟随叔父诸葛玄投靠荆州刘表处谋生,不久诸葛玄病逝,诸葛亮便自主定居于南阳,躬耕于陇亩。诸葛亮既躬耕于南阳,历史典故”三顾茅庐“的发生地自然也在南阳。

一,诸葛亮选择把南阳作为躬耕地,是因为南阳在汉代有着重要的交通地理地位。南阳被誉为“南都”帝乡,是东汉陪都,是一个人口流动的枢纽,其联系南北的交通枢纽的地位显著。诸葛亮选择南阳作为居所,眼观天下,分析形势,等待时机,显然注意到南阳集中交汇四方信息的优势,彰显出其不同凡响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战略眼光。

二,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后,人们怀念他生前的功德,“私祭之于道陌上”。之后,蜀国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求立庙“断其私祭,以崇正礼”。黄权则是最早在南阳卧龙岗建诸葛庵进行祭祀的人。农历八月廿八为明代世宗皇帝钦定的南阳卧龙岗诸葛亮秋祭日,在明世宗钦定南阳卧龙岗祭祀规制之后,全国各地一些纪念诸葛亮场所,均按南阳祭期祭规祭拜武侯至宣德初年。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驸马都尉邬景和奉旨代表明世宗朱厚熜谕祭诸葛亮,如今在南阳武侯祠大拜殿左侧墙壁上还镶嵌有邬景和奉旨代表明世宗朱厚熜谕祭诸葛亮的《祭诸葛武侯文》。

三,唐《诸葛庐碑》载:(诸葛)庐“在南阳县城西南七里”。唐代宰相裴度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中云:“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我来从虎,时称卧龙”。诗人杜甫《武侯庙》诗有“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之句……最为重要的是,诗人李白曾于开元年间先后到过襄阳和南阳,并分别写下了《襄阳歌》和《南都行》等诗文。在《襄阳歌》中,李白提到的历史名人中有晋朝的名士山简和羊祜,也提到了襄阳名胜岘山“堕泪碑”等,但只字未提诸葛亮。而在《南都行》中,李白不仅提到了范蠡、百里奚,还有“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的句子。此外,李白在《留别王司马嵩》诗中:“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父吟。”在《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中有:“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所有这些都说明南阳卧龙岗在唐代已是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游览祭祀。作为与李白等同时代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言的“南阳诸葛庐”,毫无疑问是指今南阳卧龙岗上的诸葛庐。

四,《后汉书》《三国志》从未有过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的任何记载。《出师表》中提到的“躬耕于南阳”,从西晋以前的史料来看,所指的只能是今南阳城区一带,汉水是划分南阳郡和南郡的地界,襄阳的隆中在汉水以南,属于南郡,压根就不是南阳郡。从《三国志》本身以及此前的史书中很容易就能找出南阳是指宛城的旁证,但却找不到一条今隆中地区能以“南阳”代称的旁证。只要“躬耕于南阳”这句话不被否定,诸葛亮躬耕地和刘备的三顾地在南阳(宛城)就非常明确。

综上所述,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刘备因此到南阳“三顾”,这才有了“三顾茅庐”这一著名的典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