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著名道教宫观——华山众道观

 智宇张瑾 2023-11-19 发布于甘肃

奇险天下的西岳华山“山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为五岳中海拔最高。置身于奇险峻峭的华山,比试武功高下,谈论武学之道,排列武术伯仲,创造了一个神秘、诡奇、险绝的剑侠世界“华山论剑”吧!

所谓中华之“华”,源于华山,华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和“华夏之根”之称。

除了华山本身奇险峻秀的山景外,还有很多值得一观的文化地方,这些地方你一定不能错过!

华山是道教胜地,为道教“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东道院:东道院在华山峪内青柯坪,原名“九天宫”,为全真道徒修真之处,宫内供奉“九天玄女娘娘”。明代万历年间在此处建有“太华书院”,清康熙五十三年(174)道士郧礼慧改建为“九天官”。

依山而立,规模较小,仅有正殿3间,宫内供奉“九天玄女娘娘”。路意的东道院地处华山之腰,在这里可以北眺秦川渭水,南望蓬花峰与凤凰山。

东有云台峰、聚仙台,西有北斗坪、狮子岭,北有唐槐,南有元代开凿的梅花洞。为全真道徒修真之处。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宫观之一。

 纯阳观:纯阳观在华山峪口东紧邻玉泉院,又名十二洞,民国十年道士孙享纯创建,次年修石洞12孔。观宇座南面北,前有山门,后为大殿,殿宽3间,殿内供奉纯阳祖师吕洞宾塑像,殿前左右各有石砌洞6间,现为道舍。

镇岳宫:镇岳宫为道教著名官院,旧谷“上宫”。在华山玉女峰、莲花峰、落雁峰三者之间的山谷中。宫外山谷内松林阴翳,清幽异常。

镇岳官又名“玉井庵”,因宫前有玉井而得名,其并深30余米,周围15米,以水味甘醇而闻名。井上筑楼,最观别致,为道士修真养性之佳境。今建有茶室,为旅游者休息之场人所。相传此处之玉井与山下玉泉院的泉水上下潜通。

镇岳宫为华山诸峰中较大的道教官观,倚山间峭壁修筑,单进一院落,正殿为三开间木构建筑。均为清末及民国机初年所建。1982年华山道教协会再次对其部分建筑加以修缮,并扩建殿党。

镇岳宫内现有正殿3间,其中供奉的神灵为西岳大帝少吴金天王塑像,宫后石壁上有一药王洞,内供奉药王神位。两侧楼阁共计50余间,供登山官后香客及旅游者住宿。玉井东北附近,有石凹如臼,共28个,传为仙人戏珠遗物。

镇岳宫为全真道活动的场所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官观之一。

仙宫观:仙宫观在华山北麓玉泉院东,又名仙姑观,曾名柱臣观,是唐代金仙公主修真养性的地方,宋初更名二臣观,现有庙字为清代修建,全观面积约4000平方米。清初顾炎武、王弘撰在观东北隅修建独鹤亭,清末改称独鹤书院。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道舍、前山门、二山门等。

大殿内供奉道教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塑像,东侧殿供奉孙思邈、扁鹊、华佗神像,西侧殿供有金仙公主、观音菩萨、何仙姑神像。观内松柏苍翠,香烟缭绕,石桌石凳,古朴清雅;观外翠竹掩映,溪水潺潺,环境极为幽静。

玉女祠:玉女祠在华山中峰(玉女峰)之上,又名中峰大殿,为道教古祠字,供奉春秋时代秦穆公女儿弄玉。相传春秋时代,有个善吹玉箫的隐士萧史,被秦穆公的女儿弄玉赏识,弄玉抛弃官廷的富贵生活,与萧史同到华山此处隐居修炼。

后来,二人均得道成仙,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在此处修建了一座祠宇。祠内原供奉玉女石像一尊,现所供奉玉女之像为近世塑立。祠旁有“玉女洗头盆”、“玉女梳妆台”“无根树”、“引凤亭”等名胜古迹。清康熙三十八年,道士张本庄、高义智等创建,光绪年间道士王复兴重建,民国年间道士高享祥重修。

翠云宫:翠云宫在华山西峰顶巅,亦称西峰大殿,或称斗姆殿。

创建时代不详,宫内供奉先天斗姆元君塑像,楼上供奉“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道君),两侧另有道舍配房20余间。宫前有一洞,洞上石瓣如莲花,称为“莲花洞”。洞旁题刻琳琅满目,书体草隶楷篆,互相辉映。

宫西有一天然巨石,状如斧劈,中间凹处形如人状,石旁置巨型铁斧一把,上铸“仙家宝斧,七尺有五;赐子沉香,劈山教母”。相传此为沉香劈山教母的遗迹,名为“斧劈石”。

宫后有“杨公塔”,是杨虎城将军1931年秋陪同其母登山之后,为纪念此行而修建。塔为六角形,垒石建成,塔身题字 为 “壁立千仞”“如此方为岳”、“峻拔在廖廊”“造化钟神秀”、“一览众山小””等诗句。翠云官附近还有西元洞、舍身崖、摘星石、洞元石室等风景名胜。

真武殿:北峰真武殿,北周武帝时创建,唐、宋、元、明皆有道士居住、修葺。清初道士郭清泉、苏一整、高阳起、陈来昭重修。民国六年(1917)住持夏崇祺重修娘娘楼。民国二十九年(1940)道士马法易、王法正等又重修。原殿已不存在,现在的真武殿为1990年华山管理局重建。

金天宫:南峰金天宫明隆庆四年(1570)道士胡真海创建。清康熙五十-年(1712),住持道人严复温、张本善、王本聪、岳合晋等铸造铁瓦、琉璃兽脊。乾隆四十三年(1778),陕西巡抚毕沅奉帑重修。“文革”中毁于一炬,1994年华山道教协会在原大殿旧址建简易宫庙三间。

炼丹炉:炼丹炉亦叫纯青宫,在孝子峰上。据铸有“万历十四年(1586),道士高全阳三月吉日造炼丹炉殿”字样的铁香护和铸有“康照四十六年(1707)住持郭全孝、李真修铸炉”字样的铁丹炉考证,此庙创建较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