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阳益胃汤治疗抑郁症案例

 FyssqzhOk 2023-11-19 发布于湖南

患者男,43岁

主诉:情绪郁闷、周身乏力2月余

2月前因家庭琐事导致心情不舒,未在意,两周后症状较前加重,心情郁闷、低落,心烦多虑,睡眠差,就诊于当地医院,口服黛力新、解郁安神颗粒等药两周,症状有所好转,因再次琐事争吵后上述症状又作如初,服药月余效果不明显,经人介绍来诊。

刻诊:表情淡漠,喜悲欲哭,胸闷短息,后背酸沉四肢乏力,心悸胆怯,睡眠质量差,多梦,晨起口苦纳呆,微恶寒,小汗出,时有心烦,大便溏,小便可,舌质胖大苔薄黄脉弦细滑。

诊断:郁证《肺脾气虚、胆郁痰扰》

六经诊断:少阳太阳太阴合病

处方:柴胡温胆定志汤化裁

北柴胡(选) 15 g 黄芩(野) 10 g  党参(选) 15 g  清半夏(选) 15 g  

炙甘草(选) 10 g 陈皮(选) 15 g  竹茹 15 g  茯苓(选) 20 g  

桂枝(选) 15 g 生龙骨(选)(先煎) 30 g  生牡蛎(先煎) 30 g    制远志12 g

百合(选) 30 g 浮小麦 30 g  枳实 15 g  石菖蒲15 g

7剂水煎服。

二诊:

药后自感症状稍有好转,与原方7剂。

三诊:药后心悸胆怯症状较为改善明显,睡眠较前转佳,仍感情绪低落、对事物无兴趣,善悲欲哭,胸闷乏力,纳呆,后背酸沉,舌质胖大苔薄黄脉弦细。

考虑:患者由于琐事争吵发病,所表现出的症状符合肺脾气虚、胆郁痰扰,投以柴胡温胆定志汤两周,心悸胆怯、睡眠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但情绪低落、善悲欲哭、乏力纳呆等症无效。细思之:阳气不得伸,故情绪低落惨惨不乐脾土虚弱不能制湿,湿邪重故,四肢无力、纳呆,中运不健,传化失宜,故便溏滞,脾虚则土不生金,母病子,故肺弱表虚而洒淅恶寒善悲欲哭,病在肺,其俞在肩背,故后背酸沉,乃升阳益胃汤症。

处方:

党参(选) 15 g 黄芪(选) 20 g  白术(选) 20 g  黄连(选) 6 g  

清半夏(选) 15 g 炙甘草(选) 10 g  陈皮(选) 15 g  茯苓(选) 20 g  

防风(野生) 6 g 羌活(选) 10 g  独活(选) 10 g  北柴胡(选) 15 g  

黄芩(野) 10 g 竹茹 15 g  枳实 10 g   炙远志(选) 10 g  

石菖蒲 15 g 百合(选) 30 g

14剂水煎服。嘱其调节心态,适当运动。

四诊:

药后诸证明显缓解,心情转佳,来诊有说有笑,自觉已无大碍,要求再拿两周,药以中病,且已无大碍与原方5剂善后。

经曰:清阳失位则浊阴上干,脾虚不运而怠惰嗜卧也,体重节痛湿盛而阴邪盛也,口舌干阴火上炎也,不嗜食不知味,胃气虚衰也,大便不调湿盛也,小便频数膀胱有热也,洒淅恶寒阳虚也,惨惨不乐膻中阳气不舒也

升阳益胃汤症,其内在病机即由脾肺气虚、阳气不升、湿热内蕴兼有外感风寒湿邪。脾胃损伤,人体阴阳升降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出现怠惰嗜卧、惨惨不乐等症状。升阳益胃汤中使用诸多补益脾胃之药,配以防风、羌独活等风药,风能胜湿,调畅气机;升麻、柴胡既生发阴阳之气,又引甘温补气之药上行;半夏、陈皮理气燥湿,调畅气机。

本方之用,要抓准脾气虚阳郁清阳不升的主要病机,运用升阳益胃汤的临证思路便可大大扩展,异病同治,效果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