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靠提升能力赚钱?这个努力方向恐怕走错了...

 老葛书房 2023-11-20 发布于江苏

穷,真的是有原因的。

高手们并不比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

他们胜在产品力,更胜在规模化,这些人不赚钱才怪。

(B站案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知识/技能向产品转化的真实案例。这份课程做出来,每卖出一次,Up主之前付出的时间就被付费一次。一份时间,可以被付费N次。

 钱,一直是老葛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焦虑。

从18年毕业开始工作,到现在已有5年有余的时间。期间没有什么太大的花销,目前有个几十万的存款。这笔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在农村老家应该是可以躺平几年,但对苏州而言,却是杯水车薪。
这笔钱,还不够一手房子的首付。除了房子,还有以后要买的车子,未来孩子的抚养和教育。
没有什么比生活更真实,尤其付款或者扣款的时候。不管生活有多少诗和远方,卡里的钱会时刻提醒我除了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之前我以为只要涨工资,拿高薪就行,但事实证明涨薪并不是解决焦虑的良药。
刚毕业的那会,工资低,没钱,但是过得开心。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没啥事情要考虑和操心的。
到现在工作了5年,工资涨了,也有了存款,但焦虑却来了,因为要考虑的事情多了,房子,房子的装修,车子,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有一个主线贯穿其中,就是钱。
要怎么办,继续想办法涨工资吗?
这是个办法,但之后你会发现,还是会有新的焦虑出现。要怎么保证这份工资水平可以持续几十年?
毕竟房贷是三十年的。以现在大部分的普通购房者的购房时间来看,50-60岁前后都还要还房贷。
一个公司里,越往上走,工资越高。但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能够做领导拿高薪的只是少数。
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做上领导,四五十岁的时候还要在公司打工拿工资吗?
对于普通人而言,依靠涨工资解决生活焦虑这条道,不太能走得通。
这不是个人努不努力的问题,努力的方向上需要重新选择。
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我经常会想,怎么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无论你怎么提高,赚的终究是那8个小时的日工资。即使你愿意再干8个小时,公司也不会给您发两份工资。
这是一个努力和收益不成正比的事情。可以无限努力,但收益有限。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直到读了《纳瓦尔宝典》这本书,才有些顿悟,单纯提高个人能力,这个方向确实不对。
在这本书里,提升个人能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价值,把自己是做一个产品,让自己更值钱,这叫做产品化。
单纯地专注产品化,很明显会遇到上面所提到的瓶颈,产品化做的再好,即个人能力再强,一个人终究是一份产品,只能赚一份死工资。这就是产品化的死胡同和天花板。
但是,假若我们要像孙悟空那样,能够72变呢,变出72个自己,让他们为我们赚钱,这样不就能够提高总产出了嘛!
这个可行吗?变出72个我们是不可行的,但这种思路却是可行的。这就是《纳瓦尔宝典》一书中提到的规模化。
有了好的产品化还不够,接下来再把这份产品力提炼出来,去批量复制和出售,这就是规模化。

线上课程,卖书,都是把个人能力转化成产品,然后生产N份去售卖,这样的赚钱效率要比上8个小时的班高得多。
这里要再提到一本书,《从零开始做内容:爆款内容的底层逻辑》,书中有一个作者的真实案例,怎么把一份时间卖五次。看完之后,你肯定会有些感触。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看完这个案例是什么感受,对我来说,是震撼级别,“太会玩了,竟然还能这么来赚钱?”真的突破认知了。
穷,真的是有原因的。高手们并不比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他们胜在产品力,更胜在规模化,这些人不赚钱才怪。
到这里,我们再想想牛人们在做什么?
华为出来的那些真正厉害的牛人们大都去做咨询了,为什么?
把在华为的工作经验和案例包装成产品和课程,指导其他公司做变革,一个合作谈成了就是上百万甚至上千万。是不是要比在一个公司做专家拿死工资的赚钱效率高得多?
做成了几个合同,尤其是做成了大公司的合同,又会反过来促进更多的合作案例,如此循环,怎么样,这是不是规模化?
是不是很爽,除此之外,是不是还有点飞轮效应的意思?

这样的赚钱效率太高了!
我们再想想,开一家公司是不是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一群人来负责不断的做好产品(研发部门),有一群人负责生产出来(生产部门),有一群人负责把东西卖出去(销售部门),妥妥的就是产品化和规模化的逻辑。
屏幕前的你,如果你也和老葛一样,都很焦虑,不要放弃,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挖掘那些能够产品化的事情和能力,然后深耕,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打造一份能拿得出手的产品。
比如B站Up主“二一的笔记”,专注于笔记软件的测评,一番深耕,发布视频,能够获得创作收益,在B站有了一定的口碑和粉丝基础,然后推出了一门课程,笔记软件Notion中文课,定价199元,购买者不在少数。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知识/技能向产品转化的真实案例。这份课程做出来,每卖出一次,Up主之前付出的时间就被付费一次。一份时间,可以被付费N次。
Up主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
所以,去寻找我们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吧,专注和深耕,造个产品出来看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