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特展:彩绘贴金浅浮雕石床前档,一千五百年前海纳百川的包容

 那个老撕机 2023-11-21 发布于广东

故宫神武门的一带一路考古成果展其实开展那天我本约了故宫,第二天才知道开了这个展。导致一个月后专门又跑了一趟。

目标很直接,只为了看美国返还的两件彩绘贴金浅浮雕石床前档。

北朝的几乎一切文物都吸引我,我对石棺床,石椁等的知识储备极少,虽然看过不少,但大多数内容为线刻,有这类展品的博物馆基本只负责直接摆出来,一眼看去只有黑乎乎一大坨,啥也看不清,所以认知仍然既有限。

但功课必然是要做的。以下要点总结自自李梅田老师《北朝石棺床的使用场景与画像配置》。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石棺床这类器物原本来自对床榻的模仿。床榻与屏风组合成为古代室内最重要的陈设,起码在宋代以前床并不是寝具而是坐具,屏风则起到划分空间的功能,屏风围绕的范围为主人的区域,此区域以外的是宾客的区域。屏风之后为更加私密的区域,不应多加窥视。

而在墓葬中,棺床之内为丧葬区域,棺床外的空间为祭祀区域用来陈设随葬品。

石棺床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垫高的石台或砖台,没有任何围挡,一般放在墙边,与墙上的墓主人夫妇壁画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组合。主要流行于北魏定都平城的时期。上面有独立的图案如忍冬纹,伎乐,瑞兽等。没有叙事性的内容。以司马金龙墓的石棺床为代表。

第二类为围屏石榻,围屏是对屏风的模仿,上面出现了叙事性的内容,如宴饮图,孝子故事,升仙等,由于绘画载体已经转移到围屏上,原本墙上的墓主人壁画也就消失了。围屏石榻出现于迁都洛阳以后。可参考安伽墓石榻。

第三类为双阙围屏式石棺床,双阙模拟墓园,主要流行于北朝晚期至隋,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石棺床已经逐步从单纯模拟生人的空间转变为为了在有限的墓室空间内给墓主人以更大的丧葬图景。这时期除了传统的孝子故事,出行图以外,还有佛教,祆教,胡人生活场景等等,从形式来看,深圳金石博物馆藏翟门生石棺床当为代表,从内容看,前面所提安伽墓石榻,虞弘墓石椁,本次展出两件石榻等都为代表。

返还的这两件石榻围栏与佛利尔美术馆馆藏的一件石围屏构图完全一致,但佛利尔石榻内容为佛教,返还的两件应该为祆教内容。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了很成熟的通用模板,只要放上相应的内容就行。

图片来自李梅田老师文章

粗浅的从石棺床的发展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石榻,石围屏这类葬具因为流行于北朝时期好像非常具有域外特色,但其内核则非常中原,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化交融的特点反而愈加强烈。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强大是海纳百川的包容与吸收,盲目自信与排外恰恰是两百年前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万不可重蹈覆辙。

细节图,第一件

第二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