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茯苓四逆汤治疗心衰真阳欲脱医案

 曾经沧海刘卫国 2023-11-21 发布于河北

我们知道著名中医李可先生擅长治疗心衰重症患者,其创制的破格救心汤治疗好了医院已经下了多次病危通知书的很多患者,其破格救心汤也被称为心衰患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其实不仅李可先生能治心衰重症患者,杜雨茂也可以治,其医案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茯苓四逆汤治疗心衰真阳欲脱医案

一女65岁,患者年迈体弱,平时尚能操作家务,患有咳痰宿疾但不甚重,于气候突变时易发作,忽于三日前自感咳嗽,咯出少量白痰,心悸心慌气短,面肢微肿,即在当地卫生所诊治未效,前症更加重,动则气喘,不能平卧,脘胀纳减,面肢肿甚于前,小便量少,乃送至城内某医院门诊,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给予西药治疗,暂有减轻,带药回家续用,又复无效,病势有所进展,家中亲属皆至,为之准备后事。适遇杜先生假期返回乡里,乃急邀往诊。先生至其家,见患者倚坐床上,面色青黄浮肿,气喘抬肩,时而以手抓胸,自云心中异常难受,烦躁欲死。诊其脉疾数,细浮无根,舌淡有裂纹,苔白薄尚润。口唇指甲略青紫,额上出冷汗,并且下肢浮肿明显,脘腹亦胀,不思饮食,小便不利,大便未解,足胫发凉。此乃少阴寒化危证,真阳有亡脱之势。二便不利是因受纳水谷甚少,且因肾阳虚衰不能施化之故,并非实证。脉虽疾数,但细浮无根,且与额上冷汗及下肢厥逆等证并见,是虚阳外浮欲脱之象,并非热证。急宜温里回阳,用茯苓四逆汤加味。

茯苓四逆汤治疗心衰真阳欲脱医案

处方:高丽参6克茯苓12克制附片9克干姜6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白术9克玉竹9克急煎,频服。二诊:服上药后,各症均减轻,已可以平卧,心悸、心慌、气喘明显减轻,小便量较前增多,浮肿略减,能进少许稀粥,足胫转温。脉细数无力,舌淡仍有裂纹,苔薄白。阳气已有回复之望,继用前方去桂枝,加当归9克、沙参12克。再进四剂,各症渐消除。惟身困无力,头昏气短,嘱重饮食调理,月余后体复如初。《伤寒论释疑》论:其脉疾数,浮细无根,都是阳气离根,阳气外亡而欲脱之象。心悸心慌气短者,是土败胃逆,浊阴上填也。茯苓四逆汤,泻水以行气,温燥脾肾。

心衰常见症状辨证分析(1)心肾同治除心衰之心悸、怔忡:心衰之心悸、怔忡,不同于惊恐、痰火所致者,其本质乃因心肾阳气亏虚,阴血不足所致。心悸之新暂者,多为宗气虚衰,其来也渐;怔忡之积久者,必为元气亏竭,病痼疾深。虽然心衰之心悸、怔忡亦可兼夹痰饮、瘀血,但论治之时必当重在辨证以求本,以补虚为基本治则,尤其重在调补心肾两脏。一者,心衰乃心体受损,心用失司之病,心衰之为心悸、怔忡,补心、荣心乃为正治。二者,心衰之患,整体受累,“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元虚竭,则人身之真阳不能化,阴血无以生,皆可致心体失养,心气内竭,血行不畅,瘀血在心,而成心衰顽疾,发心悸、怔忡之症。所以补益肾脏阴阳乃治疗本原之途,况“欲补心者,必先实肾;欲补肾者,必先守心”。心肾同治,阴阳并补,顽疾可愈。

茯苓四逆汤治疗心衰真阳欲脱医案

(2)培元固本治心衰之喘促:心衰之喘促、气短,有别于其他肺病,临床观察心衰之喘,见症多为呼吸短促,难以为续,深吸为快。轻则短气而喘,动则尤甚;重则喘逆倚息,不得平卧,若气欲断,惊恐莫名。病至心衰之时,心之体用俱损,气血阴阳皆伤,脏腑肢身皆受所累,其病本乃真元虚竭,故所做之喘促实为虚喘。其中以肾元虚惫,精气内夺,失于摄纳,尤为主要因素。《医贯·喘论》日:“真元耗竭,喘出于肾气之上奔。”综上所述,心衰之喘促、气短,临床治疗大法,当以求本固元为主,兼以调补心、肝、脾、肺,以竟全功。

(3)知常达变消心衰水之肿:详析心衰之水肿,多起病缓慢,其来也渐,易反复出现,或多有长期轻度浮肿史,其肿多先起于足部,渐至身半以下,按之凹陷不起。为病甚者,亦有周身浮肿者。从心衰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辨证属于“阳气虚衰,水湿内盛,瘀血阻络”者极多,一般情况下服用温阳益气、化瘀利水方药病情每能缓解,然临证不少重症心衰用药却无效,其原因就在于对心衰水肿的病理机制认识上有所偏颇。心衰病变早期,多以阳气虚衰、心用失司为主,阴伤轻浅,心体受损不明显,因此单纯温阳化气利水或可取效一时,然亦有弊端和不足,病情多易反复,水肿消而易起。心衰病变日久,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双方均无力相互资生,结果两败俱伤。心衰重症之水肿,乃心肾阴阳俱损,阴虚不能化阳,阳虚不能行阴,而致气化不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